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6年,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正确地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是我们的国家工作中一项重大的任务。我们必须用更大的努力来帮助各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进步。”这一报告( )
A.立足于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
B.推动了我国首个民族自治区建立
C.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2、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下表中的史料可共同用于佐证唐朝( )
文献史料 | 少年儿女重秋千,盘巾结带分两边。 身轻裙薄易生力,双手向空如鸟翼。 ——(唐)王建《秋千词》 | ||
实物史料 | 彩绘打马球女俑 | 彩绘狞猎骑马俑 | 《弈棋仕女图》(局部) |
A.文学艺术灿烂,科学技术发达
B.体育活动丰富,社会开放进取
C.制瓷技术高超,生活水平提升
D.商品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
3、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在地方管理上,元朝实行( )
A.猛安谋克
B.行省制度
C.改土归流
D.将军辖区
4、如表所示为某同学收集的相关资料。据此可知,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
① | 在河姆渡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遗存。 |
② | 距今3600年前,殷商都城附近发现了由干渠、支渠和毛渠组成的农田灌溉系统,纵横交错的渠道将农田分割为若干个长方形,在渠与渠、地与地之间有明显的水位落差。 |
③ | 秦汉时期北方地区小麦推广和南方水稻品种不断优化,胡瓜、胡萝卜、核桃、芝麻、石榴、葡萄等作物种植。 |
A.食物物种交流地域特色鲜明
B.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
C.古代中国食物种植生产分布
D.灌溉农业水利系统领先发达
5、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无独有偶,罗马帝国也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稍早一些的波斯帝国也修建了很多“御道”。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封建经济发展需要交通改善
B.交通发展便于加强君主专制
C.交通便利推动对外殖民扩展
D.古代东西方的经济交往活跃
6、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扮演了天使和魔鬼的双重角色。下列是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口号,在历史上以进步意义为主的是( )
A.“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B.“不用官兵,不用国努,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C.“去征服剥削掠夺乃至消灭劣等民族,乃是我无可推卸的职责与特权”
D.“我们要恢复罗马帝国的光荣,地中海是我们的海”
7、关于启的继位,《史记》记载:“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而《战国策》中却记载为:“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两则记载均不可靠
B.尚需其他史料论证
C.两则记载均为信史
D.必有一则记载可信
8、1913—1919年,我国年均注册工厂超70余家,年均工业增长率达13.8%(1912—1949年我国工业年均工业增长率为5.5%);期间还诞生了“面粉大王”荣氏兄弟、“化工巨子”范旭东、金融巨擘周作民和陈光甫、“火柴大王”刘鸿生等。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A.社会经济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B.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独立自主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前景良好
D.一战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9、康熙曾多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并亲书“万世师表”以示尊崇。他对佛道及其他民间宗教甚至迷信活动也都采取保护措施。康熙九年,他颁布“上谕十六条”,规定地方官要选年老有德者讲说,宣讲时须言语明白痛切,使人感动。康熙这些举措意在( )
A.推行三教合一的思想
B.构建稳固的社会秩序
C.完善基层的道德建设
D.确立理学的主导地位
10、“税权基于国权而发生,本以国定为原则。当订约时,未尝不可据理力争,耆英等不谙此,轻许将税则列入条约,遂开协定之恶例。”与此内容有关的战争(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使圆明园遭抢劫焚毁
C.收复了新疆南北两路
D.使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11、下表为不同史藉中所载的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的部分统治举措。据此可知,宋朝( )
时间 | 举措 | 出处 |
964年 | 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 | 马端临《文献通考》 |
964年 | 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莞榷(政府对盐、 铁、酒的专卖)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 类悉辇送京师 ……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
A.实现了对中央权力的分散制衡
B.构建了完备的地方监察体制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
D.确立了崇文抑武的基本方针
12、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战国时期思想环境相对自由
13、1757年,清政府仅保留一处对外通商口岸,外商在此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一通商口岸位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前,江泽民带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下列关键词组合能体现其治国方略的是( )
A.拨乱反正、一国两制、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两个凡是、韬光养晦
C.三个代表、市场经济、“走出去”
D.矛盾转化、实事求是、共同富裕
15、鸦片战争后,魏源编撰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姚莹则考察西南地区,并撰写《康纪行》,提出要加强“边海之防”。这反映出当时( )
A.“中体西用”理念渐成社会主流
B.传统华夷观念已得到扭转
C.民族危机引发士人思想的嬗变
D.近代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16、汉武帝时推行“左官律”和“附益法”,“左官律”规定凡在诸侯国任官者,其地位低于中央官吏,且不得任中央官吏;“附益法”严禁封国官吏与诸侯王串通一气,结党营私。上述做法( )
A.强化了中央集权
B.阻断士人做官途径
C.削弱了君主权力
D.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17、下图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57—1960年中国经济统计资料(单位∶亿元)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刺激
B.国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
C.对当时国情缺乏理性认识
D.长期学习苏联模式的影响
18、中国古代有一类文学作品,因其语言直白、内容浅显,在普通百姓中得到广泛传播。该类文学作品最有可能是( )
A.汉赋
B.唐诗
C.昆曲
D.小说
19、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提及以下几个影响:一、全国学生势力的大结合;二、反军阀及反帝国主义的兴起;三、社会各阶层的觉醒。该历史事件( )
A.民主共和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
B.从根本上否定了儒家思想文化
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20、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连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向内凝聚的统一性既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下列各项中属于秦朝的历史贡献的是( )
A.以嫡庶血缘确定继承名分制度
B.推广郡县制并统一文字度量衡
C.确立儒学于意识形态主流地位
D.重文抑武提倡文治强化了集权
21、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并介绍西方科技知识,也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五经”等著作。多位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曾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据此推知( )
A.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
B.中学西渐主导西方思想解放程度
C.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影响力
D.闭关锁国政策未影响中西间交往
