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安徽亳州三年级(下)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晴空中的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湖水中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B.我在祖父的园子里追蜻蜓,逮蚂蚱,采倭瓜花,乐此不疲

    C.战术,指的是在战场中如何调度兵马以赢得胜利的技巧。

    D.医护人员连续奋战了16个小时,回到家时双腿情不自禁地酥软无力了。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诊所      轻蔑      委托

    B.樱桃      纳喊      诡计

    C.锻练      荣幸      特殊

    D.彼此      慈详      破绽

  • 3、下列(  )不属于十常侍。

    A. 曹节   B. 张让   C. 邹靖   D. 段珪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按要求写词语

    彬彬有礼(AABC):________、________

    含情脉脉(ABCC):________、________

    (带有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

    写人外貌的:________、________

    写人神态的:________、________

    写人动作的:________、________

    写人语言、能说会道的:________、________

    来自历史故事的:________、________

    来自寓言故事的:________、________

    来自神话故事的:________、________

  • 5、连修栈道兵连出,不伐中原死不休是指______(人名)

  • 6、整本书阅读。

    1.上图是小亮正在看的连环画的插图,他看的连环画跟古典名著《_______》相关,图上的人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下面的故事中,与插图上的人物无关的是______

    A.三打白骨精。  B.打碎琉璃盏。 C.大战红孩儿。  D.与牛魔王斗法。

    3.你一定也读过这本古典名著,请给大家讲一讲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解释下列词语。

    1.豆蔻年华: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

    3.弱冠:___________________   4.花甲:___________________

    5.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   6.期颐:___________________

  • 8、独在异乡为异客,(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春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 )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近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 )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 )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两个侄子和奶妈对这两个手指所作出的种种不同的猜测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严监生迟迟不肯断气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认真阅读选文,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严监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提倡人们生活要节俭,要刻苦。而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丰厚了,超前消费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时尚,有人说节俭已无必要,你认同这种看法吗?简要地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司马迁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说说你对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悲愤交加的意思是_______,司马迁悲愤交加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3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文中画  的内容:____________

    4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句话表达了司马迁(  

    A. 不怕牺牲。

    B. 仇恨当时的社会制度。

    C. 一定要完成编写《史书》这部著作的决心。

    5从文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司马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音乐之都维也纳(节选)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它(座 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 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城而过。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18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施特劳斯等,都在这里(度 渡)过大部分音乐生涯,谱写了许多优美的乐章。维也纳的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他们的乐谱和手迹。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在这儿,到处可以看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逸、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 贯)例。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其中以创建于1869年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著名,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它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每到新年,这个歌剧院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盛大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出席。

    一年一度的文化节期间,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观众。

    【1】选择文中括号内恰当的字,打上“√”。

    【2】阅读短文,完成图示。

    【3】“摇篮”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___________

    【4】短文中“这几乎成了(惯 贯)例”,“这”指什么?

    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別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耸立——________ 拥挤——________

    2第一自然中作者把威尼斯小艇比作独本舟,写出了小艇_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________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_________的特点。

    3选文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用原文句子回答)

    4画线句子可以让我们联想四字词语_________

    5“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说明了船夫________,船的__________

  • 13、购票需知

    【1】购票需知:每位家长限带一位免票儿童,儿童身高必须在130cm以下,可以在( )使用。

    A.特别厅

    B.普通厅

    C.3D影厅

    D.任意影厅

    【2】观众在购买电影票时,下列需要注意的事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电影票售出后概不退换。

    B.购买优惠票时,必须出示相关证件以作凭证。

    C.无论任何时候,每张电影票仅限一人使用。

    D.买票时,当面点清找零和票面金额,离开柜台后概不负责。

    【3】小明的爸爸不是会员,按照购票需知的要求,他购买电影票应该( )。

    A.可以购买优惠票

    B.不用买票

    C.按照正价购买电影票

    D.只能购买一张电影票

    【4】小红的妈妈是这个电影院的会员,她想用自己的会员储值卡在普通厅购买三张电影票,她可以享受什么优惠?( )

    A.按照正价购买电影票

    B.不用买票

    C.享受5折优惠

    D.享受6折优惠

    【5】为了确保小红的妈妈能够顺利买到优惠票,小红应该怎样提醒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让露珠多美丽一会儿

    早晨,阳光下,一个孩子蹲在一棵小草前,凝视着草叶上的一颗露珠。

    母亲走过来,看孩子在干什么。

    “妈妈,这草叶上的露珠怎么会越来越小呢?”

    “被阳光蒸发了。”

    “最后,整个露珠都会蒸发掉吗?”A.孩子睁大了眼睛,澄激而明亮

    “孩子,会的。”

    “多美的露珠啊!就这样消失了多可惜呀。”

    B.只见孩子伸出手掌,小心地盖在露珠的上方

    “孩子,你在做什么呢?”

    “我在为露珠遮挡蒸发它的阳光。”

    “这样做是没用的,最后露珠都会消失的。”

    孩子说了一句话,令母亲回味了许久:“妈妈,这样至少可以为露珠遮住一些阳光,让露珠多美丽一会儿。”

    让雪人多暖和一些

    冬天,母亲和孩子堆着雪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有了。

    孩子似乎还不满意,绕着雪人转起了圈儿。

    母亲问,还差点什么呢?

