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年新疆昆玉高一上册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张旭的书法笔走龙蛇、行云流水,很多书法爱好者爱不释手,争相模仿。

    ②我们在学习时,要不断积累,必须厝火积薪,厚积薄发,才会学有所成。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而视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美国洛杉机级攻击核潜艇性能之先进,攻击能力之强大,世界其他各国的潜艇都难以望其项背

    A. ①②④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⑤⑥

  • 2、下列各句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假舟楫者,非能

    B. 孔子郯子

    C. 破荆州,江陵,顺流而东也

    D. 上食埃土,下黄泉

  • 3、下列加点字词与“勤心养公姥”中“公姥”词法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 昼夜勤作息 B. 我有亲父兄

    C.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D. 来去自如

  • 4、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为准备这份提案,两位人大代表走遍了整个地区,________各行各业人士的意见。

    2)人民币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为国际储备货币,分析人士认为储备货币地位若要能________,需要培育世界级的中国国债市场,以吸引海外投资者。

    3)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份破坏,都遭到了相应的报复,环境污染的威胁不亚于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绝不可________

    A. 征询 名不虚传 视同儿戏

    B. 垂询 名不虚传 等闲视之

    C. 征询 名副其实 等闲视之

    D. 垂询 名副其实 视同儿戏

     

  • 5、下列各句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有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B.文中写二十多岁的姑娘“温和地微笑着”作者意在告诉我们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中,女孩却是那样单纯幼稚,因为她还看不清纳粹的真实面目,以此引起读者深思。

    C.文中写“长条盒子”“在妇女身上搞不育实验的地方”和“数以千计的照片”等细节的目的是要引起参观者的特别注意。

    D.文章前三段是本篇新闻的导语,用平实朴素的语言交代了这篇新闻的背景、新闻发生的地点,并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马灯

    刘帆

    雾峰山下,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个传家宝,附近人家基本上都知道。

    山里人烟稀少,住户大多散落在各个平坝之处。有峡谷山涧,溪水流泻,怪石嶙峋,树木繁森。山下一片开阔处,池塘水清,树木葱茏,有传家宝的人家就在一座庙宇前的水塘边。

    这户人家和别人家不同,门楣上挂着一盏马灯。

    这马灯,并不总是闲着。漆黑的夜晚,它的用处就十分明显。屋里哪个人晚回家,屋里的人就总是提着它去接人。

    这户人家有一副好心肠。只要哪家有什么事上门求急,哪怕是报丧之类,户主都会即刻提起马灯,随之而去。

    村子后有一段羊肠小道,凸凹不平,路旁山石嶙峋,沟底溪水潺潺流淌,树木遮天蔽日的,人在路上行走,却难见到太阳。

    一日,户主的儿子迎娶远处田峒一位唤作朵云的姑娘。她说话声音很好听,虽然穿着极其普通,但端茶倒水的架势,竟不像小户人家的闺女。出阁前,男人长得咋样,她印象中基本上就是母亲的絮叨和媒人的描绘。

    过门那天,一路鞭炮声噼里啪啦。走到村后树木遮阳蔽日的那三里路,鞭炮声基本没有了。送亲的人住惯了平坦的田峒,在山路上行走不习惯,队伍越拉越长。朵云看到如此阴森森的一段路,就哭了起来,而且哭得很厉害。

    这个时候,朵云的男人走上前来,到朵云面前一蹲,身着花红衣服、扭扭捏捏的朵云就上了他的脊背。

    男人的父亲到村口瞭望,看到迎亲的队伍远远逶迤而来,一声呼哨,一字排开的一队年轻人,在一领头人带领下,手提马灯,走向迎亲队伍。男人的父亲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儿子,好不容易从山外给儿子娶来媳妇,内心自然十分重视。

    送亲的人以朵云的舅舅为首,他与男人的父亲很要好,这门亲事毫无悬念地决定下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两个老爷子。事实上,看到满山阴郁的路,朵云的心里很不乐意,但拗不过舅舅的威严,一路上别别扭扭的,直到迎亲的男人愿意背她。

    朵云在自己为人妇之后,对那一背才觉出意味,明白其中的情爱。

    朵云过门那天,当着朵云舅舅的面,男人的父亲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将他珍爱一生的马灯,正式交给了朵云的男人。

    席间,很多人朵云根本不认识,后来才明白,都是一帮老战友,包括自己的舅舅。

    那天,老人们都喝了很多酒,随着马灯交接,再也无法掩埋的掏心窝子的话,仿佛烈酒一样燃烧,终于都给哇啦哇啦吐了出来。

    酒桌上,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到了掌灯的时候。

    朵云的舅舅就讲了这个马灯的故事。

    鬼子投降的那年八月,天气还很热,但雾峰山却比较凉爽。鬼子大白天走进阴暗的林地,一个个害怕,一下子竟然不敢前行。山里的村民早就得到鬼子要来“扫荡”的消息,已经躲进了山林。只有由赤卫队队员为主组成的马灯队的人没有撤走,他们一个个手提马灯,在溪流两边的密林里穿梭晃动,灯光明晃晃的。他们打着呼哨,隔空喊话,几十杆猎枪时不时朝溪底射击,声音清脆恐怖。鬼子不敢贸然前进,朝亮灯的地方胡乱放枪,却总是伤不到人。灯火忽明忽暗,鬼子担心遭到游击队的埋伏,后来竟然悄悄后撤,离开了雾峰山。

