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处于专制社会和人治状态,不但造成“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局面,而且也使得中国的现代法治道路充满艰难坎坷。
②从“三来一补”加工制造业的起步,到特色鲜明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物流产业、文化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的鼎足而立,深圳等特区迈出的新步伐踏实稳健,令人欣喜。
③日前,中国足协正在紧锣密鼓地选拔中国男子足球队主教练,呼声最高的意大利人里皮,对是否参加主教练选拔一事讳莫如深。
④我们读着经典的创刊词,好象在听斯人斯世的宣言,在这些宣言中,更多的是熔艺术与思想与一炉。其中既有豪放而又婉约的回声,好似聆听来自“秦淮河上的桨声”;有是令人回肠九转,产生一种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残阳如血”之沉郁壮美的意境。
⑤《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⑥上海广播还有一档很有名的监督节目“东方传呼”,陆兰婷老师的主持风格都是先礼后兵,或者说是绵里藏针,也照样解决了很多问题,我看倒是值得各方人士用心揣摩、用嘴践行的!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2、下列诗句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等待
张丽
父亲躺在床上,面色潮红,双目紧闭,嘴巴大张,他已经三天没说一句话,没动一下身子了。
我和母亲一直守着。隔一会儿,我伸手探探父亲的鼻息,再隔一会儿,母亲凑过去喊一声“老头子”。父亲还有气,只是很弱,他也能感知一切,搭在胸前的那双手,手指偶尔会微微颤动。
父亲是在计算日子,从腊月发病住院开始,他就这样计算了。
父亲在村里当了一辈子会计,脑子清白,人也清白,账务上从没有出错,活了70年,没有和任何人红过脸,只是每次犯病脸色绯红,尤其是这次,红得发亮。医生说,危及他生命的不仅仅是结核杆菌,更是肺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每次发病住院,父亲都靠氧气维持,起初他舍不得钱,偷偷拔掉氧气管。我说,氧气是按时间计费的,不用也算钱,他才日夜挂着。父亲不想死,他在山里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把子女供成了城里人,他才搬来城里不久。弟弟为他买的电梯房是新的,空调、席梦思、围巾手套、毛皮鞋都是新的,父亲为儿女设计了城里人的生活,自己也想过过,他喜欢氧气,山里有个说法,要死的人,挂上氧气都能活过来。
父亲挂了几天氧气,能呼吸了,但不能排尿,全身水肿。从脚下开始,肿到脸上,水汪汪的。医生给利尿药,他起不来,上厕所困难,就想儿子,养儿防老,儿子应该来尽孝。可弟弟在部队,回不来,父亲躺在病床上,每天问日子,数日子,数到了春节,弟弟说带队值班回不来(弟弟是个军官,军官更要以身作则)。父亲很委屈,埋怨母亲只生了一个儿子,母亲说,平时你总说,养儿不在多,一个顶十个;今个儿嫌少,是你要咱儿有出息的呀!父亲不说话了,又算日子,算到过年,年也过半,儿子总该回来吧?弟弟又没回,升职了,调到更远的地方。父亲很失落,恰遇倒春寒,病越来越重,老家有人来探望,说起村里谁谁死了,一群儿子在外打麻将,送终的人都没有,死了阎王不得收。他听着越发心慌,天天红着脸念叨:“我要我儿子,叫儿子回来!”母亲说:“咱儿是公家的人,不能说回就回的,你不能拖后腿。”父亲很犟,说:“那我死了,儿子总能回吧?”母亲没好气,吼他说:“你还没死呐!”父亲气促:“我儿回来我就闭眼,不耽误部队时间……”母亲劝道:“好好的,莫说晦气话!”
父亲不闲了,昏沉沉地睡觉,一连几个时辰毫无声息,有时会突然醒来,瞪着空洞的眼睛问:“今个儿么日子?”
拖了一个多月,父亲有天醒来要出院回家,医生没有阻拦,父亲浑身水肿得不像样了,药物完全不起作用,氧气也只能增加心脏负担。医生说。反正是拖时日,回家也好,尽量满足他,让他安心地走。
父亲的愿望是,要儿子回来,他催道:“快点打电话,要不然,我儿看不到我了。”
弟弟想回,在电话里一再喊:“伯(山里都这样叫),您坚持住,我给上级请假,批了马上回的。”
父亲听完,舒心地笑:“好响,儿,我有人送终了,在阎王那边就不是野鬼。”他把双手放在胸前,计算儿子回来需要几天,一天是一根手指头,一只手五个指头全掰下去了,等来的都是儿子的电话。
父亲烦了,扯起嗓子叫:“儿响,我的儿,快回来……”喊累了就睡,睡得好好的,突然大汗淋漓地惊醒,醒了就问:“今个么日子——快到清明了吧?”
父亲不能吃,不能喝。我用棉签蘸水润湿他的嘴唇。他喊儿子的声音越来越小,但生命力很强,他在等。
那天夜里,父亲睡着了,母亲和我都累,也睡着了。睡得沉,是被父亲喊醒的,他脸红彤彤的,急切地喘气:“快点,打电话,叫儿回,我真的要死了——看,我喝了酒的。”
我们不信,父亲对酒过敏,平时滴酒不沾。可地上有拆掉的盒子、歪倒的酒瓶,屋里有浓浓的酒气,还有父亲的呻吟:“莫哭——我心口痛得很,快打电话……让我看一眼我的儿!”
