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课文原文填空。
1.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_,叫日潭;南边像_________,叫月潭。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欲穷__________________,更上__________________。
(2)树无根不长,__________________。
(3)《敕勒歌》中表现草原无边、牛羊成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背一背,填一填。
1.树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根。
2.________香炉______紫烟,遥看瀑布___________。
3.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
4.孤_____蓑笠翁,独钓寒___________。
4、给下面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1.可是蜘蛛看到顾客后
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2.小鹿小马
还有小老鼠
见到了大象
都要说他的耳朵
3.小鸟飞来说这里缺点儿树
蝴蝶飞来说
这里缺点儿花
小兔跑来说
这里还缺条路
小猴跑来说
这儿应该盖所房子
小狐狸说
5、看图,把诗句补充完整。
欲穷__________________,
更上__________________。
飞流__________________,
疑是银河落____________。
6、“诵读经典,做有德人,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这学期,我们继续诵读《笠翁对韵》。我会把下面的对子补充完整,还能把字写正确、工整、规范。
志士报君思犬马,仁王养老察鸡豚。,有客泛舟桃叶渡;
,何人携榼
。
7、判断正误 , 对的打“√”,错的打“×”。
(1)傣族人民居住在我国广西的广大地区。(____)
(2)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泼水节。(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______
【2】学了《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我知道了植物生长一般要经过生根、发芽、长叶、结果、开花。______
【3】《朱德的扁担》一文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了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______
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食”的部首是“人”,除去部首还有7画。(______)
【2】“风吹草低见牛羊”中“见”的意思是看见。(______)
【3】《小儿垂钓》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胡令能。(______)
【4】《一只想飞的猫》《小狗的小房子》和《纸船和风筝》都是童话故事。(______)
【5】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松柏一年四季都是绿的。(______)
【2】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前腿,再长出两条后腿……最后变成了青蛙。 (______)
【3】水不能变成云、雨、冰雹和雪。 (______)
【4】“己所不欲”的下一句是“勿施于人”。 (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cuí chuí )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yíng yín )风起舞。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绿(lǜ lù)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1】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_______
【2】保留( )里正确的读音,划去不正确的。
【3】第2自然段先写了湖水( ) 、( ),再写湖的四周有( ),接着写树下有( ) 和 ( ) ,最后写湖上有( ) 。
【4】短文的主要意思是( )
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的景色。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讲了天鹅湖四周的景色。
【5】上面的短文中,你最喜欢哪些词、句,请你摘抄下来。
词:(至少写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至少写二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会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 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 ,叫日潭;南边像 ,叫月潭。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
【2】把选文补充完整。
【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日月潭由来的句子。
【4】根据文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_____
(2)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叫月潭;南边叫日潭。_____
13、课外阅读。
动物的耳朵
鸡的耳朵长在眼睛后面,哪儿有一撮突起的毛,毛后面就藏着它的耳朵。它的耳朵只有一个小洞,虫子钻不进去,雨水淋不着。
狗的耳朵很大,能竖起来,还能来回转动呢,所以四面八方的声音它都能听见。
松鼠的耳朵毛茸茸的,挺大挺大的。它每天在树林里跑来跑去,这样的打耳朵可以保护自己的眼睛不让树木刺伤。
【1】照样子写词语
毛茸茸: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这篇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动物的耳朵。
【3】狗的耳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狗的耳朵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其他哪些有趣的动物的耳朵,说一说,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 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1】为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旁边(pán páng ) 蹲着(zūn dūn )
【2】请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动词。
【3】照样子,写词语。
游哇游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4】青蛙长什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朱德的扁担(片段)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1】本语段一共____句话。
【2】用“_____”画出朱德同志挑粮的样子。
【3】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字。
【4】从语段中,你感受到朱德同志是怎样的一个人?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雄鹰在云彩间飞翔。
雄鹰在云彩间自由地飞翔。
黄鹂在枝头唱着歌。
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例:梧桐树叶像手掌。
__________________
3.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给词语排队,组成句子,并加上合适的标点。
例:东方 太阳 升起 从
太阳从东方升起
有 奇石 黄山 上 许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句子补充完整。
(1)冬天里,室外冷得像______________ ,他被冻得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教育我们:“树无根不长,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长着一双_____________的眼睛,留着一头___________的头发。
(4)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1:如果明天下雪,就不去动物园了。
如果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
例2:风娃娃把风筝吹得无影无踪。
风筝被风娃娃吹得无影无踪。
小明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湖水像一面镜子。
_______像______________。
20、作文。
想一想:图上有什么?他在哪里?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