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四川攀枝花高一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西周金文中的“伯”作为称谓,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贵族男子的排行,与仲、叔、季经常作为同一家族内部兄弟之间的称呼;二是作为诸侯或采邑主的爵称。下图是伯由“排行”到“爵称”的大致轨迹。这一过程体现了(     

    伯(排行)→伯(获得官职)→伯(爵称)

    A.军功是西周分封主要依据

    B.政治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

    C.西周家国一体的政治特色

    D.西周初期分封以同姓为主

  • 2、下图为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示意图。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垦荒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B.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

    C.高产作物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D.经济发展潜藏着危机

  • 3、“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诗词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红军长征

    B.南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渡江战役

  • 4、1949年6月,毛泽东在文章中写道:“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不使自己走入反动派指引的错误路上去”。这一思想的提出(       

    A.旨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标志着工农武装任务已经完成

    C.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

    D.阐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 5、下列两则材料是对两税法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唐《白居易集》卷2《重赋》

    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符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后晋《旧唐书》卷《杨炎传》

    A.前者认为两税法意在防止官员枉法

    B.后者认为两税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C.前者把两税法的失败归结于官吏腐败有失偏颇

    D.后者对两税法的评价较前者更加符合历史事实

  • 6、钱穆认为:“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朝。……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政府加强社会控制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婚姻观念注重门第

    D.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

  • 7、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高鼻深目,衣着厚重、身躯魁梧。后期龙门石窟中佛像穿上了宽大的服装,面形消瘦,从早期的雄劲风格发展为体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这反映出当时(     

    A.北魏迁都的改革措施

    B.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

    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D.南北之间差距的消失

  • 8、某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它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据此可知,戊戌变法(     

    A.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B.推广了西方科学技术

    C.拉开了近代化的序幕

    D.传播了民主科学思想

  • 9、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搁置分歧,共同繁荣

    B.独立自主,主权至上

    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

  • 10、“这种权力的三分以及高官们在各自机构内分享领导权的做法,确保了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费正清的这段话主要评价

    A.三省六部制

    B.行省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 11、如表为近代某一时期当地民众的言论。与之相关的是(     

    言论

    出处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湾人民告中外书

    往事何堪说?征衫血泪斑。……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丘逢甲《往事》

    吾生爱大侠,慷慨报国仇。国仇今未报,男儿死不休。

    连横《招侠》

    A.全民族抗战期间民众英勇抗日

    B.台湾民众渴望结束分裂的愿望

    C.台湾民众朴素强烈的民族情感

    D.台湾民众抵抗荷兰的殖民统治

  • 12、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正确地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是我们的国家工作中一项重大的任务。我们必须用更大的努力来帮助各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进步。”这一报告(     

    A.立足于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B.推动了我国首个民族自治区建立

    C.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 13、康乾时期,清朝在台湾设府、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册封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等。这些措施的深远意义在于(     

    A.解决了明朝遗留的海防问题

    B.首创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C.克服了清朝初年的统治危机

    D.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 14、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

    A.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

    C.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

    D.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

  • 15、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给英国公使阿礼国的节略中明确提出:中外“且亦各有国体及自主之权。如时势可行,及无碍国体政权者,中国原有自主变通之法;其窒碍难行者,无论不能勉强。”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A.放弃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B.民族意识和主权意识增强

    C.强调改革政治制度的意图

    D.反对与列强协商解决问题

  • 16、清乾隆时期,西南地区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改土归流之后,新设州县土民争相纳赋、当差、入学,土民所修宗谱的族规、族训中,“输国赋”“急赋税”等都是常见的条款。由此可以推知,改土归流(       

    A.主要目的是增加赋税收入

    B.加强了土民对国家的认同

    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激化了改流区的社会矛盾

  • 17、清末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证明“洋务清火汤”疗效不佳的主要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

    B.戊戌变法的失败

    C.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D.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 18、根据下表的统计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

    我国近代工业企业数量

    资本总额

    工人总数

    1913年

    698家

    33082万元

    27万人

    1920年

    1759家

    50062万元

    56万人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

    B.民众的日常生活出现了新气象

    C.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D.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 19、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

    B.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 20、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A.实行合作化

    B.完成土地改革

    C.稳定市场物价

    D.发展农业生产

  • 21、发明陶器是人类第一次改变了自然物的性质,使它适合人的需要。现在我国最早的陶器出土于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距今8000多年,从那时到仰韶时代前期,制陶业有长足发展。据此判断,这一发明出现和有长足发展应在(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 22、某学者研究指出:“东南互保”后,“好景不长”,南方湘系集团强大的格局被清廷的集权政策和袁世凯的“北洋下南洋”破解。湘系集团在东南地区的军事、政治势力被严重削弱,盛宣怀的许多经济势力也为清廷和北洋势力所控制。这说明,此时(     

    A.外重内轻权力格局已彻底改变

    B.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工具

    C.中央未完全失去对东南地区的控制

    D.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已经被严重动摇

  • 23、1917年2月,李大钊说:我抨击孔子,并不是抨击孔子本身,而是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这表明李大钊(       

    A.能理性地看待传统文化

    B.反对封建伦理带有妥协性

    C.对待孔子是爱与恨交加

    D.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 24、酒器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占较大比例,用于饮酒的有爵、觚、觯,温酒的有斝、觥,盛酒的有卣、壶、尊、彝,贮酒的有罌、瓿等。这说明商代(     

    A.青铜文化灿烂

    B.阶级矛盾尖锐

    C.民主政治凸显

    D.君主专制加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________。中国的外汇储备位居全球________,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 26、太平天国颁布的________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 27、措施(1)富国: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________、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2)强兵:对农民进行________管理和军事训练,逐渐恢复“________”的征兵制,取代________

  • 28、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________年,后周禁军统帅________发动兵变夺取地位,建立宋朝,定都________史称北宋。

  • 29、1917年中国参加________

  • 30、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朝代填写在表格里

     

    历史事件

    发生的时代

    张骞出使西域

     

    科举制的建立

     

    礼乐制度的创设

     

    百家争鸣的出现

     

    孝文帝改革

     

    东亚文化圈的建立

     

    赤壁之战

     

    焚书坑儒

     

    内外朝制的出现

     

     

     

     

  • 31、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_______,对_______造成严重的摧残。

  • 32、国防和军队方面

    (1)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格局,人民军队________________实现革命性重塑。

    (2)________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武器装备加速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

    (3)解放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划设________防空识别区,执行________维权斗争、________常态化战斗巡航,有效进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

  • 33、________年,元军击败________余部,完成统一。南宋宰相________被俘,坚拒劝降,后来在大都从容就义

  • 34、国共合作

    (1)背景:①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认识到必须建立_____ 战线。   

    ②1923年6月,中共“_____ ”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2)实现: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 召开。

    (3)意义: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推动了以“_____ ”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

    (2)五四运动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五四运动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4)五四运动取得怎样的结果?

    (5)五四运动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明史》卷72《职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隋唐的相权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回答,明太祖废除丞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回答,废丞相后,明朝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关系是怎样的发展趋势?

     

  • 37、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 38、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黄河中游地区进入大汶口文化时期。   

  • 39、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和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