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新疆乌鲁木齐高一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关于元代杂剧的知识,有误的一项是(   

    A.“外”,角色名,“外末”的简称,正角之外的次要角色;“净”,角色名,俗称“花脸”;“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卜儿”,角色名,扮演老妇人。

    B.在音乐曲调方面,元杂剧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耍孩儿”等都是曲牌名。

    C.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的还有“楔子。“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通常在第一折前起交代作用。

    D.元杂剧是在金院本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关汉卿是元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jūn)巡  刻(lóu)   (hái) 老祖(tuán)

    B.墨(dí)    (xuán)   (jiàn)  头(diàn)

    C.杀(shì)  咽(wū)    杆(wéi) 沸反天(yíng)

    D.渣(zǐ)   进(chuō)  (cù)  不知句(dú)

  •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D.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 4、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老师,每当我想起你,就不禁心潮起伏,记忆的闸门就不由分说打开了。一部部影片,在我脑海里播放着。

    ②《特别关注》和《特别文摘》中的文章短小精悍,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很多文章都给人以启发,让人百读不厌。

    ③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可谓是老练稳重的央行行长之一了,但面对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公布的经济中期预测报告,即便是这位前法国银行家,昨天也表现得忸怩不安起来。

    ④袁隆平,这位泥腿子科学家,长期坚持在第一线培育优良稻种,他为中国,为世界每年增加几十亿斤稻米,可谓劳苦功高;而他却从不以此居功。

    ⑤虽然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核心都是一种大爱,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但是今天的许多人似乎对他们的观点敬谢不敏

    ⑥这些文章充满浓郁的政治热情,紧密地联系社会现实,切中时弊,激浊扬清,入木三分,读者拍案惊叹。

    A. ①③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唐代定都长安,以洛阳为东都,这两座城市是唐代文人仕途理想的重要寄托。文人身处京城时,俯瞰天下;离开京城后,望京、忆京的复杂心理直接影响其诗文书写。受都城文化影响,初唐行旅诗创作有了新的拓展。

    赴京与离京是初唐行旅诗中的独特题材,特别是赴京应试、落第归乡的双向书写呈现出鲜明的诗歌景观错位特征。诗人在赴京与出京途中,既有京城向心力的外在吸引,也有故乡情感支撑的内在动力;既有个人抱负的述怀,也有暂时失意的宽慰。调露元年(679)陈子昂初次出蜀,途经荆门时作《度荆门望楚》,高唱“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永隆元年(680)暮秋,他在落第归蜀途中思亲,作“孤舟多逸兴,谁共尔为邻”之句,又在寄友人诗中说“莫言长落羽,贫贱一交情”,还有“的的明月水,啾啾寒夜猿。客思浩方乱,洲浦寂无喧”之句。骆宾王辞亲赴京,自诫道“不学浮云影,他乡空滞留”。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前后,骆宾王应试未果,归义乌途中作《望乡夕泛》,既说“归怀剩不安”,又说“喜逐行前至,忧从望里宽”,正是在动力与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他们始终奔走在人生旅途中,而由于身份境遇不同,他们诗歌中的景观书写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从汉大赋开始,望京主题成为诗歌常见的情境模式。初唐时期,士人普遍产生“重内轻外”的地域观念,因而诗人在行旅中不乏回望京城的描写,总是望而不见、遥不可及。诗人对于望长安的描写不仅是概括性的宏观书写,诗歌结构、篇章布局也深受都城气象影响,与宫廷诗呈现出一定的趋同性。初唐诗歌对于京城景观的描写和刻画,多出现在骆宾王《帝京篇》、卢照邻《长安古意》等长篇古体诗中。徐增《而庵诗话》认为,《帝京篇》“首望出帝居得局;次及星躔山川、城阙离宫;次及诸侯王贵人之邸第,衣冠文物……”,形成了一定的写作结构、抒情模式和技巧。究其原因,初唐这些诗人大都有做宫廷文学侍从的经历,他们在宫廷应制诗创作中往往需要描绘精致优美的景物,练就了刻画景致的艺术技巧,之后又将这些技巧用于行旅诗写作中。

