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黑龙江七台河高一下册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79年,《人民文学》刊登了一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乔厂长一开始像“搞革命”一样办工厂,后来转变观念,采用现代化治厂方针,初见成效,得到上级表扬,鼓励他不妨把手脚放开一点,各种办法都可试一试。这折射出,当时(     

    A.厂长负责制得到了广泛认同

    B.民众期待加快改革步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现代企业制度初见成效

  • 2、下图是郑和下西洋示意图。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西亚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据此可知此时(     

    A.中国社会正处封建盛世

    B.中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C.中国主导东西方商业贸易

    D.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

  • 3、西汉前期“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但仍然规定“市井之孙亦不得仕宦为吏”。至武帝时代,朝廷多选经验丰富的富商大贾为吏,时人记载武帝“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吏益多贾人矣”这一调整旨在(     

    A.改革抑商政策

    B.整顿官僚系统

    C.管控社会经济

    D.扩大征税对象

  • 4、观察下图,孔子在讲学中向其弟子阐释的为人处世之道应是(     

    杏坛讲学图

    A.政在大夫

    B.学而优则仕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D.内圣外王

  • 5、在宋代,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规定中原地区“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吏民敢阑出铜钱百以上,论罪有差”。庆历年间,宋廷再次申令禁止铜钱外流,为首者以死论之。宋廷的禁令旨在(     

    A.控制冶炼技术

    B.加强铜铁官营

    C.维护边防安全

    D.推行重农抑商

  • 6、同治六年(1867年),曾国藩奏拨专款设立船厂,专门从事新轮试制工作,并将江南制造局迁址扩建,内设翻译馆与诸多分厂。曾国藩此举(     

    A.旨在促进“中外友好”

    B.体现了对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开始践行“师夷长技”

    D.推动了清政府政治制度变革

  • 7、下图为内地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由此可知(     

    A.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

    B.国家工业布局得到改善

    C.西部大开发成效显著

    D.三线建设战略目标完成

  • 8、《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由此可知,通判的设置(     

    A.增加了国家收入

    B.增强了军事实力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提升了行政效率

  • 9、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很多重要会议起到了扭转乾坤的关键作用,深深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中共一大被誉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与希望,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共一大的意义是(       

    A.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C.总结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 10、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星罗棋布。考古成就能说明(     

    A.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B.原始社会发展的全貌

    C.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D.早期国家发展的程度

  • 11、下表反映明清时期的社会问题是 (     

    年份

    人口(亿)

    耕地(亿亩)

    人均耕地(亩/人)

    1650

    1-1.5

    6

    6-4

    1750

    2-2.5

    9

    4.5-3.6

    1850

    4.1

    12.1

    2.95

    A.土地买卖频繁

    B.粮食危机严重

    C.生态环境破坏

    D.人地矛盾突出

  • 12、宋代的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是“路”,同时设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等分掌其权力。在路的下级单位州设立通判,使其与知州具有同等地位,彼此制约。这种制度设计旨在

    A.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B.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C.削相权以加强君权

    D.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 13、下图是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A、B、C处对应正确的是(     

    A.中书省、财政、太尉

    B.尚书省、三司、三衙

    C.中书门下、财政、三衙

    D.门下省、三司、太尉

  • 14、《天朝田亩制度》中写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A.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B.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

    C.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

    D.实现了社会财富平均分配

  • 15、从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都穿着十分宽大的衣衫,敞着衣领,袒胸露臂,均流露出鄙视名教、轻蔑法度、崇尚虚无、放荡不羁的神情。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A.社会风气走向颓废

    B.主流思想受到冲击

    C.士族生活腐朽奢靡

    D.佛教文化成为主流

  • 16、漫画家丁辣(1819-1969)的《我实拿他不动》(下图)。画面右下方有一块代表“民气”的巨石,一支“巴黎特制”的墨水笔被三条粗绳捆缚在巨石上。巨石旁站着一个画得很小的人物,是穿着西装的中国代表,他搔首发出拿不动笔的感叹。据此判断作者态度是(     