22、元代设立的行省制度,是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能够做到使行省所握权力大而不专,正所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据此可知,元朝行省制度( )
A.削弱了地方政府权力
B.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
C.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D.是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
23、公元前七世纪、六世纪时,很多希腊人在埃及当兵,他们亲眼见到埃及的雕像,并学到如何制作这些雕像,特别是人物雕像较多。这说明
A.古希腊雕刻完全模仿古埃及
B.古代雕刻艺术发展非常缓慢
C.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一定交流
D.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文化雷同
24、有学者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地由“土改”运动的“分”到“人民公社”运动的“合”,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第二个“分”( )
A.迅速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B.完成了清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C.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25、协同太平洋战场作战: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________,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战与美英在太平洋战场密切的结合起来
中国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与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中国积极倡导建立________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________
26、失败标志:_________年,国民党内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先后发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
27、蒙古人: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瓦拉,瓦剌还曾经俘虏了明英宗。1517年,鞑靼首领_______与明朝订立和约,接受明朝册封。______________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_____________
28、郡县制________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________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
分封制________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科举制________打破贵族垄断,提高官员素质
察举制________以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29、《开罗宣言》发表: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特别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________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________”
30、金元时期,受________、________族自身社会发展进度的影响,上述变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逆转。但从长时段来看,发展趋势没有大的改变
31、文艺复兴的实质是________。
32、影响
(1)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______面貌为之一新。
(2)妇女解放、婚姻自由、______等口号的提出,使其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和深刻。
(3)高举民主与______的旗帜,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有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33、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_______,“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34、后方大迁移——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实力与军事技术水平都落后于日本。东部沿海工业大学、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规模向________大后方迁移,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35、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姿。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今天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历史学习是我们认识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宋代文化繁盛,请举出科技、文学艺术成就各一列。
(3)对于包括传统儒家思想、古代科技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人们有各种态度与看法。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主张是什么?
36、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联系所学知识,请回答问题。
(1)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其中谁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逐渐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西汉时,政府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据两关”,加强管理,四郡中除了武威、张掖,还有两郡,请写出其名称。
(3)唐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为统辖天山南北,设置了什么机构?唐太宗时出现了唐蕃和亲,请举例说明。
(4)辽宋夏金元是北方少数民族活跃时期,中华文明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元朝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编定了新的历法,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领先,请写出新历法的名称。
(5)《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同意此观点吗?请从历史的角度进行简要阐述。(不少于100字)
37、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近代以来,“法制是政治文明最坚实的基础,是让法律成
为治理国家最高权威的手段。”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资本主义法制起源于古罗马。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和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2)在近代,英国通过什么法律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3)辛亥革命后颁布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法律文献是什么?它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
38、16~18世纪,英国进行的海外殖民活动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史实,概括归纳并简要分析英国夺取世界殖民霸权的经过和条件。
3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2年工业各部门使用的蒸汽机数 | |||
专业 | 机器数 | ||
纺织厂 | 1179 | ||
铸铁与机器创造厂 | 539 | ||
制糖 | 515 | ||
燃料相关厂矿 | 645 | ||
鼓风炉和铁厂 | 338 | ||
面粉厂 | 152 | ||
金属和铁板辗轧厂 | 61 | ||
法国蒸汽机的数量 | |||
年代 | 机器数 | ||
1830 | 625 | ||
1839 | 2450 | ||
1845 | 4114 | ||
1848 | 5200 | ||
1852 | 6080 | ||
1862 | 17000 | ||
1875 | 32000 | ||
——数据整理自《通向工业化之路》
材料二 法国的煤、铁资源的所在地相隔一定的距离,而且,1871年,铁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德国,进一步削弱了法国的地位。法国工业传统上专门生产极不适合机械化和大量生产的奢侈品。此外,劳动力供应受到限制,因为行会力量很强大,农民们又不愿意离开土地,尤其是在革命期间分配土地之后。不过,工业化确实逐渐影响了法国,特别是在法国北部——在阿尔萨斯一洛林以及里尔、鲁昂和巴黎的周围地区。……到1914年,法国并未像比利时、英国或德国那样彻底工业化。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52年以后法国蒸汽机的使用概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台所学知识,简析法国到20世纪初没有彻底实现工业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