    孩子突然解开棉衣的纽扣。

    母亲赶忙劝阻,说解开纽扣会冻着的。

    孩子说,这么冷的天气,雪人一点儿衣服也没穿,更会冻着,让雪人披上棉衣会多暖和一些。

    说完,孩子把从身上脱下的棉衣,披在了雪人的身上。

    【1】《让露珠多美丽一会儿》主要通过_____(对话       心理变化)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A、B两处画“ ”的句子,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

    【3】“孩子似乎还不满意,绕着雪人转起了圈儿。”联系上下文,说说孩子这时在想什么,试着把他的心理活动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说说文中的孩子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阅读微型小说,回答问题。

    红包

    ①老汉在阁楼上取腊肉时,一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顿时动弹不得。

    ②和儿子商量后,决定到离家较近的第七人民医院去检查治疗。经诊断,右上肢和右下肢骨折,需要上钢板固定恢复。办理入院手续后,长相甜美的小宋护士,将刘老汉手指甲一个一个的剪好,轻柔地安慰着刘老汉,让刘老汉沮丧的心情有了一丝宽慰。

    ③来之前,刘老汉听别人说,医院里做手术,特别是做上钢板的手术,“水”蛮深,不把医生关系搞好,要花一、二万,甚至上十万元,准把你的脚整成“金腿”;关系好,有熟人,三五千元也可以治得好,能够节省一大笔钱。因为不认识医师,刘老汉便与儿子商量,决定给做手术的陈医师送红包。多送些?自己本来就差钱:送少了,医生可能又看不上眼,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送800元。

    ④趁着夜班人少,经过再三推脱,陈医师方才收下了红包,刘老汉也就放宽了心。第二天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陈医师也显得格外细心和负责,最重要的是安钢板只花了3千多元。刘老汉与儿子相互一对视,不免在心里感叹,还是红包的作用大啊

    ⑤转眼到了出院的日子。看到宋护士把自己住院日常用品一直将送到车前,再三叮嘱注意事项。刘老汉心里再次感叹,不送红包,态度哪会这么好啊,值!

    ⑥“怪了,怪了”,刘老汉儿子从收费处一路向车边走来,一路嘀咕。“钱数不对啊?”原来他预交了5000元,住院花费了4650元,还找回了1150元,凭空多出了800元。

    ⑦这时,小宋护士笑呵呵地说道:没有错,是陈医师用您给的红包交了住院费。

    ⑧一时间,父子两人顿时愣在了那里。

    【1】这是一篇微型小说,请你认真读一读,然后,照例子,从各自然段中提出一两个关键词,填写在(   )里,以便于理清故事的情节。

    ①(摔倒)——②(入院)——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退费)——⑦(没错)——⑧(愣住)

    【2】请你认真读一读自然段③,联系上下文,说说“金腿”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陈医师收下红包时,心里是怎样想的?请你联系上下文,把你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刘老汉父子为什么会愣住了。请你作简要的分析,并说说这一篇微型小说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熟读精思: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句段①: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句段②: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认真读一读这两段话,找出它们在内容或表达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内阅读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调(tiáo diào) 和(hé hè)

    【2】用“_____”画出描写刷子李动作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刷子李粉刷效果的句子。

    【3】选文中对刷子李刷墙动作的描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快乐读书吧。

    月光下的童年

    ①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讲故事。

    ②我是在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 (shān shàn)着扇(shān shàn)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外婆讲故事的声音中入睡,多么快乐呀!

    ③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mónɡ ménɡ)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儿了。我悄悄走进草丛,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儿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迅速地用手一捂,然后,小心翼 (     )翼地把它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的小伙伴们斗蛐蛐儿。

    ④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边在月光下品尝月饼,一边唱歌,真快乐!

    ⑤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柔的月光。

    ⑥在我眼中,月亮是那么美,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我爱这美丽的月光!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三件事?

    _________

    【3】幼时的“我”是怎样捉蛐蛐儿的?请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并写出“我”捉蛐蛐儿的五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结构清晰,请用“//”将短文分成三个部分。

    【5】“我”爱这美丽的月光,是因为___________

  • 19、阅读加油站

    生物节律是相当稳定的。即使环境突然改变,仍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有人把招潮蟹放在完全黑暗、没有潮汐、没有温度变化的水族箱里长达35天之久,它仍能按照被捕地点的潮汐节律来改变身体的颜色,而且每天的变化都推迟50分钟。有一位科学家曾一个人在离地面40米的地洞里生活了205天。虽然洞内没有自然的昼夜之分,没有任何计时器,但是他的活动仍能保持昼夜节律。许多实验都表明,生物的昼夜节律并不是直接由昼夜变化引起的,而是生物体内存在一种生命时钟。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稳定一 黑暗一 推迟一

    2.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 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同语,并用这个关联词造句。

    (   )洞内没有自然的昼夜之分,没有任何计时器,(   )他的活动仍然保持昼夜节律。

    4.这段文字列举了哪几个事例说明生物节律是相当稳定的?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描写一位在车站焦急等待亲人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弟弟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声不吭,这和平时活泼爱闹的他可是截然相反呀,他一定是做了什么错事吧。(仿写句子,表现出人物前后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志敏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缩句

    1大象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

     

    (2)在扎伊尔维龙加天然动物园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间的斑马。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长城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心血,它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请以导游的身份,写一篇关于长城的导游词。

    要求:①结合材料,题目自拟。②文章要做到详略得当。③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不得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