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安徽淮南高一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项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周以缭垣,约以危栏

    A. 宜乎白野公之深爱之也

    B.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 凌万顷之茫然

    D.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朝济夕设版焉 图穷匕首见

    B. 是寡人过也 使工以药淬

    C. 人居远未来 还也

    D. 燕王拜送得复见将军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语言以四言为主。

    B. 《孔雀东南飞》一诗以幻想结尾,采用想象虚构的手法,表现了广大人民对焦仲卿夫妇的同情和对美好自由婚姻的热烈向往。

    C. 汉末建安到魏初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诗歌成就最大,不少作品反映了社会动乱,人民疾苦的社会现实,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后人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家有曹氏父子和“竹林七贤”。

    D. “乐府”本指古代音乐机关,汉武帝时设立,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官署,除将文人诗章制成乐曲演唱外,兼采集民间诗歌乐曲。后来把乐府官署的诗(包括民间采集的和文人创作的)称为乐府,于是它又演变为一种诗体名称。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看到猫儿吃饱了就在花阴中一躺,百无聊赖,却并不责怪,这恰恰表明他确实已经懂得了养猫的作用。

    ②现实中有些人自以为身份高人一等,说话咄咄逼人,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与其说是情商不高,倒不如说是自身素养不够。

    ③几乎每位涉毒明星都会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但无论多么冠冕堂皇,都无法掩盖他们社会责任感缺失这一事实。

    ④婚礼上,司仪高喊“夫妻对拜”台上两位新人面面相觑,红云飞上面颊,幸福喜上眉梢,台下的亲友纷纷送上祝福的掌声。

    ⑤在曲阳,漫山遍野的光伏电池并不仅仅是阳光下的风景,它更是让数万身无长物的农民脱贫奔上康的“太阳”。

    ⑥痛风患者发病时关节肿痛难忍,康复后,稍不注意,痛风便又会发作,如此反反复复,令患者痛不欲生。

    A. ②④⑥   B. ①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③⑥

     

  • 5、下列句中破折号的作用,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表示意思的递进)

    B.“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表示语音中断,话未说完)

    C.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刊登了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表示解释说明)

    D.当时的竞争非常激烈,就在钟扬差点儿失去信心的时候,他接到了通知——考上了!(表示意思的转换)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头

    朱红娜

    郝老师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这张照片。在空荡荡的破旧房子里,墙上这张镜框精美的24寸彩色照片显得异常夺目,给整个破旧房子增添了无限的光辉。每天郝老师都会小心翼翼地擦拭一遍,让它保持一尘不染。每当看到这张照片,郝老师就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谁说不是呢,全村甚至全镇全县的人们都羡慕郝老师,有几个人除了在电视上谁亲眼见过市长呢?而郝老师是被市长亲自接见并授牌的。

    五年前,市长刚刚从副市长成为市长,就把教育当作最重要的工作,发动了一场名为“寻找全市最美教师”的大型活动。在山旮旯里秀村呆了三十几年的郝老师,突然就像埋在某个角落的金子,被人“挖”了出来,金光闪耀,市长看到眼前一亮。

    其实当年郝老师不是不想走出大山,是走不出大山。走不出大山不是因为他腿脚不好,是因为他有高中毕业的文凭。秀村唯一的老师退休了,学校成了无人看管的荒野,本该规规矩矩坐在教室上课的学生就像笼子里放出来的公鸡,满山遍野地乱跑。高中毕业的他就被村支书强推硬拽上了讲台,成了郝老师。当同龄人纷纷出门打工的时候,他也曾经想出去,但一张张熟悉稚嫩的小脸像一块块磁铁吸住了他,让他动弹不得。当同龄人的儿子成了他的学生时,郝老师依然孑然一身。村支书做通了村里一位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女孩的工作,让她嫁给郝老师。新婚之夜,郝老师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头上大哭了一场,坐到了天亮。

    此后,郝老师就把学校当成了家,把学生当成了儿女。一批批学生毕业后都走出了大山。只有郝老师陪着这越来越少的的学生,最后学校只剩下两个学生。

    郝老师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以受表彰的方式走出大山,走进市里,见到市长。当市长亲手将大红匾牌授予郝老师的时候,郝老师的手抖得差点将牌子掉到地下。镁光灯照相机闪得郝老师头晕目眩,但市长亲切的笑容让他感觉很温暖。第二天,市长给他授牌的大幅照片刊登在了报纸的头版头条。他不惜花费他半个月的工资将照片放大装框,端端正正挂在房子最显眼的墙上。

    几天后,郝老师接到县教育局的文件:文件标题是《关于任命郝民同志为秀村小学校长职务的通知》。

    接下来一个多月,郝老师还被要求在全县乡镇做事迹报告,秀村小学被迫放假,郝老师只好利用周末给学生将课补上。

    自从被市长接见了以后,每天,郝老师准时收看新闻,看到电视上的市长神采奕奕,他就好像自己上了电视一样兴高采烈。他见人就讲市长如何如何重视教育,如何如何待人和蔼……他把所有的他能想到形容好人的形容词都用在了市长身上。

    好久没在电视上看到市长了。这天,郝老师像往常一样准时等着看新闻,他惊呆了:市长因为违纪被“双规”。郝老师胸口一阵揪痛,竟倒在了电视旁。

    醒来后的郝老师仿佛一头暴怒的狮子,一跃把照片扯了下来,高高举起,用力往地上一摔,哐,精美的相框顿时被摔成碎块,郝老师仍不解恨,迅速捡起碎块,连同鲜艳的照片,一把丢进正在燃烧的柴火堆里。火光映照中,郝老师的泪水晶亮晶亮的,滴滴答答。

