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离别 因此 吱吱呀呀
B.做梦 墙臂 四通八达
C.叫生 根本 大吃一惊
D.飘亮 几乎 争先恐后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军的伤员连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B.暴风雪将持续到明天下午才能结束。
C.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继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D.他低下头,陆续帮我把扣子钉好。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理解正确的是( )
A.用了比喻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知情。
B.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C.“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
4、下列调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现是( )
A.合拢 宝贵 鱼船
B.脑袋 海滨 放弃
C.严历 荒野 旅行
D.效外 诚实 来得及
5、课本直通车
1.有贴着山顶的白云__________,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__________;有拉萨河畔草地的__________,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__________。
2.庐山的云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____________。
3.《梅花》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写的。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可贵品格。
6、日积月累。
1.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__中医四诊:_________________
2.春潮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mù bǎn____ hū rán____ wéi qún____ fù yǒu____
shēn zhǎn____ kě lián____ mù chái____ là zhú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9、阅读理解
自然界的时钟
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熟知的。其实,留心看看大自然里的生物活动,你会发现,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仔细观察一下各种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你就会发现它们各有一张时间表。做啤酒的蛇麻草在黎明三点左右开放,到八九点钟就凋谢了;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打开喇叭,快中午时便收拢了;到了太阳当顶的中午,美丽的午时花才显示它的美貌;下午六点钟,丝瓜花悄悄地打开了;日落西山以后,夜来香不声不响地开始吐香……
植物知道时间,小动物也是这样。东方欲晓,百鸟就开始啼鸣了。日落西山,鸟入林,鸡上窝,躲在地洞里的老鼠却蠢蠢欲动了。猫头鹰似乎知道老鼠的底细,它白天睡觉,夜间到田野中巡逻捕鼠,不用小闹钟,到时候它自然就醒了。
不仅如此,连没有手表的昆虫也知道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辛勤的蜜蜂一早飞向牵牛花,中午飞向午时花。至于夜蛾,它们是夜来香的客人,每天晚上,总是准时去拜望它。
有人认为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为生物报了时,但是这只是生物有规律活动的外在条件。在动植物生命的内部还有一个像钟表一样的机构,生物用它计量着时间,这个神秘的生命之神,就叫“生物钟”。正是靠着生物钟,花草才能感知时间,昆虫才能按时“赴约”。
【1】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①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熟知的。( )
A.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B.(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C.因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
②正是靠着生物钟,花草才能感知时间。( )
A.接近;挨近。 B.依靠。 C.信赖。
【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的打×。
(1)这篇短文告诉我们,自然界里面有一座活时钟。( )
(2)植物按时开花,动物准时活动,说明生物活动有时间规律。( )
(3)生物有规律地活动,是因为它们体内有“生物钟”。( )
(4)短文是从植物、小动物、昆虫三方面介绍自然界的时钟。( )
【3】仿照句子,用拟人的手法写一种花开。
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打开喇叭。
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永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而得名。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层砖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
窗体顶端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
【1】大雁塔又名__________,是中国___________的艺术象征。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A在慈恩寺的东塔院建起的一座七层砖塔内,供奉着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_____)
B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_____)
C大雁塔始建于武则天时期。(_______)
【3】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A. 分---总 B. 总---分 C. 总---分---总
【4】划线的句子运用了( )说明方法。
A. 列数字 B. 下定义 C. 引资料
【5】对短文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
B. 大雁塔是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
C. 大雁塔是武则天时期修建的,是一座楼阁式砖塔。
11、课内阅读。
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嗬!”小沙高兴了□ “你真把头发剪下来了!”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
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作者是( )。
【2】选文的“□”中应该填写的标点符号依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像这样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我也可以写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出原因。
【4】“我”是一个剃头大师吗?写出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山村小学
是一簇白色的山菊花在山野开放吧?
是一支船队在绿海碧涛中航行吧?
