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自贡高一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陈独秀认为,五千年来,中国文化本质上是畸形的文化,既然民主和科学能把西方引到高度发达的社会,那么也一定能帮助中国达到这一目标。因此,他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主张以科学改造中国社会。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旨在(     

    A.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B.推动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C.推动中国文化复兴

    D.启迪民众思想以改造社会

  • 2、明初继承元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但是宰相数量大为减少,中书省相关僚属数量大为减少;后来朱元璋更是下旨:“诸司奏事不必关白(禀告、告知)中书省。”这些做法(     

    A.相关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B.为中央制度变革创造条件

    C.否定元制彰显统治合理性

    D.表明宰相已威胁皇帝权力

  • 3、佛典认为,双亲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孩子并没有义务为父母奉献一切。而在公元4世纪的中国,则把孝敬双亲视为佛教教义之一,只有孝顺父母和忠于君主才可以得到善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佛教思想的中国化

    B.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C.释道融合渐成主流

    D.儒学丧失正统地位

  • 4、1901年,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上谕称:“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法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此处慈禧所说的西政之本源是指(     

    A.器物

    B.制度

    C.军事

    D.文化

  • 5、1915年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皇帝后,很快护国运动便取消了帝制;1917年张勋复辟仅仅维持了十二天就被迫逃亡。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       

    A.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B.资产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

    C.各派政治力量不断分化重组

    D.军阀割据使共和制名存实亡

  • 6、汉初,“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在各地设盐官、铁官,掌管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还下令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的这些举措是为了(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贯彻政府的民本思想

    C.强化对经济的控制

    D.解决地方豪强的问题

  • 7、北宋都城汴京每年三月都会在金明池举办各种水戏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观赏。《东京梦华录》载“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人水”(如下图所示)这反映了北宋(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崇文抑武,革故鼎新

    C.中外交流,社会繁荣

    D.城市繁华,文体活跃

  • 8、194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史称“开国大典”。“开国大典”(     

    A.解决了国内矛盾

    B.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C.标志着全国解放

    D.标志社会主义社会形成

  • 9、1937年后,日伪政府在沦陷区各学校用的教科书中增添“日满华一体”“建设东亚新秩序”“大东亚共荣圈”等内容。此外,这种宣传也逐渐渗透到传统民俗中,如1939年南京街头张贴“建设东亚新秩序,实现中日真和平”等春联。这些行径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沦陷区人民的民族意识

    B.维护日本对华的侵略统治

    C.摧毁中国人持久抗战的斗志

    D.缓和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

  • 10、1937年4月,红军指战员钟士灯在家书中写道:“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未(来)做事……现在说起到达北方,使用(实行)国共合作、释放一切政治犯,联合(了)许多抗日友军。”这反映出(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B.反侵略的民族意识日益高涨

    C.根据地双减双交政策的实施

    D.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 11、明朝建立之后就对中央政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至明成祖时基本定型,形成了新的中央政府运行机制。如图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A.御史大夫

    B.尚书令

    C.司礼监

    D.理藩院

  • 12、“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上述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秦代咸阳

    B.汉代洛阳

    C.唐代长安

    D.宋代开封

  • 13、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下列施政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行科举制

    B.大兴文治

    C.戒奢从简

    D.虚怀纳谏

  • 14、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示意图。与此图相适应的历史描述是(     

    A.战乱频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科举盛行,对外交往趋于活跃

    C.民族交融,门阀士族执掌朝政

    D.佛教盛行,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 15、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逐渐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歌舞、器乐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本是胡人喜食的乳酪食品,逐渐成为北方汉人广泛流行的副食。材料表明当时北方(     

    A.少数民族普遍汉化

    B.统一条件逐渐成熟

    C.民族之间交流发展

    D.饮食结构发生变化

  • 16、甲午中日战争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为缓和矛盾,康有为提出:设制度局,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最终由皇帝裁决。由此可推知(     

    A.放弃开议院是因为民族意识尚未萌发

    B.设制度局有利于争取慈禧太后的支持

    C.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变为支持君主专制

    D.设制度局是为了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

  • 17、秦朝设“三公九卿”为中央政府组织,“九卿”中的太常掌管皇家祭祀,太仆掌管宫廷舆马,卫尉则是皇宫的卫兵司令。这反映出秦朝(       

    A.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B.政治凸显家国同治色彩

    C.九卿为皇帝私人职官

    D.中央机构注重儒家理念

  • 18、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白银成为明清时期唯一的法定货币

    C.传统经济政策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

    D.白银从此成为中国一直流通的货币

  • 19、王安石变法时期实行方田均税法,由方田和均税两部分组成,规定每年九月由县官主持丈量土地,依据方、庄帐籍,检验土地肥瘠,划分五等,依等规定税额。分家析产、典卖割移都以现在丈量的田亩为准,由官府登记,发给契书。诡名(虚立名户假报户籍)挟佃者,都予以合并改正。此项改革的直接目的是(     

