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上九鼎八簋是中央政权的象征,也就是只有天子可以拥有。而诸侯只能是七鼎六簋,大夫是五鼎四簋。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不仅出土了曾侯乙编钟,更惊现了一套完整的“九鼎八簋”。这说明( )
A.曾国综合实力强大
B.曾国有称霸的野心
C.礼乐制度完全瓦解
D.曾国生产力的发展
2、近代,外国资本基本控制了中国大型煤矿。1942年是中国境内煤炭产量最高的年份(1894-1949年),外资煤矿产量高达5961万吨,占全国产量6568万吨的90%。这一煤炭产量( )
A.验证了实业救国思想发展
B.表明中国重工业发展迅速
C.能够证明日本的疯狂掠夺
D.反映日本与美英矛盾尖锐
3、周幽王宠爱褒姒,废掉了原配申后及其子宜臼的太子位,而以褒姒及其子取而代之。被废的宜白不得已出奔其母舅之国申国。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幽王于骊山下。据此,西周灭亡的原因之一在于周幽王( )
A.实行内外服制
B.推行了分封制
C.破坏了宗法制
D.强化礼乐制度
4、清初沿用前朝文书制度——“公题私奏”制,题本和奏本须先交送不同的机构转呈。雍正帝时,“凡督府大吏任封疆之寄,其所陈奏皆有关国计民生,故于本章之外准用密折,以题本所不能尽者,亦可于奏折中详悉批示,以定行止”。这一变化( )
A.极大地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导致了地方大员权力膨胀
C.成为清朝政治黑暗的根源
D.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5、1945年9月,国民党当局秘密印发蒋介石在1933年“围剿”红军时编的《剿匪手本》。10月13日,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司令长官,遵照其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这表明( )
A.皖南事变难以避免
B.国民党坚持内战的方针
C.全面内战就此爆发
D.重庆谈判没有达成协定
6、明朝建立之后就对中央政府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至明成祖时基本定型,形成了新的中央政府运行机制。如图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御史大夫
B.尚书令
C.司礼监
D.理藩院
7、1918年1月,中国新诗体首次出现在《新青年》4卷1号,所载9首诗中有刘半农的两首白话诗:《题女儿小蕙周岁日造像》《相隔一层纸》,后来被顽固派视为“非圣无法,罪大恶极”。这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中的( )
A.“文学革命”
B.“妇女解放”
C.“家庭革命”
D.“民主科学”
8、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古代农学名著是( )
A.贾思勰《齐民要术》
B.孙思邈《千金药方》
C.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D.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9、宋代注重男子个人的才能与发展潜力,科举出身的进士受到了人们的热捧,出现了“榜下择婿”甚至“榜前择婿”的情况,更有甚者, 一些富商在日后有可能参加科举考试中的读书人择婿。这些现象最能说明,宋代( )
A.商品经济冲击传统礼教
B.家世门第观念逐步淡化
C.政府放松了社会的控制
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10、下表所示为湖南省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的石器情况。据此可知,彭头山文化( )
大型打制石器 | 制作粗糙,无固定形状。 |
细小打制燧石器 | 缺少正规样式。 |
磨制石器 | 数量极少,种类单一,体型偏小。 |
A.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B.原始农业生产发达
C.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D.私有产品大量存在
11、清乾隆时期,西南地区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改土归流之后,新设州县土民争相纳赋、当差、入学,土民所修宗谱的族规、族训中,“输国赋”“急赋税”等都是常见的条款。由此可以推知,改土归流( )
A.主要目的是增加赋税收入
B.加强了土民对国家的认同
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激化了改流区的社会矛盾
12、1853年,山西等地的票号一再命令江南各据点紧缩业务,撤退资本;1855年,这些票号更是从江南地区纷纷撤庄,导致了各城镇间出现汇兑不通的情况。这可用于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
A.战争加速了传统金融的萎缩
B.商业经营形式快速更新
C.商帮积极抵抗英法联军侵华
D.货币紊乱影响经济秩序
13、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其最主要的标志是( )
A.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都江堰的兴建
C.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
D.井田制的实施
14、1860年以后,湘、淮集团的首脑人物担任了战区各省的督、抚大员。他们重组地方政权,将辖区内布政使、按察使两司降为督抚属官,由其部将担任。这一变化表明清朝( )
A.选官制度发生变革
B.内忧外患局势缓和
C.中央权力逐渐下移
D.大力推进洋务运动
15、从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都穿着十分宽大的衣衫,敞着衣领,袒胸露臂,均流露出鄙视名教、轻蔑法度、崇尚虚无、放荡不羁的神情。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
A.社会风气走向颓废
B.主流思想受到冲击
C.士族生活腐朽奢靡
D.佛教文化成为主流
16、胡适指出:当时(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很多人虽然并不真正了解科学进化论,但是“想一想中国面临瓜分灭国的危机,他们更觉得这个天演公式是当头一棒,受了绝大刺激”。从此“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据此可知,戊戌维新运动( )
A.助推中国人民实现了全面觉醒
B.实现了思想文化的革新
C.对国人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17、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国家形态连续发展至今的文明,向内凝聚的统一性既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下列各项中属于秦朝的历史贡献的是( )
A.以嫡庶血缘确定继承名分制度
B.推广郡县制并统一文字度量衡
C.确立儒学于意识形态主流地位
D.重文抑武提倡文治强化了集权
1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还带有急刻的心理。”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
A.加重人民的负担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使北宋走向衰亡
D.加强了社会管控
19、钱穆说:“但若门下省或故为异同,中书省或固执己见,则可争论不休,若一意苟合,则又失去复审作用,都会削弱行政效力。于是乃有三省合议之要求。”“三省合议”的场所是( )
A.中书省
B.枢密院
C.中书门下省
D.政事堂
20、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串联这三大历史事件,可以体现的主题是( )
A.以推翻旧统治为目标
B.以均贫富为最高理想
