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九卿指“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这一制度( )
A.杜绝了官员腐败现象
B.提升了地方治理水平
C.明确了中央机构分工
D.导致了分封体制瓦解
2、中国近代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规定进口税。”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3、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当时( )
A.对外交流助推文化趋同
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
C.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
D.丝绸之路造就盛唐气象
4、商周时期商业为官府垄断,即所谓“工商食官”“工商在官”。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在官营商业存在的同时开始出现了独立的商人,还出现了一些商业发达的城市。这一变化( )
A.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与交流
B.表明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C.加剧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
D.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5、“税权基于国权而发生,本以国定为原则。当订约时,未尝不可据理力争,耆英等不谙此,轻许将税则列入条约,遂开协定之恶例。”与此内容有关的战争(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使圆明园遭抢劫焚毁
C.收复了新疆南北两路
D.使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6、周恩来在某次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据此可知,与此次会议相关的史实是( )
A.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B.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议
C.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印度支那问题在会上得以政治解决
7、抗战胜利后,中共认识到解决解放区土地问题是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坚决拥护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指示有利于( )
A.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B.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延续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
D.推动国内主要矛盾的转移
8、秦灭楚的战争中,秦军出动兵力达60万,每天士卒口粮就多达66667石,以车载25石计,每天需要2667辆运车转送。这主要反映出( )
A.当时战争就地取材
B.秦国的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C.秦军作战迅速高效
D.秦国得到其他诸侯国支持
9、如表为《明史·地理志》所载明代部分省区人口地理分布的变化情况表。这可以用于说明明代( )
省份 | 1393年 | 1542年 | 人口增减数 | 增减比% |
北直隶 | 1926595 | 4568259 | 2641664 | 137.1 |
山东 | 5255876 | 7187202 | 2462326 | 46.8 |
福建 | 3916569 | 2111027 | -1805779 | -46.1 |
广东 | 3007932 | 2052343 | -995589 | -31.8 |
A.商品经济的规模日趋萎缩
B.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
C.南北双方经济的交流受阻
D.南方经济重心的转移
10、从1950年起,每逢国庆纪念日,国家均要举行大规模庆典活动,以“1949”为起点来追忆国家历史、展示建设成就、诠释未来目标,并统一悬挂国旗、统一纪念口号等。这一举措( )
A.宣告了新中国成立
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实现了政权的巩固
D.利于民众认同新中国
11、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设立之初,规划该局资本为100万两,先收50万两,分1000股,每股500两,并向社会公开招募。此外,该局还规定:购买股票者必须如实填写姓名和籍贯;股东出让股票时,也必须到招商局注册,并规定“不准让与洋人”。由此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体现了开放性与民族性兼备的特征
B.抑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入侵
C.已突破传统“中体西用”的思想范畴
D.表明清政府已放弃抑商政策
12、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 )
民族 | 内容梳理 |
① | 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
② | 古代羌人的分支,政权定都兴庆府 |
③ |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 |
④ | 完成统一,设立驿站,进行了制度创新 |
A.党项、女真、鲜卑、蒙古
B.鲜卑、女真、蒙古、满洲
C.女真、吐蕃、契丹、满洲
D.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13、唐初名碑《九成宫醴泉铭》结字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平正(端正),第二个特点是紧结(内紧外松或内密外疏),第三个特点是纵长。与其书法风格相近的图片是( )
A.
B.
C.
D.
