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议论文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龚自珍——诗歌
C.《登高》——杜甫——唐代——诗歌
D.《故乡》——鲁迅——现代——小说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错误的是
①1979年出生的刘伟,现为大连重工减速机厂装配车间钳工、高级技师,参加工作21年来,刘伟从一名默默无闻的技校毕业生成长为企业里赫赫有名的斗方名士。
②《红楼梦》画册中大量的屋字、亭台、桥梁等采用我国描绘建筑的传统画法——界面法,画家借助笔墨和界尺,画出一栋栋鳞次栉比,恢宏阔大的各式亭台楼阁。
③各级政府的救助基金、专项扶持资金种类繁多,然而一些企业对这些资金的发放政策却不甚了了,代办中介服务便应运而生。
④最自由的空间互联网,几乎让每个人都能自主地与他人互通互联,与整个世界对接,使原本微乎其微的弱势个体,获得巨大的话语力量。
⑤这几位宇航员春秋鼎盛,他们乘坐航天器进入太空,驾驶和操作航天器,探索宇宙奥秘,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⑥我们谈作风,不是高高在上,不是只挂在嘴边,而是要努力扎实地工作,以移天易日的精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④⑤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奇遇
汤素兰
村庄在大山的怀抱里,村民的房屋就散落在山脚下,依傍在山坡上,彼此之间能够鸡犬相闻。小林家的房子在村子西头最靠近大山的坡地上。
小林医生又回到了大山里的老家给父亲扫墓。小林发现,每年清明节总是有人比他更早,在父亲的坟头上放一个杨柳枝编的花环,今年也不例外。
父亲老林是乡村医生,在家里开了一爿小小的“林氏诊所”。父亲过世七八年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还挂在外墙上。风吹雨淋,铜牌虽然有锈斑,却仍旧锃亮着。
小林记得,父亲总是忙,白天给人看病,晚上也常常要接诊。家里的中药柜,一格一格的小抽屉里放着各种中草药,房子里还有一股淡淡的药草香。西厢里间的门常关着,父亲也叮嘱他不要随便进去。对此小林又害怕,又好奇,越是不敢看、看不到的地方,他越是想看。
父亲去世后,小林终于将这间神秘的房子打开,发现里面竟然装了手术用的无影灯,还有一张手术台。父亲是中医,看病基本上是中医的“望、闻、问、切”,难道父亲曾在这里做过手术?
奇怪的事还不止这一桩。父亲在世时,朝南的院门从不上门闩,更不上锁。因为父亲说,也许随时会有病人来,人命关天,一刻也不能耽搁。父亲还在西边的院墙上开了一道小门,门上装了一个铜铃,系着一根拉铃的棕绳,绳子又细又结实,一直拖到地上。
西边靠山,只有上山的小路,并没有人来。小林曾奇怪地问过父亲:
“爸,你为什么要在后院装个门铃呢?”
“万一有人从后院来找我看病呢?他一拉铃,我就能听到。”
“谁的个子会这么矮,矮到地上呢?”