C.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D.完成中国民主革命任务
21、在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三大历史事件中寻找“同类项”,你的选择是( )
A.民族危亡
B.探索出路
C.资产阶级
D.民主政治
22、下列两则材料是对两税法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 ——唐《白居易集》卷2《重赋》 | 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符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后晋《旧唐书》卷《杨炎传》 |
A.前者认为两税法意在防止官员枉法
B.后者认为两税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C.前者把两税法的失败归结于官吏腐败有失偏颇
D.后者对两税法的评价较前者更加符合历史事实
23、据统计,1943年国统区大多数公务员的实际收入水平较1937年下降了90%以上。1947年,国统区中央机关公务员的实际收入与1937年最低级别公务员相差无几,1947年的最低级别公务员的购买力几乎与1937年7月前南京人力车车夫相当。这反映出国民党政府( )
A.文官队伍较为廉洁
B.统治危机逐渐加深
C.蓄意制造通货膨胀
D.充当列强侵略工具
24、据居延(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汉简记载,汉代边防部队中从事耕作和兴修水利的士兵分别称为“田卒”和“河渠卒”。罗布泊出土的汉简中也有关于汉代戍卒从事农耕的记录。这可用来说明汉代( )
A.修建长城的必要性
B.西北边疆得到开发
C.北方农耕已经普及
D.民族关系较为融洽
25、解放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________,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26、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________的步伐。刘少奇冤案的平反,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
“文化大革命”中 刘少奇遭到迫害 | 刘少奇的火葬单上写着化名 “刘卫黄”,职业为“无业” |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 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致悼词 |
27、清朝政府专设_______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清政府对边疆地区采取______________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
28、第二次鸦片
(1)目的
(2)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止时间:________
(3)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________》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
29、手工业
(1)制瓷业
①宋朝:出现了以五大名窑________、官窑、定窑、哥窑、_____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
②元朝:出现新型彩绘瓷器________和________
③宋元时期:________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2)矿冶业
①________的开采量很大,都城________的居民普遍使用________作燃料
②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________。
(3)印刷业:在宋元时期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________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30、填空题:
(1)商王直接控制王機地区,王畿四周由附属国控制,商朝的这一制度名称是_____。
(2)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个选官制度的名称是_____;隋朝建立后废除此选官制度,开始采用_____方式选拔官员,后来发展为科举制。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_____,_____”
31、1972年,________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但遭到江青等人的反对。1975年,周恩来病重,________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后来________的预演。江青等人极力反对邓小平领导的整顿,使国民经济再度恶化
32、________月________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齐集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高喊“________,________”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使得从________开始的学生爱国运动向________发展
33、台湾:_______年, _______驱逐_______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_______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_______省。
34、在15-16世纪的海洋上,涌现了数位优秀的航海家,请在表格中相应位置写出他们的名字。(将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数字后的横线上)。
出航时间 | 主要航海家 | 主要成就 |
1405年 | ①____ | 自中国到达东非沿岸 |
1487年 | ②____ | 到达非洲东海岸。 |
1492年 | ③____ | 多次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 |
1497年 | ④____ |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
1519年 | 麦哲伦 | 其船队完成人类历史第一次环球航行 |
35、丰台区某中学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历史、感受历史。
(1)通过了解实践活动一,回答:火烧圆明园与19世纪中期发生的哪个重要历史事件有关?当时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通过实践活动二的参观学习,结合所学,说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做了哪些努力?
(3)如果你和朋友来到北大红楼参观,你要向朋友介绍发生在98年前的五四运动,你将怎样表述?(从时间、起因、经过、意义几个方面介绍)
36、请列举新中国建国初创的三大制度。
37、17—19世纪,英美法德四国先后建立起近代的资本主义政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据此回答:
(1)上述四国分别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2)上述四国分别建立起哪一种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38、“护法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是怎样的?
39、请列举改革开放中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