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风景__________ 一_____独秀 _____不虚全
百闻不如__________ _____形_____状
今天我到了著名的黄山风景区,欣赏了黄山秀丽的风光,感觉处处____,果真______。
2、先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填空。
坐井( ) ( )穷( )尽 ( )言( )语
( )交加 ( )之鸟 摇( )晃( )
(1)再写出两个含动物名称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
(2)_________这个词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
(3)用加“ ”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加一加,让颜色变一变吧。
例子:米 白 雪 白 ______红 ______红
______黄 ______黄 ______绿 ______绿
4、照例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跟我学 :加上合适的动词,不仅可以使句子更加完整,还可以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如“弯下腰”这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毛主席写字的情形。
,例毛主席(弯下腰)写了三个字。
1.老师( )改起作业来。
2.我( )看着天空。
3.小明( )读故事书。
5、补充词语。
四海为(__________)春色满(__________)(______)消云散
五光(______)色名胜古(__________) 山(_______)水秀
6、读拼音,写词语。
hún shēn bànɡ wǎn shén qì huó xiàn
dù pí sōnɡ bǎi mínɡ shènɡ ɡù jì
7、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曹冲直接用秤来称大象的重量。(_____)
2.《日月潭》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_____)
3.《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_____)
4.黄山是我国的著名风景,有很多奇异的石头。(_____)
5.露西给爸爸写了两封信。(_____)
8、读懂句子并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说话的时候,使用恰当的语气,能让听的人舒服。( )
【2】千人糕是需要很多很多人才能制成的糕。( )
【3】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儿童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 )
【4】“月”字旁的字多与月亮有关,“贝”字旁的字多与钱财有关。( )
9、在原始社会,祖先钻木取火,火种(zhǒng)是来之不易的。( )
10、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几个虫子真可怕”。(______)
【2】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字:“秧”,我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______)
【3】“秋季里,稻上场”中的“场”的读音是“cháng”。(______)
【4】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______)
【5】《雪孩子》一课中,是小猴救了小白兔。(______)
11、快乐阅读。
传花粉
风儿吹到油菜花旁,轻轻地说:“油菜花,我给你传播花粉吧!”油菜花说:“谢谢你,我散发出香气,蜜蜂和蝴蝶闻到了,会飞来给我传播花粉的!”
风儿吹到蚕豆花旁,轻轻地说:“蚕豆花,你的花瓣长得很深,蜜蜂们不会传播花粉,我|来给你传播吧!”蚕豆花说:“谢谢你,我会自己传播花粉,请你去帮助别的花吧!”
风儿吹到了小麦花旁,轻轻地说:“小麦花,你没有香气,也不会自己传播花粉,我来给你传播吧!”小麦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儿边歌边舞,吹得小麦花东摇西摆,花粉纷纷扬扬地落到了别的小麦花上。
【1】照样子,写词语。
例:东(摇)西(摆) 东( )西( ) 东( )西( )
【2】读短文的第三自然段,你认为小麦花会说点什么呢?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短文中,风儿想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花粉,最后帮______________传播了花粉。
【4】油菜花是怎样传播花粉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5】你喜欢短文中的风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知了学飞
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是不会飞的。一天,它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很高兴地答应了。学飞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知了怕艰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习很不认真。大雁给它讲飞的道理,它只听几句就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大雁教给它本领,它只试几下,就自满地嚷着:“知了!知了!”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啦!知了很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腾着翅膀还是没能飞离树梢。这时候,知了眼望着万里长空,只见大雁远飞,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这时已经晚了,只好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1】读短文,思考,知了为什么想学飞,在短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2】知了没学会飞是因为它________。
【3】知了为什么叹着气说:“迟了!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雨
春雨下个不停,一下就是两三天。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春天,万物生机勃勃,它们是多么需要滋润!柳枝上挂着晶莹的小水珠。一阵春风拂过,柳枝随着春风轻轻地摆动。枝条上的水珠子滚落下来,美极啦!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仿佛穿上了绿色的新衣。
春雨呀,把大地打扮得更加美丽可爱。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有(_____)句话。
【2】填空:
(1)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把春雨分别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们是多么需要滋润!”在这句话中“它们”指________ 。
(3)“滚”字我不认识,我要用 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
(4)这是一场 雨。我想用 代诗人 在《春雨》这首诗中的 , 来形容这场好雨。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窝里。
有一天,窝破了一个洞。
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
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严寒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乌鸦兄弟俩都蜷缩(quán suō)在破窝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
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的。”
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的。”
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些。
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
结果,窝被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jiāng)了。
【1】认真读短文,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一个题目。
【2】短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寒冷的冬天?请你用“ ”画出来。
【3】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两只乌鸦都为自己的兄弟着想,所以去修了破洞。
B.两只乌鸦冻僵了,是因为他们谁都不想修破洞。
【4】太阳终于出来了,冻僵的乌鸦醒来了,两只乌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由得脸红了,此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大乌鸦说:“老二,都是我的错,我应该早点修补这个洞的。”
小乌鸦说:“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冼(xiǎn)星海在巴黎
一九二九年,二十四岁冼星海,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誉为学校开除了,他在远洋轮船上找了一个工作,就趁这个机会到时去法国巴黎(lí),实现他学习音乐的愿望。
在巴黎,冼星海的生活很艰苦。他在饭店洗碗,在理发店扫地,还帮别人看孩子、守电话、抄乐谱,甚至拉着提琴到街头和咖啡店去卖艺。
在那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好几次在楼梯上晕倒,在马路上饿倒。但这都动摇不了他学习音乐的意志。
后来,冼星海的音乐天才和苦学精神,得到了巴黎音乐家的赏识,她们给冼星海很多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的鼓励。冼星海终于考进了巴黎音乐高级作曲班。他是第一个考进这个班的东方人。还得了荣誉奖。
【1】用动词填空。
( )地 ( )孩子 ( )电话 ( )乐谱 ( )提琴
【2】用“ ”画出冼星海生活艰苦的句子。
【3】你认为冼星海是个怎样的孩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综合实践:我会折纸飞机。
步骤提示:将长方形的纸对折,展开→将上端左右沿中线对折→横对折,尖部对准中线→把多余的角折上来→沿中线对折→再把两个翅膀沿虚线对折→飞机完成
1.请你根据以上的步骤提示,按顺序排列上面的示意图。
_____ _____ _____ (⑦) ______ ______ _____
2.下列关于上图中的纸飞机,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这个纸飞机是用正方形的纸折的。
B.这个纸飞机有两个翅膀。
17、照样子,写句子。
1.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园里的花真多呀!有美丽的牡丹,有纯洁的百合,有火红的玫瑰,还有芳香的茉莉,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仿照例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例: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1._______天空中飘着________气球。
2. _______池塘开满了_______荷花。
19、造句。
(1)四面八方——
(2)笑容满面——
20、你最喜欢什么植物?为什么?先画一画,再写下来(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