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举制中,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
A.“会元”
B.“解元”
C.“进士”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能否扮演好新的国际角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承担与自身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责任,是当前中国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B. 《红海行动》根据“也门撤侨”真实故事改编,斩获春节档最佳口碑,票房连续暴涨,截至发稿时该片票房已突破24亿元。
C.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青年要坚定信念,珍惜韶华,在追求中国梦的道路上放飞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D. 上海发放首批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这标志无人驾驶汽车正式走出封闭园区,进入路上测试,朝应用又迈出了一步。
3、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6分)
院子里的杨绛先生
严欣久
一
初识钱钟书、杨绛先生是在1988年夏。那年,我刚调回北京,院子里的月季花开得正艳,婆婆吴瀚将每种颜色的月季剪下一根,扎了一把,要我送给钱钟书、杨绛夫妇。两位老人非常高兴,笑吟吟地把我迎进了屋。钱先生说:“你送我们礼物,我们也要送礼物给你。”说着取出一本《围城》,用毛笔写上“欣久同志览存 钟书奉”,杨绛先生送了我一本她的译作《小癞子》,是用圆珠笔签的字。我真是喜出望外,连声道了好几声谢谢。见两位老人如此平易近人,我提出有机会想写写他们。这时,钱先生显得有些严肃起来,郑重地说:“不要,我们是朋友,不要搞这套东西。”我这才知道,他们谢绝一切采访,以集中精力做该做的事。
二
《我们仨》出版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出于对杨先生的尊重,有几天杨先生家的电话快打爆了,使这位92岁的老人感到很疲惫。7月5日,她本要吃完晚饭,散步时顺便到我家,看望一下我婆婆,并取一张她要的报纸,可那晚,她没来。阿姨来取报纸时说,杨先生太累了,一天接了太多的电话,又忙着查出版社要的资料,就不出来了。我们都很理解,也并未在意,谁知第二天晚上,杨先生在阿姨的陪同下真的来看望她的老学友了。我们说她客气,她则说,说了的事一定要做到。两位老人手拉着手坐到了一起,我和婆婆称赞《我们仨》写得好,真挚、感人,特别是第二部分最艺术化,非常打动人心。杨先生连声说:“谢谢,谢谢你们欣赏这本书。”
三
《我们仨》面世前,我在报上看了部分摘登,其中写道1949年,钱杨夫妇应聘于清华,杨先生考虑到爱女钱瑗身体羸弱,需要恢复,决定让她休学,自己来教她初中的课程。我感到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杨先生是个文人,数理化也能教得了么?恰好那天看了文章,散步时遇见了杨先生,便问她,“您让钱瑗休学,自己给她当老师,您年轻的时候理科一定很好吧?”杨先生笑了,说:“我上学的时候,家里人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学理科的料呢,后来我选择了文科,老师们都感到很遗憾。”“那您为什么要从文呢?”“因为我喜欢文学,喜欢读书,而我父亲主张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杨先生的父亲杨荫杭是江南有名的才子,精通音韵学,并是一位著名的律师,思想民主、激进,家传的博学,培养出杨先生这样的才女。“只要我对什么书表示兴趣,我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我书桌上,假如我长期不读,那部书就不见了„„”
杨先生记忆力惊人,对北京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张勋复辟”、“五·四”运动都还有印象,尽管当时她还是个小孩子,由于她的父亲经常在家议论时政,在她幼小的心里也早早地萌发了民主与科学的种子。
四
杨先生很注意锻炼,只要天气好,她一定会出来走走。院子里的人说她能活120岁,她听了笑笑说:“活那么久太苦。”可见她对生死的豁达。
杨先生散步时,遇上人总是笑眯眯地打招呼。她对小孩子尤为喜爱,见了孩子会停下脚步,与他们玩玩,遇上院子里的绿化员工,她也会提个建议,指出哪些树的布局不够合理,相互遮挡阳光,枝叶枯萎了,应该梳理。
体力好的时候,杨先生有时也会走出院子,看休闲的老人放风筝,也要亲手放一放。 我还知道的一件事就是,杨先生在全力完成了钱先生的遗著遗稿出版善后之事,捐出毕生积蓄给清华,设立了“好读书”基金,以激励好读书的年轻人,使好读书的精神永远承传下去。这里,我想引用一段杨先生《回忆我的父亲》的文字,以彰显杨先生的读书精神。“父亲一次问我:‘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我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我说,‘一星期都白活了„„’”至今,她依然如此。
【1】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E.这篇传记的标题是“院子里的杨绛先生”,所记叙的传主事迹也是发生在院子里,标题在结构上有统帅全文的作用。
A. 钱钟书夫妇拒绝接受采访,是因为他们认为朋友之间应该以诚相待,搞这套东西太虚伪。
B. 《我们仨》出版后,杨绛先生家的电话快被打爆了,一方面看出读者对杨先生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写出了读者对这本书的喜爱。
C. 本文介绍杨绛先生的父亲,不仅丰富了传记的内容,更主要的是说明了杨先生成功的原因。
D. 杨绛先生从小就具有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参加过北京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五·四”运动。
【2】从文本看,杨绛先生身上体现出了哪些人格魅力?请概括分析。(3分)
【3】这篇传记选材独特,作者没有介绍传主在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而是选取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4】谈谈杨绛先生所说的“一星期不读书就等于都白活了”对你的启示。(6分)
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精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至》中与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________ ,__________”。
(3)黄庭坚作诗善于锻炼熔造前人诗句,《登快阁》中“ ____,____”两句便化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临安春雨初霁》中描写了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借以反衬自己的郁闷和惆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
(5)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其中提到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的两句是:“____,_____。”
(6)在《项脊轩志》中,描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人至不去。”
