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河北衡水高一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在各地设盐官、铁官,掌管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还下令将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     

    A.违背了重农抑商理念

    B.不适应时代发展

    C.强化了对经济的控制

    D.受道家思想影响

  • 2、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视,并留下许多石刻,《峄山刻石》中称:“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琅琊刻石》中述:“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碣石刻石》中言:“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秦始皇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大力宣扬自己的显赫功绩

    B.彰显强大国力

    C.加强对于地方的有效治理

    D.构建国家认同

  • 3、20世纪30年代,福建龙岩县流传着一首民谣:“阿婆苦了几十年,军队来后分了田……香糯酿酒美又甜,酒甜难比有了田;酒甜只能甜一时,有田就能甜年年。”这首民谣的传播(     

    A.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进程

    B.有利于中共土地革命的开展

    C.宣传了减租减息的政策

    D.有助于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 4、宋代大批普通平民家庭进入政坛,人们的择偶观,也以当时的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注所谓的名门望族,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社会新现象。这表明宋代(     

    A.重农抑商的政策被打破

    B.社会群体流动性减弱

    C.社会风气相对包容开放

    D.封建等级观念被打破

  • 5、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中共中央东北局带领青年在农村积极宣传“大纲”的内容和意义,还建立起贫雇农委员会,作为各地区平分土地的领导机构。这些举措(     

    A.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C.瓦解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

    D.促成了解放战争最终胜利

  • 6、“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摸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B.世袭制度

    C.大一统制度

    D.郡县制度

  • 7、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议。下表会议内容出自中共(       

    内容1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内容2

    确定实行土地改革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内容3

    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A.八七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 8、明代设立“三司”管理地方,由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刑狱,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三司互不隶属,重大事宜须由三司共同讨论,形成决议,上报中央。由此可知,明代“三司”制度(     

    A.造成了地方机构臃肿

    B.改变了省的基本格局

    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D.有效杜绝了腐败现象

  • 9、1848年,徐继畲“荟萃采择”中西文献资料,撰成一部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该著作是(     

    A.《四洲志》

    B.《瀛寰志略》

    C.《海国图志》

    D.《资政新篇》

  • 10、下图为中国近代史上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B.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C.挫败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改变了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

  • 11、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规定体现了(       

    A.新型的政党合作

    B.自由平等原则

    C.各民族一律平等

    D.人民民主原则

  • 12、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中,李悝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吴起主张“明法审令……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这反映了当时(     

    A.军功爵禄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实现国家统一是社会大势所趋

    D.法律严苛阻碍社会发展

  • 13、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秦朝暴政

    B.秦始皇穷奢极欲

    C.刑法严苛

    D.秦朝“焚书坑儒”

  • 14、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可见其重要性,观察下图,下列按时间先后排序对应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 15、公元前385年,秦献公夺取政权,通过改革,壮大了地主阶级的力量;公元前362年秦孝公即位,他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亲政,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发生上述事件的诸侯国位于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16、“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可见戊戌维新运动(     

    A.在社会层面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主张博采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管理

    C.在“中体西用”框架下难以根本变革

    D.彻底改变过去清政府空疏迂谬之弊

  • 17、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五月开始大兴土木改建新宫。新建的天国皇宫分内外城、苑囿,外城叫太阳城,内城叫金龙殿,苑囿叫后林苑。这说明太平天国(     

    A.领导集团封建思想浓厚

    B.在军事上达到鼎盛

    C.缺乏科学思想理论指导

    D.受基督教思想影响

  • 18、雷颐在《历史的进退》中说道:“当体制改革作为历史的要求被提出之后,体制内最下层,即功名不高的读书人成为变革的主要动力,发动戊戌维新运动。”为了推动体制变革,康有为主张(     

    A.托古改制

    B.尊孔复古

    C.全盘西化

    D.中体西用

  • 19、明朝中期,江苏常熟一位地主用低价购买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用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农村雇佣劳动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 20、1978年12月,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21、宋代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涉,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比较自由。这反映了宋代(     

    A.土地兼并问题严重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法律规范十分完备

    D.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 22、据统计,从武昌起义爆发到1913年底,全国各地新成立的社团近700个,这些社团种类很多,如联谊类79个,实业类72个,公益类53个,学术类52个,教育类28个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社团中,政治类312个,占总数的45.7%。当时社团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统治被推翻

    B.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C.护国战争的推动

    D.民众的民主意识逐渐觉醒

  • 23、下表是中国古代对秦统一和秦始皇的一些看法,据材料可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看法

    出处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

    李世民(唐)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

    李贽(明)《藏书》

    A.郡县制的实施始于秦始皇时代

    B.秦朝统一功绩基本得到认可

    C.皇帝贪欲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D.历代对秦始皇评价始终如一

  • 24、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大致粟石三十钱左右。秦朝统一全国后,粮价急剧上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三十一年(前216年),关中“米石千六百”。这一变化最可能是源于(     

    A.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剧烈动荡

    B.法家统治思想阻碍农业发展

    C.始皇大兴土木使得民失农时

    D.长期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凋敝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____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___________”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

     

  • 26、起义将领________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________大部分地区

  • 27、13世纪初,英国大贵族迫使英王签署_____________,以限制王权。实质是解决_______与封建贵族的矛盾斗争。影响:逐渐形成召开由国王和贵族院、平民院组成的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后来,《大宪章》里的封建贵族权利逐步演化成普通的宪法权利。

  • 28、宗法制的特点是____

  • 29、随着________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________的持续发展,创建________的问题提到历史日程上来

    (1)1920年初,________________最早提出并推动在中国建立共产党。

    (2)同年4月,________派代表来到中国,先后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议建党事宜。8月,________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________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 30、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________的斗争加剧,特别是1925年3月________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

  • 31、_______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通过《_______》,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之领土,例如_______地区、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_______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 32、原因

    (1)根本原因(内因):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人民,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3)直接原因:两广地区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4)个人因素:洪秀全创立________,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

  • 33、悠悠史事

    历史的发展由众多史事构成,把握关键史事才能对历史有整体性的认识

    A.朝鲜战争  B.“南方谈话”  C.香港回归  D.中共八大

    E.重返联合国  F.十一届三中全会  G.加入世贸组织

    (1)请将以上史事对应填入表格中(填写序号)。

    时期

    史事

    ①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③“文化大革命”时期

     

    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以上史事发生在北京的是       。(填写序号)

    (3)在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是       (填写文字)

  • 34、社会治理

    (1)修筑驿道,设立________。(目的:巩固统一;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2)实行________:中央的宰相机构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辖区广阔,军政权力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3)对于吐蕃地区:由中央政府的________进行管理。

    (4)对西域:设________等管理军政事务。

    (5)对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________,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法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

    (1)请简述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主要内容。这部宪法最有可能借鉴吸收近代西方哪儿个国家的优秀成果?

    (2)这部宪法有没有得到落实?原因是什么?

  • 36、罗马法的影响有哪些?

     

  • 37、理学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 38、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

  • 39、宋初如何收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