    A.抵制三国干涉还辽

    B.支持南北议和

    C.抗议府院之争

    D.声援五四运动

  • 17、1979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据此,党中央作出的决策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加入世贸组织

    D.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 18、2020年底,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但大幅增进了农村居民的福祉,而且大幅推进了世界反贫困进程,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扶贫政策的成功(       

    A.标志我国民主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

    B.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

    C.标志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 19、下图为唐朝画家阎立本于贞观三年应诏而作的《职贡图》,描绘了唐太宗时婆利国和罗刹国千里迢迢前来朝贡的情景。使臣或长须连鬓,或肤色黝黑,或大袍裹身,或赤膊袒胸,仅围短裙。该作品(     

    A.体现了域外风情与华夏文明的交汇

    B.真实再现了唐朝与域外国家的交往

    C.呈现了开元盛世下对外关系的发展

    D.反映了民族交融成为社会发展主流

  • 20、在某次列强侵华的战争中,法国军队路遇一队中国人,竟用机枪把人群逼进一条死胡同连续扫射15分钟,不留一人。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为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在逃亡西安途中指定奕劻、李鸿章与列强议和。关于该次侵华战争的影响正确的是(       

    A.北京“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B.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21、商朝的青铜器多绘有极具神秘色彩的饕餮纹(左图);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更多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生活画面,如采桑习射,宴飨乐舞,攻战搏斗等(右图)。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贵族阶层的消亡

    B.铸造工艺的成熟

    C.王权与神权分离

    D.人文观念的增强

  • 22、1905年8月,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正式下诏,“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同时要求全国上下要“多建学堂,普及教育…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城乡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慈禧此举旨在

    A.抵御欧美列强侵略

    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遏制国内民主革命

    D.加快推进政治变革

  • 23、1900年5月,朝廷宣战诏书下来后,两广总督李鸿章把它看成是个伪诏,不照办。上海道台余联沅加上张之洞、刘坤一委派的官员,组成代表团同各国领事和谈签约。后朝廷授命仍在上海的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这一现象说明(     

    A.清朝中央与地方存在着信息差

    B.李鸿章已全权掌控了清朝的外交

    C.清政府统治的根基被严重动摇

    D.中国已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 24、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在新民主主义国家基础上,使革命向前发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其第二步的重大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推翻国民政府

    C.文化大革命

    D.社会主义改造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________。禹死后,其子启即位,________代替了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 26、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________代表组成代表机关,________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________制度和组织形式。

  • 27、________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 28、外交影响: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_________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________推动构建_______________,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__________________

  •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序幕——“________

    时间:1895年

    人物:在京官员,各省举人,________、梁启超等人结果:请愿书未送达光绪皇帝,以失败告终。

    意义:揭开了________的序幕,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 30、1966——1976是文革的十年,1972年______批判极左错误,1975年_______提出全面整顿。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_______________

  • 31、

    ①约1600年黄河下游的________部落首领________推翻了夏朝,建立________又称________

    ②商朝使用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出土于河南安阳

    ③商朝的国家管理机构是________。商朝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 32、填空题

    (1)______年,哥伦布率三艘帆船西航,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2)1917年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______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

    (3)国联形成决议的“______”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仅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4)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在工业领域推行“______”改革。

    (5)______包括28个成员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 33、________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

  • 34、古代世界各个早期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北宋和元朝时期货币需求量剧增的表现是怎样的?

  • 3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如何实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 37、中国参加“一战”的目的和概况是怎样的?

  • 38、近代民族工商业诞生后举步维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1)结合史实分析“春天”到来的原因。

    (2)列举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发展涌现出的著名实业家。

    (3)简析这一“短暂春天”的历史影响。

  • 39、什么叫华北事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