(7)《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8)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曾一仰一俯,其中“俯”时看到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的磨难的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中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乃下令:“群臣吏民,____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__受下赏。”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8)《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9)《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最后邹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出师表》 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在荀子《劝学》中阐述“学”与“思”的关系,强调既要重视思考,更要重视学习的句子是“ , ”。
(2)屈原在《离骚》中“ , ”两句运用象征手法,用以荷叶莲花为衣裙来表示自己追求高洁品质,不被世俗所污的情趣。
(3)白居易《琵琶行》中以设问的手法写居住地到处可以听到杜鹃猿猴悲戚的哀鸣,足见其孤独寂寞的两句是“ ,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急盼归家的心情。
(2)《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课文,补写下列句子。
(1)仓廪实而知礼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记·管仲列传》
(2)《国风》好色而不淫,______________。《史记·屈原列传》
(3)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
(4)______________,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史记·高祖本纪》
(5)《传》曰:其身正,______________,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史记·李将军列传》
10、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用“吴丝”“蜀桐”突出箜篌构造精良、工艺精湛,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B.诗的七、八两句说的是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就连皇帝也被乐声打动,突出了李凭弹奏箜篌技艺的高超。
C.“梦入”两句,突出本己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的鱼蛟,竟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D.诗人通过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和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既表达了对李凭演奏技艺的赞赏,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思。
【2】回忆白居易《琵琶行》,比较两首诗在音乐描写方面所用的不同技法,并谈谈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朔方节度使牛仙客,前在河西,能节用度,勤职业,仓库充实,器械精利;上闻而嘉之,欲加尚书。张九龄曰:“不可。尚书,古之纳言,唐兴以来,惟旧相及扬历中外有德望者乃为之。仙客本河湟使典,今骤居清要,恐羞朝廷。”上曰:“然则但加实封可乎?”对曰:“不可。封爵所以劝有功也。边将实仓库,修器械,乃常务耳,不足为功。陛下赏其勤,赐之金帛可也;列土封之,恐非其宜。”上默然。李林甫言于上曰:“仙客,宰相才也,何有于尚书!九龄书生,不达大体。”上悦,明日,复以仙客实封为言,九龄固执如初。上怒,变色曰:“事皆由卿邪?”林甫退而言曰:“苟有才识,何必辞学!天子用人,有何不可!”十一月,戊戌,赐仙客爵陇西县公,食实封三百户。
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上浸疏之。
林甫引萧炅为户部侍郎。炅素不学,尝对中书侍郎严挺之读“伏腊”为“伏猎”。挺之言于九龄曰:“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由是出炅为岐州刺史,故林甫怨挺之。九龄与挺之善,欲引以为相,尝谓之曰:“李尚书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门,与之款昵。”挺之素负气,薄林甫为人,竟不之诣。林甫恨之益深。挺之先娶妻,出之,更嫁蔚州刺史王元琰,元琰从赃罪下三司按鞫,挺之为之营解。林甫因左右使于禁中白上。上谓宰相曰:“挺之为罪人请属所由。”九龄曰:“此乃挺之出妻,不宜有情。”上曰:“虽离乃复有私。”于是上积前事,以耀卿、九龄为阿党,并罢政事。
(选自《资治通鉴·二百一十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列土封之 列土:分封土地,作王作侯
B. 陛下相林甫 相:使为相,为相
C. 林甫日夜短九龄于上 短:说别人的坏话
D. 上浸疏之 浸:更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如甲申年、丁酉年等。本文中的“戊戌”即戊戌年。
B. 隋唐时爵位分王、公、侯、伯、子、男。公爵是比王爵低一级的爵位,分为国公、郡公和县公。文中牛仙客被封为陇西县公的爵位。
C. 庙,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社,古代指土神和祭祀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庙社,用以指代国家和政权。
D. 三司,东汉称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司,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管刑狱。武则天当政后,改为以尚书刑部、御史台、大理寺杂按为三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九龄反对加封牛仙客为尚书和对其实封,李林甫向唐玄宗进谗言,最终玄宗还是加封了牛仙客陇西县公的爵位。
B. 李林甫引荐萧炅为户部侍郎,但萧炅是一个白字先生,中书侍郎严挺之讥笑他为“伏猎侍郎”,于是萧炅被调出京城,任岐州刺史。
C. 李林甫是一个曲意奉承的奸佞小人,张九龄反对他担任宰相,他虽然内心不满,表面上却“曲意事之”。
D. 严挺之的前妻被休后又嫁给了王元琰,跟从王元琰获罪,严挺之解救了她。李林甫让人告诉玄宗,玄宗认为严挺之这样做是出于和前妻的私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各地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这一次教育部对“炒状元”亮剑,很让社会兴奋了一阵。然而,随着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发布,“状元”的字眼倒是少有出现,可是一些大有影响力的媒体一点也没放松“炒状元”。浙江有媒体报道了“高分天团”,三四个全省最有名高中的高分同学一罗列,谁是状元还不是明摆着的?湖北《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上说,《高考放榜!湖北这些孩子太厉害了!有人总分715分!》。这么多感叹号,不停地暗示,“有人总分715分”和“某某是状元考了715分”有什么区别?
作为一名高二学子,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一名即将参加2019年高考考生的身份,表达你对此事的看法。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