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文艺工作者编演了大量的活报剧。这些活报剧摆脱了舞台的限制,表演场地几乎没有局限性,可在街头、广场、田间等公开表演,所面对的观众群体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士绅等各阶层。这些活报剧的编演( )
A.推动传统戏曲艺术逐渐走向成熟
B.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C.促进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D.意在激发工农建设边区的热情
2、秦国商鞅变法规定:“改帝王之治,除井田,民得买卖”。这实质上
A.从法律上确定土地私有制
B.禁止自由买卖土地
C.承认了井田制的合法性
D.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3、1916年10月,陈独秀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称“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可见其反对儒学是基于( )
A.反对专制的需要
B.发展教育的目的
C.世界潮流的感召
D.反对改良的立场
4、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通过层层分封,权力分散在各级贵族中,并世袭享有特权。战国时代魏国和楚国通过变法削弱世袭特权,秦国通过军功爵制取消世卿世禄制度,强调军功而淡化世袭身份。魏、楚、秦等国的做法( )
A.标志着世卿世禄制彻底消亡
B.推动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C.促进了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
D.是分封制存在的重要理论基础
5、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十六国政权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它们大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当时北方( )
A.少数民族已完成封建化
B.开始出现民族交融趋势
C.北方社会动荡经济凋敝
D.汉文化影响力日益扩大
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家与人民利益的需求,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外交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20世纪60年代,外交政策成熟
B.20世纪70年代,重返联合国是突破口
C.20世纪80年代,坚持对话结盟的战略
D.十八大以来,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7、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重要的转折点,影响巨大,在客观上推动了( )
A.南北经济的进一步联系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北方再次成为政治重心
D.佛教大规模传播
8、如图是西汉初年郡国并行示意图(局部)。为消除图中反映的威胁中央集权的因素,汉武帝
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
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从康乾盛世后期起到19世纪前期,清朝人口急剧增长、农民起义屡屡爆发、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这总体反映出清朝
A.人地关系紧张
B.阶级矛盾尖锐
C.民族矛盾激化
D.统治危机初显
10、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教授运用化学方法制造战时急需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农业生产,还将云南马油适当处理作为火车、汽车及飞机的润滑油使用。战火中的西南联大( )
A.重视师生的课余生活
B.改善了中国工业布局
C.保障了抗战武器供应
D.展现了伟大抗战精神
11、《汉书》载:“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对以上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百家争鸣实际只有九家学说
B.百家争鸣与诸侯争霸兼并有关
C.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相互隔绝
D.百家争鸣有利于学术思想统一
12、《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 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与此记载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内外服制度
C.井田制
D.宗法制
1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前,江泽民带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下列关键词组合能体现其治国方略的是( )
A.拨乱反正、一国两制、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两个凡是、韬光养晦
C.三个代表、市场经济、“走出去”
D.矛盾转化、实事求是、共同富裕
14、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议以文字形式报呈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的权力
B.引入知识分子提高官员素养
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5、下表为西汉淄川国诸王世系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西汉时期
世系 | 第一代 | 第二代 | 第三代 | 第四代 | 第五代 | 第六代 | 第七代 | 第八代 | 第九代 |
诸侯王名 | 刘贤 | 刘志 | 刘建 | 刘遗 | 刘终古 | 刘尚 | 刘横 | 刘交 | 刘永 |
王国领地 | 28县 | 28县 | 11县 | 11县 | 7县 | 7县 | 3县 | 3县 | 3县 |
A.分封制逐渐被废除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君主专制渐趋强化
D.诸侯传承方式改变
16、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他们的共同贡献是( )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C.推动了民族融合
D.阻碍了海外贸易发展
17、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护。同时,也有不少人质疑、犹豫、反对、抵制,认为文章是“砍旗”、“丢刀子”,是“方向性错误”。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毛泽东思想影响深远
B.封建观念根深蒂固
C.党中央思想尚未统一
D.思想解放阻力重重
18、唐初,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尤其是贞观之治等盛世时期,而剩余必然通过交换和转移才能兑现社会生产总平衡。这论证了唐初( )
A.开拓创新的制度建设
B.盛世局面出现的因素
C.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
D.农产品商品化的影响
19、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实现了全澳包括教会学校及国际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升挂国旗全覆盖,成立学界升旗队;以及新设立家国情怀馆、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等场所,丰富学生对国家、澳门历史的多元学习体验。澳门特区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 )
A.实现了与内地教育的高度融合
B.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C.拓宽了中小学学生的国际视野
D.强化了“澳人治澳”理念
20、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贵族中选择儿媳,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择媳的首选。司马光直言: “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 )
A.婚姻自主观念得到加强
B.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门第等级观念淡化
21、“中正”是九品中正制中对人才进行品评的官员。据学者统计,西晋时期担任各级中正且门第可考者共29人,其中出身自高门士族、一般士族者占总数的72.4%,东晋时期这一比例增加至93.5%。据此可知,当时( )
A.官员素质提高
B.阶层流动受限
C.门第观念淡化
D.中央集权加强
22、东汉后期,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主要因为其活动触犯了( )
A.宦官利益
B.外戚权势
C.皇帝权威
D.士族权益
23、“五胡乱华”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了前赵政权,任命儿子刘聪为大单于,当时既有大单于台,又有三公府、尚书省。刘聪“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上述现象( )
A.体现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B.加速了少数民族政权的更迭
C.助推了南北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削弱了匈奴贵族的政治地位
24、两税法首先从唐朝廷的直辖地开始实施,接下来是听命于中央的藩镇进而向其周边推广。固定税目和税额使藩镇很难随意地扩大征税的范围。这使得在赋税收入方面,中央占据了优势地位。材料表明两税法的实施( )
A.取消了租庸调和杂税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起到抑制藩镇的作用
D.保证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
25、英国等侵略者从鸦片战争中获得了种种特权,但是未能达到________贸易合法化的目的。为________,他们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
26、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7、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_______,“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28、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_______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_______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12月周恩来就中印两国遗留问题,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________
30、文学
(1)宋词
①兴起: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________,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
②特点:句子________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③代表:________派的苏轼、辛弃疾和________派的柳永、李清照。
(2)元曲
①________:比词更灵活、更通俗,更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②________:演员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杂剧。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________、王实甫等。
(3)________: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31、________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________进攻下,________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2、明朝中期, _______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_______”为核心的理论,形成_______。
(1)“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_______”,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
(2)陆王心学强调______________,激励人们奋发立志;而以自己的_______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_______和_______色彩。
(3)陆王心学带有______________倾向。
33、辽朝
(1)建立:________年,_______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________。
(2)辽与北宋关系: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3)辽朝南、北面官设置:南面官负责________,北面官负责________。
34、1920年3月,________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一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同年5月,________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35、日本局部侵华的标志?
36、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指出中国秦朝和当代英国国家元首的地位和权力?
(2)与上述两国相比,19世纪末德国国家元首有何特点?
(3)指出造成上述三国国家元首地位和权力不同的主要原因?
37、分别列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五个重要学派的代表人物。
38、请写出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顺序。
39、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