14、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某一重大事件的路线图,这一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北伐的胜利进军
C.红军长征
D.百团大战
15、下表是清代中叶的人口和耕地面积( )
年份 | 人口数量(亿) | 耕地面积(万顷) | 人均耕地面积(亩) |
1753 | 1.84 | 735.22 | 4.00 |
1766 | 2.08 | 780.73 | 3.75 |
1784 | 2.86 | 760.57 | 2.66 |
1812 | 3.34 | 788.93 | 2.36 |
1822 | 3.73 | 756.21 | 2.03 |
该表格中的信息反映了( )
A.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B.人均耕地面积下降
C.人地矛盾突出
D.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16、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领主经济的破坏,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在商业上的表现是( )
A.“工商食官”的建立
B.自由工商业者的涌现
C.重农抑商政策出台
D.商人群体跻身社会上层
17、有学者认为,秦人在技术方面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掩盖了自身文化储积、文化创造方面的若干不足,使得秦帝国的执政者沉浸在“以为自古莫及己”的虚幻感觉之中。该学者强调( )
A.文化对统治的重要性
B.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C.法家思想的时代局限
D.先秦文化的多元并存
18、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人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B.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统治
19、自宋元起,纸大部分用于印刷书籍、佛经、会子(早期的纸币)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现很多纸制品,如纸织画、纸衣、纸被、纸枕等。这折射出当时( )
A.民众的财富观发生变化
B.传统科技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C.儒家思想的影响力减弱
D.四大发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20、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 政策 | 名称 |
1947年5月 | 设立民族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1980年3月 | 设立经济特区 | 深圳特区 |
1997年7月 | 设立特别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A.搁置分歧,共同繁荣
B.独立自主,主权至上
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
21、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贸易合法化
C.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
D.掠夺劳动力
22、北朝至隋唐时期,少数民族纷纷拟构“黄帝”祖源,追溯汉族先祖,上至北朝统治者,下至政府官员,皆有此行为。这说明此时( )
A.中国北方完成民族交融
B.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
C.少数民族努力探寻族源
D.民族间隔阂逐渐消失
23、《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有饭同食。”1947年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土地归农民私人所有。” 二者的相同点是( )
A.遵循平均分配的原则
B.促进了工农联盟
C.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
D.废除土地私有制
24、《康熙皇舆全览图》的编绘历经了康熙、乾隆两朝,绘图人士包含有耶稣会的欧洲人等十余人,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南至南海。该图可用于研究( )
A.现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
B.绘图技术世界领先
C.边疆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D.中外交流日益频繁
25、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_______。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_______惨案”。蒋介石命令部队绕道开进。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回_______。日本见张作霖不能满足他们的侵略要求,在_______将他炸死。
26、绘画成就以_______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_______和_______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27、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________发挥了独特的作用。________不仅是________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________、社会主义________的指导思想
28、秦朝地方推行________制。
29、土地改革
(1)背景: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2)过程
①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
②到1952年底,全国除一部分________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
(3)意义:农民从________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________扫除了障碍。
30、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鼎盛局面,史称______________。
31、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_______路线、_______路线和_______路线,恢复了党的_______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2、秦朝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三公指_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33、(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为核心。
(2)英国国王是_________,平常仅扮演仪式性角色。
(3)内阁名义上对__________负责,实际上是对___________负责。
(4)首相拥有行政权和_________,是国家政治生活的___________和领导者。
34、填图题:
读“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图,在横线上填出这四次战役的名称。
35、近代前期,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据此回答:
(1)中国近代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2)列举列强侵华战争的名称(列举3次即可)。
(3)对应写出战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4)上述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分别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6、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同时存在但社会地位不同的两种经济形态,由此演绎出不同的社会制度与文化。自然经济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的辉煌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终归为现代化的商品经济所取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1)中国古代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转变。请问这一转折发生在那个时间段?为什么?
(2)小农经济是封建政府的支柱,属于自然经济的一种形式。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自然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的突出成就。(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
(3)我们应该如何历史地发展地看待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
37、重庆谈判和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和结局?(67)
38、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历史传统,在中国近代,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反侵略的斗争,为取得民族独立做出了突出贡献。据此回答:
(1)农民阶级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就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是什么?
(2)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这场革命的突出功绩及其失败的根源各是什么?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3)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进行艰苦的探索。井冈山革命道路的成功说明了中国革命的策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在近代国共两党曾进行了两次合作。两次合作的基本任务各是什么?第一次合作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9、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