    几天后,郝老师接到县教育局的文件:文件标题是《关于免去郝民秀村小学校长职务的通知》。

    这一夜,郝老师再次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头上大哭一场,又坐到了天亮。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6年第22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人物形象和主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表现了对违纪违规官员的批判,以及当今社会上对教育的漠视。还说明像郝老师这样一个没有身份地位和靠山的人是很难有机会谋求高职的。

    B. 郝老师非常敬业。他把学校当成了家,把学生当成了儿女。他甚至牺牲周末时间把被市长接见,去全县乡镇做事迹报告落下的课给学生补上。

    C. 郝老师善良、有爱心,他有高中文凭,当看到别人外出打工时,他也想过离开,“但一张张熟悉稚嫩的小脸像一块块磁铁吸住了他”,让他一留就是三十几年。

    D. 郝老师很可怜,有文凭却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娶了个患有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妻子,就连他最信任最热爱的市长最后也被“双规”了。

    2郝老师为什么再次跑到后面的山头大哭一场?反映了什么主旨?

    3请概括本文的写作技巧并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马为喻,从反面论证学习需要坚持不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借写天台山的高耸,从侧面衬托天姥山的巍峨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是古诗文常见意象,古人或用“月”寄托感怀,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______________”;或用“月”表达对贤才的思慕,如曹操《短歌行》中写道“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3)《登高》一诗中极写自己贫病和孤独之感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提到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用一句话概括了其根本原因: 

    (2)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在《行路难》中,李白最终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定风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语双关,表面上说的是天气的变化,实际指人生的沉浮变化,表明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2)《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词人心中有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似乎连远山都是在“_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醉花阴》中“__________________ ”勾画了暗淡阴沉的天气,烘染了沉郁气氛。

    (6)《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的舍人表明他们追随蔺相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 11、在横线处写作品原句。

    (1)呦呦鹿鸣,_____________。我国首位获诺贝尔生物奖的学者屠呦呦的名字出自这句。

    (2)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3)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4)熊咆龙吟股岩泉,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6)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7)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8)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

    (9)雄姿英发,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人生如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12)凭谁问:___________ ,尚能饭否?

    (13)子曰:“饭疏食,饮水 ,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14)青少年要受一定准则的约束才可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正如荀子在《劝学》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常侍御却使西蕃

    韦应物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衔天诏报蕃臣。

    本是诸生守文墨,今将匹马静烟尘。

    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

    此去多应收故地,宁辞沙塞往来频?

    【注】①唐德宗建中二年,常鲁以监察御史身份担任入吐蕃使崔汉衡的判官。吐蕃赞普认为唐王朝书函措辞不当,又对所划疆界存有异议,崔汉衡遂命常鲁回朝请示,故此诗题称“却使西蕃”。却使:回使、报使。②亭障:边塞堡垒等军事设施。③遗民:吐蕃侵占地区的大唐百姓。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紧扣题目,写常鲁从遥远的吐蕃回来,又携带天子诏书再度出使。

    B.颔联先抑后扬,常鲁本是一介书生,拘守文墨,现在却能凭单骑消除边塞战争。

    C.五句承上,写旅途风雨,关河夜宿,辛劳可知。略点景物,有含蓄不尽之妙。

    D.六句启下,想象常鲁途经吐蕃侵占之地,多见亭障遗民,内心必然感慨不已。

    【2】本诗尾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试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自《游褒禅山记》)

    (二)

    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晚居金陵,又作《字说》 ,多穿凿傅会。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蜀人苏洵独曰: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作《辩奸论》以剌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如何?”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八》)

    (注)①忮:刚愎、狠戾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

    B.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

    C.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

    D.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浮图:音译词,古印度梵语 ,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B. 《春秋》:儒家“六经” 之一,由孔子修订,记录了周王朝的历史,语言简练,暗含褒贬之意,后世有“春秋笔法”之说。

    C. 蜀人苏洵:即苏轼、苏辙的父亲,四川眉山人。他们父子三人皆因文章著名,合称为“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均有一席之地。

    D. 翰林学士:官名,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后常能升为宰相。至北宋,承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减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游褒禅山记》第三段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然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议论发挥,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楚明白。

    B. 《游褒禅山记》中,作者对自己“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因积极进取精神不足而随怠者出,颇为悔恨,从而引发作者深刻的思考。

    C. 王安石早年治学严谨,通过考证“仆碑”文字纠正了时人错谬;但他编撰《字说》 ,却多穿凿傅会,对先儒解释经典的文字,则全部废弃不用。

    D. 《宋史列传》中,王安石性格执拗,坚持己见,在朝堂上商议变法时,他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使反对者无言以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蛇羡慕其他动物有腿,心想:假如我也有几条腿该多好呀!

    一天,蛇遇见蜈蚣,于是请求,“借我几条腿用用吧。”蜈蚣爽快地说:“我天天都在为穿袜子和穿鞋发愁呢?我多借你几条腿吧。”蛇欣喜若狂,对蜈蚣说:“第一次用腿,咱比一次赛跑吧。”蛇一路上遥遥领先。

    不久,蛇很快从得到腿的快乐转变成忧伤。之前捕捉田鼠时,由于没有腿,行动起来小心翼翼,不会发出一点声响,现在脚与地面摩擦的声音,还没有靠近田鼠,就被发现了,导致几天没有吃到东西了,现在无精打采的卧在草丛里。蜈蚣最近也心慌意乱,本以为会节约起床时间,结果因为少了一些腿,自己总是把自己蹩倒。

    萎靡不振的蛇和鼻青脸肿的蜈蚣又见面了,这次都没有说话,蛇把腿还给了蜈蚣,默默地离开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