“万一来的是个矮个子呢?”父亲说。
小时候,小林有好几回仿佛在夜里听到过门铃声。可他总是困极了,睁不开眼睛,以为自己只是在做梦。也有那么一两回,小林明明感到父亲在诊室里忙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晨却看不到病人,真是奇怪极了。
如今后院门上的铜铃在阳光下依然闪亮。那根长长的棕绳只是颜色深了一些,依然结实。小林家的院墙,一年四季有开不败的花,依然像父亲在世时一样茂盛。
小林来到父亲的墓地,果然又看见——不知道是谁,已经将一个花环挂在父亲的墓碑上。
下山时,天空噼里啪啦下起了大雨。小林只好留在山坡下的表叔家吃了晚饭,喝了好几壶米酒才晕乎乎地回家。
半边新月挂在瓦蓝的天幕上,月色下的山村静谧安详,只有村道旁的水田里间或响起一两声蛙鸣。回到老屋,小林倒头就睡了。半夜里,他好像听到了“丁零零、丁零零”的门铃声。他起先以为自己是在做梦。侧耳细听了一会儿——声音一直响个不停,还越来越急,正是后院门口那只铜铃发出来的声音。
小林迷迷糊糊地来到后院,打开小门。在朦胧的月光下面,他看见一只大穿山甲背着一只小穿山甲站在门口。大穿山甲看到小林,立即把两只前爪放在胸前,眼睛里流着泪,长长的嘴翁动着。那只小穿山甲受了很重的伤,已经奄奄一息。
小林立即从车子的后备厢里拿出急救箱,把穿山甲带到西厢里间。打开无影灯,在手术台上给小穿山甲清理伤口、消毒、缝合。那只大穿山甲一直紧张地搓着两只前爪,在手术台边上流泪。给小穿山甲注射完抗生素,又用纱布和绷带把创伤面保护好,这场手术才算完成了。接受完手术的小穿山甲醒了过来,精神也好了许多。穿山甲妈妈转悲为喜,又把两只爪子抱在胸前,不断地朝小林医生作揖。
穿山甲妈妈背着小穿山甲,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黑暗中。
第二天早晨,酒醒后的小林医生完全不记得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了。他发现西厢里间的无影灯一直亮着,自己的急救箱竟然打开着放在手术台上。手术台上的白色搪瓷盘里,有一团团带血的消毒棉球。
正在纳闷,又听到后院门口响起“丁零零、丁零零”的门铃声。
他打开后院的小门,看到两只穿山甲抬着一只柳条篮,里面装着满满一篮野山菌。大一点的那只穿山甲把小小的爪子抱在胸前,朝小林医生恭恭敬敬地鞠一躬。小林医生一个激灵,仿佛一股神奇的电流,激活了昨夜的记忆。
几天后的清晨,小林驾驶着汽车,慢慢驶下山坡。他已决定以后每周回家一次。春风从车窗吹进来,后视镜里,小林看到一只小松鼠跳到院墙上,用尾巴擦着“林氏诊所”的铜牌,擦得铜牌在太阳下闪着锃亮的光。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装草药的小抽屉,淡淡的药草香,合乎小林父亲的医者身份;“人命关天,一刻也不能耽误”,体现小林父亲的医者仁心。
B.小说描写了瓦蓝的天幕、月下的山村、“噼里啪啦”的雨声和水田里的蛙鸣,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渲染了春夜的静谧。
C.通过救治小穿山甲,小林揭开父亲隐藏的秘密,最后他决定每周回来一次,表明他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成为新的守护者。
D.父亲特意设置手术室,并多次为动物们做手术,却不让小林知道真相,其实是希望用身教而非言传的方式来影响小林。
【2】小说中插入的小林与父亲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3】汤素兰的创作以童话故事见长。童话故事的幻想既是超现实的,又渗透着现实生活的哲理和情感。请据此对这篇作品中的“幻想”成分进行分析。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的情感。
(2)庄子《逍遥游》中用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对于自己所认定的就要坚持,不必理会世人的称誉或非难。
(3)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也曾出现过。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在评价诸葛亮时,借刘备“_______”这一举动,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
(2)《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作者通过“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4)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
(5)《小石潭记》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颁奖仪式的发言中所说的“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两种动物,分别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写蜀道的山势高险,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
(3)李商隐在《锦瑟》中以起兴的手法,引出对往事的追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完成句子。
A 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潜龙腾渊,______________;乳虎啸谷,_____________;鹰隼试翼,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
(2)韩非囚秦,《说难》《孤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庄子《逍遥游》)
