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描写的情感,不是离愁的一项是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D.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2、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含蓄蕴藉。
C.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观照现实的结果。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意蕴丰厚。
3、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翻译:保持清白为正道献身,本来是前代圣贤所推崇的。
B.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翻译:纵使时代变了,世道不同了,产生感慨的原因,大概是一致的。
C.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翻译:正当他攻破荆州,到达江陵,顺流向东进军。
D.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这就是有学问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谨慎采取的缘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7年9月海南黄花梨价格“神话破灭”,由最高9000元/公斤跌至如今900元/公斤,狂跌了十倍,而且鲜有人问津。
B.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遭遇了50年来罕见的低温寒潮天气。其中,玉树市最低气温为零下29.3摄氏度,突破了历史极值。
C.中国海军第十八批护航编队完成了护航亚丁湾后,于19日抵达德国汉堡港访问,此外还将访问荷兰、法国、希腊等国。
D.根据文化部的最新数字显示来看:目前,已有24个省份、275个地级市组建了文化志愿服务机构,文化志愿服务团队有6700多支。
5、下列句子出自张炜小说《林子深处》,破折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因此河边的各家老人都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没事儿,千万不要往林子深处走!
B.还是老野鸡性子缓——多长的时间才叫一声“喀喀嗒”呀!
C.你就不知道这树林子特怪——能让声音大上几倍吗?
D.少了些什么呢?花也在,草也在,鸟儿也在,手里的镰刀也在——少了些什么呢?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王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初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果从原始部落聚落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B.《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C.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
D.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或概括其特点。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中以车马和渡河为喻,意在强调“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道理。
(3)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由琵琶声想到珠玉声,写出了乐声的浊重与清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的句子是: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们安于异族统治下的生活,与“烽火扬州路”形成对照。
(3)古代诗歌中常借景物来抒发“物是人非”之叹,如“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
(3)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①
张孝祥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③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②青草:湖名。③萧骚:萧条稀少。一作“萧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词的上片主要描写月下的洞庭湖动态之景。“玉鉴琼田三万顷”,“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营造了广阔清净、上下澄明的美好意境。
B.词的起句“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中的“风色”二字值得玩味,写出了洞庭湖上万里无云、水波不兴的景象,突出了诗人被贬后的敏感和寡淡的心情。
C.“表里俱澄澈”是全词的主旨句。这五个字,写出了周围的一切,从天空到湖水都是透明的,没有一丝儿污浊。这既是写景,更寄寓了诗人高超的精神境界。
D.“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肝胆皆冰雪”,用来比喻自己襟怀的坦白。
E.这首词上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下片直抒胸臆,借洞庭之景,表现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
【2】本词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写作风格很接近,但在构思写法上却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孙膑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B.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C.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D.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武,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后世尊称兵圣或孙子。本文中称孙膑为“孙子”,是出于对孙膑的尊敬。
B.黥,古代用作刑罚,在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后来也施于士兵,以防其逃跑。
C.公子,中国古代一种对别人的称谓,敬辞,多用于男性。先秦时称诸侯的儿子为公子,本文中即属此种用法。
D.《史记》,二十四史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其中列传记载诸侯贵族之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膑才能出众,但也因此受到迫害。他曾与庞涓一同学习兵法,庞涓嫉贤妒能,假借罪名砍掉孙膑的双足,并施以黥刑。
B.孙膑有胆识、有智谋。成功游说齐国使臣带其离魏奔齐;并得到田忌的赏识,献计使田忌取得赛马的胜利,后被田忌推荐给齐王。
C.孙膑虑事全面,善于分析形势。魏国攻打赵国,田忌受命将兵,听从孙膑建议,围魏救赵,并取得了桂陵之战的胜利。
D.孙膑用兵作战,因势利导。他利用庞涓自大骄傲、魏兵胆小怯懦的心理,依靠有利地形,在马陵一战击溃魏军,迫使庞涓自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2)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2)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可见。——《史记》
(3)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高尔基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感悟与联想,请以“真情”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