弟弟是坐飞机赶回来的。看到堂屋里的地铺,他喊着:“伯——我回迟了!”双膝跪地,恸哭失声。
父亲是在清明节前夕去世的,好多人说他会算日子,有壮实的“八脚”抬上山。因为山里人重视清明,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即使春节不回家,清明节也会回来祭祖。
山风呼啸,像是父亲的叹息。弟弟跪在坟前,迎风哭喊:“伯,我不该对您说清明批了三天假啊!”
注:张丽,孝昌本土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住院时,喜欢氧气给自己带来的心安感觉,但却拔掉了输氧管,说明他在花钱方面斤斤计较。
B.老家有人来探望父亲时,讲到村里有老人去世,儿子们都没送到终,并说阎王不收这样的人,父亲慌了,担心自己的儿子也会这样不孝。
C.弟弟在部队,回来看望父亲的日子一拖再拖,是因为在他的认识里,为国家尽忠大于对父母尽孝。
D.父亲选择在清明节前夕离开,是因为儿子在电话里说清明节部队给他批了三天假。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描写父亲的行为和状态,在情节安排上有设置悬念的作用。
B.儿子春节没有回来看望父亲时,父亲很委屈,埋怨母亲只生了一个儿子:母亲则说“儿子是公家的人” “你不能拖后腿”。此处对父亲母亲的描写让二人在精神境界上形成鲜明对比。
C.文章对“弟弟”多采用侧面描写,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弟弟”崇高的人格魅力。
D.文章在语言表达上,多用通俗的方言,人物语言也比较简单,但丝毫不影响故事的感染力。
【3】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或者说就是“话中话所含有的意思”,是人物在行动过程中真实的内心表现。请仔细揣摩,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潜台词。
(1)今个么日子——快到清明了吧?
(2)伯,我不该对您说清明批了三天假啊!
【4】有人说,文章题为“等待”,意思不那么明朗,改为“父亲病危思儿归”更好,请你说明作者选用“等待”这一标题的理由。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夸张的笔墨渲染出气势磅礴、瑰奇壮丽的边塞冬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横线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
(2)《六国论》中作者含蓄地表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将进酒》中表现诗人藐视富贵利禄又怀才不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种树郭橐驼传》中,用种树要“______”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5)《虞美人》中李煜面对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现实,勾起无穷幽怨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2)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天气变化无常,人很难调养身体。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才不会让年老的人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
(2)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即便是走路,没有一步半步的积累也走不远,这是为了证明积累的重要性。
(3)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3)淇则有岸,____________。(《诗经 氓》)
(4)____________,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淳熙八年(1181),朱熹曾请陆九渊登白鹿洞书院讲堂,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章,他用“义利之辨”来讲儒道区别,以说明自己为学的理论根据。听者都十分感动,甚至有泣下者。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学《诗》,因为它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还可以提高交际能力,讽刺时政。
(3)《老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喻,强调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轻躁的举动不能持久。
(4)《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在艰难时期担任重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过洞庭》中这两句从岭海经年转回来写当前,虽夜气清冷,萧条冷落,但词人安稳地泛舟于洞庭之上,豪放气概丝毫不减。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徐孺子①祠堂
黄庭坚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②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尊。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③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池水年年到旧痕。
[注]①徐孺子:徐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世称“南州高士”。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曾屡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皆不就。时陈蕃为太守,他在郡不接宾客,唯徐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②生刍一束:是徐稚本人的故事。郭泰母丧,徐稚往吊,“置生刍(青草)一束于庐前而去”。别人很奇怪。郭泰说:“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③黄堂:这里指太守所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写祠堂的环境,有三亩之宅,乔木幽深。又运用典故,既点明“幽人”即徐稚,又暗中赞美“其人如玉”。
B.颔联中“藤萝”承“乔木”而来,“乔木”高耸,“藤萝”依附“乔木”,干云蔽日,显出“得意”的样子,以喻小人依附君子而得意。
C.颔联后半句“何心”二字耐人寻味,祠堂建成后有人吹箫打鼓来“进酒尊”,但在诗人看来,这些人内心并非真正对高士存有仰慕之情。
D.颈联中的“白屋”指富贵人家,和“黄堂”相对。此联大意:富贵人家可能没有徐孺子这样的人,像陈蕃这样的太守并不少。
【2】本诗尾联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选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D.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词,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B.九宾,由傧者先后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这是古代外交最隆重的礼节。
C.斋戒,包含了斋和戒两个方面。“斋”来源于“齐”,主要是“整齐”,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戒主要是指戒游乐,比如不与妻妾同寝,减少娱乐活动。
D.将军,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因此卿统称“将军”。战国时“将军”开始作为武官名,而卿仍有“将军”之称。
【3】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如因持壁却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两个“因”字含义用法一致。
B.“壁有瑕,请指示王。”与“于时风波未静。”均未含古今异义词。
C.“独畏廉将军哉”中的“独”字与“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的“独”字均是“唯独,只有”的意思。
D.“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与“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文言特殊句式一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12、根据要求作文。
冯骥才《冬日絮语》中写道:“生命的计量,在于它的长度,还是宽度与深度?”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