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合花》中有不少意蕴丰富的意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预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与纯洁无瑕。
B.《琵琶行》小序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也交代了自己被贬以及琵琶女的不幸,为全诗奠定了乐观的感情基调。
C.《致云雀》中,雪莱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表达了他对自由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以及他勇于为伟大理想牺牲的决心。
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为朝廷所用的激愤。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女也不爽 爽:过错 伏清白以死直兮 伏:趴在地上
B.将子无怒 将:将要 今我来思 思:思念
C.以我贿迁 贿:财物 苟余情其信芳 苟:只要
D.四牡骙骙 骙骙:形容马强壮的样子 言既遂矣 言:语言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乃令张良留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顾笑舞阳
C. 秦王惊,自引而起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D. 大礼不辞小让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10月18日,前往市司法司的报名者不绝如缕。有关负责人强调,已经在网上报名的同志,仍须现场报名确认。
B.这次文学大赛得到众多名家的鼎力支持,莫言、铁凝、周国平等作家都忝列其中。
C.近年来,新闻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D.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今天的发言只能代表我的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如有不当,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B. 我们都是年轻人,但我们不怕任何压力和挑战,因为后生可畏,我们相信后来居上。
C. 今年贵校组织的演讲活动是近年来最有意义的一次,我和沈校长一定会莅临指导的。
D. 令堂在家中经常教育我们,在任何地方一定要虚心学习,在任何时候都要清白做人。
6、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儿,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我立刻对这位同乡越加亲热起来。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材料二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唧唧”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材料三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材料四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绿雾似的竹海”表现了“我”熟悉的故乡景物的诗意特点。
B.材料二香雪心情愉快,景随情迁,所见景物呈现出明净柔和的特点。
C.材料三着力描写陶然亭、西山、玉泉等风景名胜,表现浓郁的北国秋味。
D.材料四描写月下荷塘朦胧的美景,抒发作者得自由的淡淡喜悦之情。
【2】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合花》虚写故乡拖毛竹的场景,表达了“我”对故乡生活的怀念,拉近了“我”与通讯员这位同乡的距离。
B.《哦,香雪》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群山的庄严以及“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的色、形、声。
C.郁达夫选取了“碧绿的天色”“以蓝色或白色为最佳的”牵牛花等冷色调景物,使文章呈现出闲淡而略忧郁的情调。
D.朱自清先写静态的荷叶、荷花,后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的颤动,用动静结合手法写出了月下荷塘的丰姿。
【3】阅读四则材料,为四幅图景取名。
①______图 ②______图 ③______图 ④______图
【4】综合四则材料,选取两个角度写评点文字。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师说》中开篇点明老师职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赤壁赋》中,作者借“客”之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隐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可谓生动形象。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④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谏逐客书》中,作者用“山”做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名其德”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定风波》描写词人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永在《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留恋之情,描摹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说不出话来的情状。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叹了刘裕率军北伐的气概和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事迹。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孔子所说“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的意思相同。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经历千年,江山依旧但英雄人物已经无处寻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11、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 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3)《短歌行》中表示自己求贤若渴礼遇贤才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6)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张望故乡的情状。
(8)《诗经·邶风·静女》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9)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江主簿
何逊
夕鸟已西度,残霞亦半消。
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
旅人多忧思,寒江复寂寥。
尔情深巩洛①,予念返渔樵。
何因适归愿,分路一扬镳。
【注】①巩洛:指京都。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夕望”景象入手,赋而兼有比兴意味,羁旅怀乡、忧谗畏讥之情,在景物的晕染中自然流露。
B.三、四句描写竹林发出响声,江水泛着桥影,画面显得动荡不宁,让人感受到诗人宁静恬淡的内心世界。
C.“旅人”一联情景相映,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点明远望而生忧思,寒江寂寥,倍增羁旅落寞之感。
D.最后四句运用对比手法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游宦的厌倦和对归隐江湖的向往。
【2】这首诗是如何描写夕望江桥所见景色的?请简要赏析。
13、阅读下面两则节选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节选)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齐桓晋文之事(节选)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下列选项中,关于两则节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从“鼓瑟”到“而作”,短短九字,生动地描绘出了曾皙从容、洒脱、清高的情态;而“舍”“作”两个动作,又表现了他对老师的恭敬态度。
B.曾皙没有直接指出怎样从政治国,而是描绘出一幅“风清俗美,人民安乐”的太平盛世的风情画,展示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并表现了一种“安贫乐道”“澡身浴德”的高洁志趣。
C.孟子例举了霸道的种种危害之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于是孟子水到渠成地推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即“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
D.孟子认为,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就不会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这是推行王道、施行仁政的最终目的。
E.孟子认为,等到百姓犯了罪,然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百姓。这是一个有仁德的君主不会犯的错误。
【2】朱熹《四书集注》引程子曰:“孔子与(曾)点,盖与圣人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对此你是否赞同?试作简要分析。
【3】孔子对曾点之志,喟然而叹。面对孟子所推崇的“王道”蓝图,你觉得孔子会作何评价?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文化里有许多关于“梦”的故事——
南柯一梦;唐代有个人叫淳于棼,性喜酒。一天,他醉酒后做梦到大槐安国做了南柯郡太守,梦里,他勤政爱民,上获君王器重,下得百姓拥戴,前后二十年,享尽富贵荣华,梦醒后才发现原来大槐安国就是他住宅南边大槐树下的蚁穴,而南柯郡就是大槐树南边的树枝。
黄粱美梦;有个卢生在一家店里向一个道士诉说自己的贫困,道士送给他一个枕头,他枕上去就睡着了,梦中尽享生活的美好。这时店主人煮上一锅小米饭,卢生一梦醒来,小米饭还未煮熟。
梦笔生花:相传南朝名士纪少瑜幼年时,才华并不出众,但是他非常刻苦用功,他的诚心感动了文神,有一天晚上,他看书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梦见著名的文人把一支笔送给了他,并告诉他用这支笔能够写出最漂亮的文章。纪少瑜梦醒后,果然在枕边发现一支非同寻常的毛笔。从此,纪少瑜的文章大有长进,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
对于刚刚进入高三的你,读了上面的故事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一篇发言稿,在“青春做伴,梦想成真”的主题班会上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