    A.合理分配纳税负担

    B.完善国家经济体系

    C.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D.严厉打击不法商人

  • 20、汉武帝时,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向北推进到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与阴山以及长城一线。而魏晋南北朝时,农牧分界线内缩至渭河平原北部边沿致汾水中游一带。据此可知(     

    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B.南方经济已超越北方

    C.游牧文明取代农耕文明

    D.战争不利于民族交融

  • 21、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下列史实佐证了这一说法的是(       

    ①《文官考试法草案》的颁布                                 ②“三三制”原则在抗日根据地的实行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2、这场战争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早熟的步伐,战争得到的巨额赔款成为1897年日本确立金本位制的准备金,统治者开始积极热衷于对外侵略,叫嚷所谓“国旗飘扬的地方,贸易随之”。这场战争(     

    A.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创造了条件

    B.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C.促进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D.加速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步伐

  • 23、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虎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形。其产生的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况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难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 24、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表明,维新运动(       

    A.要发动群众

    B.实行根本变革

    C.具有局限性

    D.全面接受西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正面战场的抗战

    时间

    会战

    影响

    1937年8—11月

    ________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1937年9—11月

    太原会战

    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________

    1938年1—5月

    徐州会战

    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取得________。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1938年6—10月

    ________

    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1941年12月

    第三次长沙会战

    此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 26、中共“一大”:__________________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法租界召开,后转至___________。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了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选举组成中央局,__________为书记。“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出现了以___________为指导思想的工人阶级政党。

  • 27、悠悠史事

    历史的发展由众多史事构成,把握关键史事才能对历史有整体性的认识

    A.朝鲜战争  B.“南方谈话”  C.香港回归  D.中共八大

    E.重返联合国  F.十一届三中全会  G.加入世贸组织

    (1)请将以上史事对应填入表格中(填写序号)。

    时期

    史事

    ①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③“文化大革命”时期

     

    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以上史事发生在北京的是       。(填写序号)

    (3)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是       (填写文字)

  • 28、失败标志:_________年,国民党内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先后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

  • 29、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很快走上________之路

    (1)1915年10月,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________

    (2)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________年为________元年。

  • 30、聚焦古代边疆中国古代的边疆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和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

    A.辽阳行省B.澎湖巡检司C.宣政院D.驻藏大臣E.修筑长城

    F.西域都护府G.雅克萨之战H.台湾府I.伊犁将军J.安西都护府

    在上面方位示意图上,填写古代王朝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

  • 31、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不过是国民党_______统治和_______独裁的装饰品,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______________的真面目。

  • 32、《论持久战》武汉会战前,毛泽东在________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针对“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 33、民族分化政策“________”。

    (1)目的: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

    (2)内容:

    等级

    名称

    民族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

    第二等

    色目人

    包括原西夏人、畏兀儿人、回回人等

    第三等

    汉人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

    第四等

    南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

    (3)结果:民族矛盾更加尖锐,但民族间的交往和________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加速的元朝的灭亡。

  • 34、蒙古人: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瓦拉,瓦剌还曾经俘虏了明英宗。1517年,鞑靼首领_______与明朝订立和约,接受明朝册封。______________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古代科技有过辉煌的成果,但也有不足。”试以明末清初为例,概述我国在科技方面的成就。与同时期的西欧相比,有何不足之处?并扼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 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西欧国家开始完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推动了世界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两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新航路开辟对于欧洲的影响什么?

    (2)对于亚、非、拉地区的影响是什么(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世界市场的角度说明)(5分)

    (3)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什么?(2分)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是什么(3分)

    (4)列举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对列强对华的侵略战争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对列强对华的侵略战争(3分);分析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有什么变化?(2分)

  • 37、三大发明的成就和影响是什么?

  • 38、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东西方国家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等因素的不同,其政治制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请回答

    (1)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有什么突出特点?

    (2)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的统治者是谁?这种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有哪两种基本类型?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

  • 39、唐前期出现了哪些盛世?经济上有哪些成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