我们的学校,青瓦碧墙的学校,坐落在山野的怀抱里,远远望去,像绽开的花,扬帆的船。
它是嵌在大山上的一面窗子,透过它,我们看到辽阔的大海、美丽的城市和遥远的宇宙,还有山外那一片丰富多彩的天地。
采来山里的野花,紫蓝色的牵牛花,乳白色的小茉莉,红霞似的山茶……给学校编织彩色的花边,让蜜蜂、蝴蝶飞来,在我们的歌声中舞蹈。
种上山里的香樟、塔松、赤桦……给学校镶了一条绿色的林带,让杜鹃、画眉、布谷、黄莺用啁啾的欢鸣陪伴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
【1】“我们”的学校坐落在_____________,像_______,像_________。
【2】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颜色真多呀,我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_____来形容。
【3】认真读短文,说一说你对画“ ”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你的学校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马
①我喜欢马,因为马是人类的好朋友。
②马的力气很大。红军长征途中,有匹战马背上骑了三个重伤员,三个轻伤员两个拉着马鞍,一个拖住马尾,他们都顺利地过了草地。
③马奔跑的速度很快。有的马不但能赶上奔驰的火车,而且还能跑很长时间呢!
④马很机灵。即使走很远的路,它也能找到家,要不,怎么会有“老马识途”这个词语呢!在马戏团里,马会跳舞,会做算术题。在法国,有一种马会当领队,它能把参加斗牛的牛群带进斗牛场。
⑤马还会关心主人呢。据说有名骑兵战士受了伤昏倒在地上,马趴在他身边,用舌头舔(tiǎn)他的脸,然后嘶(sī)叫几声,最后咬住主人的腰带,跑了十几里路,把昏迷不醒的战士送回了部队。
⑥这样的马,能不让人喜欢吗?
【1】结合上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马可以走很远的路,但它找不到家。 (______)
马不但能赶上奔驰的火车,而且还能跑很长时间。 (______)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短文中“老马识途”指的是( )
A.马很老了,不认识回家的路。
B.马即使走很远的路,它也能找到家。
【3】请仔细阅读短文,照样子提取关键信息填一填。
马,(____),(_____),(____),会关心主人。
【4】第⑤自然段写了马救助主人的一系列动作,请你帮它排排序,体会马对主人的关心。(填序号)
①趴 ②咬住 ③舔 ④送回 ⑤嘶叫 ⑥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还有什么动物也是人类的好朋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4、《灰雀》(节选)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1】在第一自然段中,用“ ”线画出描写灰雀的句子
【2】从文中“每次、仰望、经常……”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男孩的回答中可以猜测到灰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用“ ”线画出表现列宁担心灰雀的句子
【5】听了列宁的话,小男孩心里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
稻草人看见主人就要走了,急得不得了,连忙摇动扇子,想靠着这急迫的声音把主人留住。这声音里仿佛说:“我的主人,你不要去呀!你不要以为田里的一切事情都很好,天大的祸事已经在田里留下根苗了。一旦发作起来,就要不可收拾,那时候,你就要流干了眼泪,揉碎了心;趁着现在赶早扑灭,还来得及。这儿,就在这一棵上,你看这棵稻子的叶尖呀!”他靠着扇子的声音反复地警告;可是老妇人哪里懂得,一步一步地走远了。他急得要命,还在使劲摇动扇子,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警告是无效了。
【1】短文选自作家______写的童话故事《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可收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到稻草人 。
【4】联系前文,我们知道“天大的祸事已经在田里留下根苗了”指的是____________。
【5】请你针对画“ ”的句子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错乱的字词整理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
(1)庭院 很多 小城里 栽了 每一个 都 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 美丽 这座 真是 海滨小城 又 整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有让我们感到温暖的行为,也有不文明的行为,你亲身经历过哪些“小事”?对这些“小事”你有什么看法呢?
小事:_______________
看法:_______________
18、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写几句话。
我们的学校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元旦演出时,她戴了一顶红色的帽子,一双金色的舞蹈鞋。
(2)我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
20、用我们学过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下列病句。
(1)下雨天,我们穿着五颜六色的黄雨衣回家。
(2)看着多彩的秋色,香甜的气味,我们知道秋天的大门已经悄悄打开了。
21、写作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每个老师无私奉献培养我们这些祖国花朵,请以我和X老师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内容详细,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2)书写工整,注重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