    初唐行旅诗中既有来自真实见闻的“望京”,呈现宏观的京城格局和繁华气象,也有源于联想假设的“忆京”,描写京城的微观建筑景观。无论身在何处、何种境遇,京城始终是诗人崇尚、怀恋、反思的关键客体,京城的宫阙宅邸、一草一木都容易勾起诗人的牵挂。行旅诗具有私人化、地域化特性,加之题壁、寄送、使者捎带等传播形式,使诗歌能够广为传布。《旧唐书》记载宋之问“再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布远近”,因此行旅诗往往会考虑人情、利益等因素,具有很强的读者意识。诗人需预设并充分考虑隐含的读者群体,因此其写作有所避讳及侧重,对诗歌功能也有所期待和寄托。“忆京”也因个体诉求差异而有具体分疏,除“忆京”外,很多诗歌也表现出“忆君”“恋君”情结,表达对天子垂恩、礼遇的期待。

    行旅诗是个体生命境遇与自然山川相碰撞的产物。京城以其强大的向心力和辐射力,成为文人仕途理想与政治想象的重要寄托。因此,行旅诗在初唐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都城文化与诗歌创作的深层互动。

    (摘编自余丹《京城内外:初唐文人行旅与诗学表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文人将理想寄托于京城,他们诗文创作受居京时和离京后复杂心理的直接影响。

    B.京城向心力和故乡情感的内在动力使诗人进入京城实现个人抱负并获得失意的宽慰。

    C.初唐望京主题是诗歌的常见题材,与士人普遍的“重内轻外”的地域观念密不可分。

    D.初唐行旅诗中的京城格局和繁华气象,宫阙宅邸、微观风物是“望京”的真实见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帝京篇》文献是为论证从汉赋开始望京主题成为诗歌常见的情境模式。

    B.文章基于初唐文人赴京离京的双向书写和不同感受,提出诗歌景观错位的论断。

    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然后从三个角度纵向深入论证,最后总结全文。

    D.文章在论述行旅诗诗歌功能时,采用了因果分析的方法,体现了行文的逻辑性。

    【3】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⑴ 蒹葭萋萋,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道阻且跻。(《蒹葭》)

    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____________。此中有真意,______。(陶渊明《饮酒》)

  • 8、名言名句默写。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

    (2)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

    (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

    (7)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

    (8)_____________,不扶而直;___________,与之俱黑。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2)秦观《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叹牛郎织女一年一次的会面胜过人间的长相厮守。

    (3)古人常用“明月”与“东风”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如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故国的无限怀想。

  • 10、理解性默写

    (1)《诗经· 氓》中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3)文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_________

    (5)《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6)《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兰亭集序》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8)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静躁不同”,“静”指他在文中说的 :________   _______

    (9)《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

    (10)《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3)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4)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5)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沁园春·长沙》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对于作者介绍:

    2上下阕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1)上片作者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景物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2)词人在下片塑造了革命青年怎样的形象?

    4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请从主人公、心情、主题中一方面审美感知。(列出关键词语即可)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也   ②常身翼蔽沛公

    令秦武阳为副 ④事所以不成者,欲以生劫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有三位脱贫攻坚楷模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黄文秀,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生前系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百坭村第一书记。她曾说:“长征中,战士们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后在扶贫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

    张桂梅,捐出资金上百万,投入教育扶贫,成立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华坪女子高中,让一千八百多名大山里的女孩考入大学,自己却身患多种疾病。她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我觉得值了。”

    毛相林,重庆巫山县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向悬崖绝壁挑战,历时7年凿出一条天路。他说:“如果再过些年下庄村还是老样子,我这村支书就有愧百姓,白干了。”他想方设法发展特色农业,提前实现全村脱贫致富。

     所在班级召开“学习楷模精神”的主题班会,读了以上三位脱贫攻坚楷模感动中国的事迹,请你写一篇发言稿,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