(4)老当益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5)刑法不中,_______________。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_______________。(《论语》)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揭示出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地浪费掉。
(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3)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西塞山下作
韦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1)请赏析首联的写景艺术。
(2)颔联写行舟所见,试分析“渐映”和“斜生”两词的妙处。
(3)请概括尾联“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与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的尾联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安帝隆安五年,春,正月,武威王利鹿孤欲称帝,群臣皆劝之。安国将军鍮勿仑曰:“吾国自上世以来,被发左衽,无冠带之饰,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室庐,故能雄视沙漠,抗衡中夏。今举大号,诚顺民心。然建都立邑,难以避患,储蓄仓库,启敌人心;不如处晋民于城郭,劝课农桑以供资储,帅国人以习战射,邻国弱则乘之,强则避之,此久长之良策也。且虚名无实,徒足为世之质的,将安用之!”利鹿孤曰:“安国之言是也。”乃更称河西王,以广武公傉檀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凉州牧、录尚书事。
凉王纂嗜酒好猎,太常杨颖谏曰:“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纂逊辞谢之,然犹不悛。番禾太守吕超擅击鲜卑思盘,思盘遣其弟乞珍诉于纂,纂命超及思盘皆入朝。超惧,至姑臧,深自结于殿中监杜尚。纂见超,责之曰:“卿恃兄弟桓桓,乃敢欺吾,要当斩卿,天下乃定!”超顿首谢。纂本以恐超,实无意杀之。因引超、思盘及群臣同宴于内殿。超兄中领军隆数劝纂酒,纂醉,乘步挽车,将超等游禁中。至琨华堂东阁,车不得过,纂亲将窦川、骆腾倚剑于壁,推车过阁。超取剑击纂,纂下车禽超,超刺纂洞胸;川、腾与超格战,超杀之。纂后杨氏命禁兵讨超;杜尚止之,皆舍仗不战。将军魏益多入,取纂首,杨氏曰:“人已死,如土石,无所复知,何忍复残其形骸乎!”益多骂之,遂取纂首以徇曰:“纂违先帝之命,杀太子而自立,荒淫暴虐。番禾太守超顺人心而除之,以安宗庙,凡我士庶,同兹休庆!”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三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B.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C.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D.陛下应天受命/当以道守之/今疆宇日蹙/崎岖二岭之间/陛下不兢兢夕惕以恢弘/先业而沉湎游畋/不以国家为事/臣窃危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常,古代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等,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B.“将超等游禁中”的“将”指带领,与《苏武传》中“及卫律所将降者”的“将”意思不同。
C.禁兵,指封建时代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
D.宗庙,指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场所,夏朝时称为“世室”,秦汉时起称为“太庙”。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凉王吕纂喜欢喝酒、爱好打猎,太常杨颖劝诫他要以国事为重,吕纂虽以谦逊的言辞向他道歉,但仍旧不悔改。
B.吕超擅自攻击思盘,思盘派弟弟乞珍向吕纂控诉吕超,吕纂便让吕超和思盘都到朝中,吕超为此感到十分害怕。
C.吕超被吕纂责备后磕头认错,因误以为吕纂要杀了自己,便在宴会上多次劝吕纂喝酒,并趁吕纂醉酒后杀了他。
D.杨王后命令禁军讨伐吕超,杜尚阻止了禁军动手的行动;魏益多进宫后不顾杨王后的阻拦,取下了吕纂的首级示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如处晋民于城郭,劝课农桑以供资储,帅国人以习战射。
(2)卿恃兄弟桓桓,乃敢欺吾,要当斩卿,天下乃定!
【5】安国将军鍮勿仑是如何劝说武威王利鹿孤放弃称帝的?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总是刻意地去追寻别处漂亮的风景,却往往忽略了自己身边美丽的景致。原来并非所有美丽的风景都在远方,只是看你如何发现罢了。
我们莲塘一中素有“花园学校”的美誉,环境幽雅,花树相间,绿荫夹道,清香四溢。教学区、生活区、田径场规划合理,井然有序;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等建筑错落有致,气势雄伟;青荷湖、植物园、青荷广场交相辉映,生机一片。无论春去秋来,无论花开花谢,这些景致都在装点着莲塘一中,向世人展示着各异的风采。
描写有动静、虚实、情景、正侧、远近、点面结合等多种手法,请你运用至少两种方法,选择我校的一处景致加以描写,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