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辽宁锦州高二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传说中这类拥有异常可怕力量的动物,尚武的古代欧洲人的真实心态恐怕还是敬畏多于憎恶的。

    B.杜绝过度治疗,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外,还要靠制度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运转,调控盲目扩张的逐利行为。

    C.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D.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

  •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非生而知                 师道不传也久矣

    B.郯子之徒                           句读不知

    C.蚓无爪牙                    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

    D.古学者必有师                 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济而夕设版焉

    A. 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 皆白衣冠以送之

    C. 函陵,秦军氾南   D. 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欲勿予,即患秦兵来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

    B. 今君亡赵走燕 秦王斋五日后,设九宾礼于廷

    C. 虽才高世 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D. 精铜铸成 验之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加(弱)冠”指十二三岁的儿童。

    B.道家学说以老庄自然天道思想为主,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C.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题材是田园生活,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等。

    D.中国文学史上,《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壁”。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洗  澡

    王安忆

    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地,浑身没劲。小伙子越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

    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嗯。”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要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

    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况而定。”那人接着问:“你家的浴缸是大还是小?”他不得已的说:“很小。”“怎样小?”“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那你就要把水放满,泡在里面;或者就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是的。”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再没想下去。这时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的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

    “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洗澡。”小伙子告诉他。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望了望眼前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想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的响,他们默默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家冷饮店,冰箱轰隆隆的开着。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为了鼓舞那人,他说:“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条弄堂,穿过去就是。”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洗冷水澡还是热水澡?”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冷水澡洗的时候舒服,热水澡洗过以后舒服。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

    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钱,又从冰箱里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小伙子很好奇的打量他的房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这一会,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了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你可以洗澡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写实的笔法,在貌似琐碎的叙述中,塑造了两个人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传达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感情。

    B. 骑黄鱼车的小伙子虽然早已发现了生意,但他骑车迎上前时,却又后退了半步,表明他较有礼貌,也有些害羞。

    C. 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呈现出主人公曲折微妙、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这是本文最突出的手法。

    D. 如果“女人”没说过浴缸文明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他”就不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问题如此犹豫。

    2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1)《师说》中“________”两句,体现了韩愈的择师标准: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2)古人时常会感怀时光易逝、人生短暂。苏轼游赤壁时就曾发出“寄蜉蝣于天地,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的感慨。

    (3)姚鼐登临泰山之巅,在《登泰山记》中则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________”的雪后美景,抒发内心对胜景的赞叹。

    (4)你所在的班级召开以“学习重在积累”为主题的班会,你可以引用《劝学》中“________”这两句话,从正面设喻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

    (5)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一直钟情于明月。在文人的笔下,诗词中出现的“月”往往寄托着他们的人生感慨,如本学期我们学过的“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登高》中杜甫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曹操感慨人才还没有归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雄姿英发,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9、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荫此百尺条。____________《咏史》)

    (2)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明自己虽然居住在喧闹的人世间却能摆脱世俗束缚原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杜牧《阿房宫赋》)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诗人提醒人们因为蜀道地形险要,若被恶人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警惕战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夔州峡口秋江景物特点,映衬诗人心绪起伏、波澜跌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道出既表现全诗主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商隐《锦瑟》中,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狼山观海

    王安石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注】①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②灵槎: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木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善于炼字,诗中“凿”“拍”气势恢弘,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

    B.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看,王安石登临狼山的时令应该是春末夏初。

    C.诗歌写阆苑仙人、灵槎使者,用意是借神话故事说明狼山实是人间仙境。

    D.诗歌远景和近景结合,实写与虚写结合,从多个角度描写登临狼山之所见。

    【2】这首诗歌创作于王安石早期。王安石晚年罢相退居金陵时曾写了一首诗歌《北山》:“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请简要概述。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累官学士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土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仨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屡迁考功郎中,擢南京太仆少卿,就迁鸿胪卿。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所至有司缺供者,以军法论。”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怂恿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与士实、养正谋,则皆劝之疾趋南京即大位,宸濠益大疑。十余日诇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诸军殊死战,贼大败,退保樵舍,联舟为方阵,尽出金宝犒士。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簿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B.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C.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D.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梄守仁/

    【2】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由朝廷举办的殿试的考生的称号,文中“进士第一”指考中状元。

    B.学士,原指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演变成掌管文学撰述的官员名称,也可泛称有学问的人及文人学者。

    C.归省,文中指回家省亲(探望父母),不同于鲁迅《社戏》中“归省”: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

    D.乞骸骨,意为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自请退职,与“致仕”的意思不太一致。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仁遇事足智多谋。使用离间计离间宁王和伪相之间的关系,这一计谋后来虽然被宁王识破,但起到了贻误叛军战机的作用。

    B.王守仁为官忠诚职守。宁王叛乱发生之后,他听从朝廷调度,率领军队和边疆守兵、京城驻军一起水陆并进,直捣叛军驻地南昌。

    C.王守仁能够总揽大局。在平定宁王的叛乱当中避实就虚,没有派兵救助安庆,而是抓住战机,攻破了叛军实力薄弱的南昌。

    D.王守仁善于随机应变。在黄家渡决战中,叛军初战失利败退,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阵,王守仁于是用火攻的方法一举击溃了叛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华性孝,母岑年逾百岁卒。华已年七十余,犹寝苫蔬食,士论多之。

    (2)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令怂恿早发兵东下,而纵谍泄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土路、水泥路、高速路、“一带一路”……路在脚下,四通八达,可带我们回归家乡,也可送我们走向他乡。路在脚下,也在心里。有时,找到一个方法或舍弃一份执念,便打通了心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