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伙伴 一( )兔子 一( )火
一( )云 一( )水 一( )房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露西一共写了_____封信给爸爸,我更喜欢第______封,这是因为我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累乐园。
(1)________莺飞________,拂堤杨柳醉________。
(2)野火烧不尽,________。
(3)诚信者,________。
(4)元宵节,________,大街小巷人如潮。
(5)辰____ 巳____ ____马 未____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歌赞扬了雷锋________的精神,《千人糕》一文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知识闯关。
1.一面队旗,____。____,一片欢笑。
2.____喜暖在南方,____耐寒在北疆。
3._______,黄河入海流。
4.______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湖。
5.通过读《妈妈睡了》,睡梦中的妈妈真__,好__,好_____。
5、读读填填
①太阳一晒,我就变成________。
②遇到冷风,我就变成________和雹子。
③到了冬天,我又会变成________。
6、我是小小书法家。
如(______) 棉(______) 戴(______) 黄(______)
7、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在“底、趟、戴、都、岛”五个字中,有四个是半包围结构的字。(________)
【2】“邻”一共7画,第六笔是横折弯钩。(________)
【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论语》中的句子。(________)
【4】“紫”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糸”部,除去部首还有6画。(________)
【5】《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寒号鸟》是一则民间故事。(________)
【6】写“作、法、别、群”时,都要写得左窄右宽才好看。(________)
【7】读了《狐假虎威》一课,我知道“神气活现、东张西望”是形容老虎的。(________)
【8】《小儿垂钓》是宋朝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 (________)
8、在正确的理解后面画“√”,错误的画“×”。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 )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要想看见千里之外的风光,就得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
9、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极”的右边“及”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捺。 ( )
【2】词语“沉没”“淹没”“没有”中“没”的读音是一样的。 ( )
【3】“我坐在窗前认真地做做业。”这句话中没有错别字。 ( )
10、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寻找”“明亮”“灾难”这三个词语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 )
(2)“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出自《三字经》。( )
(3)《画杨桃》一文中同学们看到“我”的画哈哈大笑起来,是因为“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 )
11、课内阅读。
“小白兔 小白兔 你在哪里 ”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1】在文中的“ ”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从这两段话中,我们认识了雪孩子是个 的孩子。
A.知错就改
B.勇敢善良
C.诚实守信
D.勤奋刻苦
【3】雪孩子为什么救了小白兔后变得水淋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企鹅寄冰》一文,完成练习。
【1】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______的非洲 ______的南极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狮子住在______,冰寄到狮子这里变成了______。
(2)企鹅住在______,被狮子退回来的水寄到企鹅这里又变成了______。
【3】为什么南极的冰寄到非洲后变成了水,被退回南极后又变成了冰?( )
A.因为冰遇热就变成水,水遇冷就变成冰。
B.因为冰遇冷变水,水遇热变成冰。
13、阅读理解。
春天来了
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来到了人间。
春风过后,小草慢慢地钻出了地面,小树长出了嫩绿的小芽,麦苗儿也开始返青了。
小燕子又从南方飞回来了,各种小动物也都开始出来活动了,小朋友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衣,轻松地在操场上运动着,农民伯伯也赶牛拉车下地耕田了。
快乐的春天来到了!
【1】这篇短文一共______段。
【2】第二段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春天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摸鼻子,没汗!小花猫再去问小马。小马在凉快的地方打滚。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上。”小花猫舔舔全身,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它说:“汗?在舌头上。”小花猫看不清舌头。
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小猪把脚掌翻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哈!两个都笑了:“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请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读了短文,我知道老牛的汗在 ,小马的汗在 。小狗的汗在 ,小花猫和 的汗都在 。
【3】照样子,在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填在下面括号里。
(摸)鼻子 (_____)脚掌 (_____)舌头 (_____)全身
【4】不同动物的身体有不同的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画出来。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3】我来露一手: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___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__,牙齿________,门牙________。它们的四条腿________,跑起来很快。爪子________、________。浑身长满了________。
【4】选一选: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在括号里打“√”。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
【5】想一想: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先把句子补充完整,再加上标点符号。
(1)草原上开满了________________的鲜花,好看极了(____)
(2)你喜欢________________还是喜欢________________呀(____)
(3)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日月潭 吸引 中外游客 风光秀丽的 许许多多的 了(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用划线的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有跳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家笑着;闹着,开心极了。
(4)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秋天到了,老师带我们去田野里找秋天。回来的路上,小红和小华一边走一边交谈着。
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况,把她们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红:小华,你在哪里找到了秋天?
小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你看到了什么?
小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华:我非常喜欢秋天,它真是太美了。
19、实践舞台。
今天,老师来我家做客,我对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
20、请根据下面的情景给妈妈写一张留言条。
放学后,你要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同学小明,五点才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