    “血洗村庄”的危机化解,马灯队声威大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灯队自动解散。朵云的家公对马灯非常钟爱,他父亲看到儿子喜爱,内心很欣慰,就郑重地交给了他。老人家离世前一再交代,队里有什么活动,马灯要在田间小路引路。

    朵云记得舅舅说过一句话:“你进了这个老赤卫队员的家,灯,后继有人了。”

    雾峰山的雾有一年更大了。朵云的家公说马灯坏了,很不适应。那时,朵云和男人远在岭南做工。一天,他们特意寄回一样东西。镇上的邮递员跟朵云的家公很熟,笑说老爷子收到了一件宝贝。整个下午,朵云的家公没有出门。老伴儿进屋,发现他手拿一个好看的马灯在研究。可是这盏马灯和旧式马灯不一样,这盏马灯的操作使用比较复杂,老爷子竟然没看出门道。

    周末,朵云住校的女儿回家,一进屋就嚷嚷,说母亲寄了东西回来,问爷爷奶奶收到没有。奶奶拿出马灯说:“这是新技术,咱们不懂也动不了。”孙女觉得好奇,趴在桌上仔细观察马灯的构造,又看了说明书,不一会儿,她告诉他们:“这是一盏多功能的新型马灯,既可充电当一般灯用,还可吸收太阳光线,当太阳能灯用。”

    “那要是遇到停电充不成电呢?”老人问。

    “直接拿到外面有阳光的地方就好了!”孙女回答。

    两位老人一听,高兴得两眼直放光!

    几天后,朵云和男人回家。镇上离家太远,没有车,两人摸黑走到家。快要到家门口的时候,他们眼前突然一亮,看到门楣上又挂上了马灯。

    灯光明亮,温馨又养眼。

    (选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朵云看到阴森森的一段路后就哭了起来,表现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周围环境的恐惧,也是对未来生活的一丝迷茫。

    B.婚嫁路上,“朵云的男人走上起来,到朵云面前一蹲”。一个“蹲”字,生动表现出男人忠厚实诚的特点。

    C.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推进,朵云内心对待婚事的态度发生微妙的变化,经历了从起初反抗、到被迫答应、再到接受的过程。

    D.小说结尾“灯光明亮,温馨又养眼”一句,既表达了朵云一家人生活的温馨幸福,也表明“马灯”有了更好的传承。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地处偏僻,清冷萧索,为后文写朵云的婚事做了铺垫。

    B.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围绕马灯讲述故事,客观全面地展现了文中人物丰富多彩的生活风貌和内心世界。

    C.小说时代特色鲜明,情节内容包含了抗战时期、新中国成立、眼前新时代,使读者在情节推进中感受到时代变迁。

    D.小说人物除朵云外皆没有名姓,这样安排能突出人物的群体性特点,如朵云男人的忠厚实诚的性格就是一类人的代表。

    【3】文章以“马灯”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鸟、鱼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梦游天姥吟留别》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诗人看来,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化用了《老子》中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言要克制嗜欲,取得民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只有像盘庚一样,具备了果敢的行动、无悔的坚守,才有可能成功。

    (3)《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洞庭湖水波不兴;“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清亮明洁的。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杜甫在《登高》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

    (3)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作者以莲与菊花作比,指出莲是花中君子,而描写菊花的句子是:“菊,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出下面小题。

    (1)《沁园春·长沙》一文中,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景描写句子是“_____________”。

    (2)《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求学时苦中作乐、不在意物质匮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描写凄婉洞箫之声,使得潜藏的蛟龙也舞动,孤舟的寡妇也伤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再现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的盛大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隋堤[注]

    吴融

    搔首隋堤落日斜,已无余柳可藏鸦。

    岸傍昔道牵龙舰,河底今来走犊车。

    曾笑陈家歌玉树,却随后主看琼花。

    四方正是无虞日,谁信黎阳有古家?

    [注]隋堤:隋开通济渠,两岸筑堤种柳,供隋炀帝杨广乘龙舟游江南时观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堤”“落日斜”点明地点、时间,营造出伤感的氛围。

    B.长满了柳树的隋堤“已无余柳”,传达出诗人深刻的讽刺。

    C.颈联运用典故,借以警醒统治者不要沉溺声色,醉生梦死。

    D.“四方正是无虞日”是诗人对自己身处太平盛世的庆幸与感叹。

    2颔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C.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D.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史记》不仅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鲁迅称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鸿门宴》就选自《史记·项羽世家》。

    C.江东,指长江以东地区,古人以东为左,故又称江左。

    D.《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的意思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被一老农夫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将杀敌,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赤泉侯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总有一些时刻,有一些人和事、景和物,会让我们由衷自豪地说一句:这很中国!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飞檐翼角,雕梁画栋,这样的建筑很中国;兵马俑惟妙惟肖,铜奔马飘逸俊美,司母戊鼎形制雄伟,这样的艺术很中国;一道白色闪电穿山而过,向晨光问好,与晚霞拥抱,这样的速度很中国;小巧玲珑的小笼汤包,皮白肉嫩的盐水鸭,鲜香麻辣的辣子鸡,这样的美食很中国;若有战,召必回,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样的守护很中国……

    在你心里,什么最能代表中国?什么样的人物或场景,会让你觉得“这很中国”?元旦期间,恰逢你所在的学校迎来一批前来游学的外国学生,请以中学生李明的身份,写篇发言稿,和他们谈谈你所理解的“这很中国”。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