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休息了十分钟,同学们 聆听著名作家汤素兰的讲座,她已经 讲了两个小时,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报告结束,热烈的掌声 了很久。
A.继续 持续 连续
B.连续 持续 继续
C.持续 连续 继续
D.继续 连续 持续
2、越国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
A. 非常的,特殊的,罕见的
B. 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
C. 惊异
3、“睁、眨、瞪、瞅”这几个字有相同的部首,这个部首的含义都与( )有关。
A.耳朵
B.嘴巴
C.眼睛
D.四肢
4、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将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A.呼风唤雨 B.春风化雨 C.栉风沐雨 D.见风是雨
(1)老师的一番话语重心长,如( )般渗入我心头。
(2)人们靠着科学技术就要以( ) 。
(3)我们说话要有根据,不能( ) 。
(4)爸爸( )、不辞劳苦,为的是要给我们安定的生活。
5、照例子写词语:哗哗(写拟声词)( )( )
6、补充词语, 并根据语境填空。
闻(______) 起(______) (______) 蹦(______) 跳 (______) 言(______) 语 (______) 光(______) 媚
马小跳在体育测试中成绩不理想, 他(______) 地说:“我要学祖逖(______)”。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五______丰______ ______林尽______ ______明______净
______先______后 ______牙______爪
8、读拼音,写词语。
fēng shuāng yuán zé gōu zhù chéng sè
lí huā yìn xiàng fēng shōu ní tǔ
9、课外阅读。
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李雪峰
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
春天,小草刚被(溶 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尘 尖)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我们能够坐上大汽车去县城里看看;担忧的是,我们这群山里的孩子,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学生吗?
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他就说:“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
不会开花的草?蒲公英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朵是金黄金黄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的小绒球;汪汪的狗尾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狗尾巴似的绿穗穗就是它的花朵;就连那些麦田里的荠荠草也是会开花的,它的花洁白洁白的,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镀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我们想来想去,把每一种草都想遍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出有哪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我们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
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从深山里的乡下走进都市里的大学,当我从乡下青年成为城市缤纷社会的一员,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采 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燥 躁)过。我总会想起老校长的那句话-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
【1】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听老师说要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又兴奋又担忧”。“兴奋”是因为______________,“担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没有一种草不是花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人都想成为最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写到了三种会开花的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这 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在孩子们去县城参加作文竞赛顾虑重重的时候,老校长用生动的比喻鼓励他们。老校长说这些话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灰 雀(节选)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文中描写灰雀胸脯颜色的词语是____和____。
【2】用“____”画出文中描写灰雀活动的句子。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
【3】“每次”“都要”“经常”这几个词语体现了( )
A.列宁非常喜爱这棵高大的白桦树。
B.列宁非常喜爱这三只欢快的灰雀。
【4】用选段中加点词语写句子。
我喜欢___,每次____都要____,还经常____。
11、课外阅读。
爱动脑筋的牛顿
①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zǎn zhǎn)起来,去(买 卖)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②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祖母,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dīnɡ dìnɡ)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
③“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④“是谁教你做的呀?”
⑤“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⑥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取得了许许多多科学研究成果。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2】将“牛顿把太阳钟做好了。”这句话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顿的零用钱一不_________,二不_______,只用来___________。
【4】牛顿做的太阳钟是什么样子?在文中找出,并用“ ”画出来。
【5】从哪句话看出牛顿自豪,用“﹏﹏﹏”画出来。
【6】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请你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要学习牛顿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请你在这段中的“□”里加上标点。
【2】这一段描写的是小兴安岭________季的景色,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地和野花。
【3】请你用“﹏﹏﹏”画出这段话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是把_______比作_____。
【4】“浸”本来的意思是指把东西泡在液体里。“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一句中的“浸”字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就在那几天,人们开始打猎了,树林里来了很多猎人,里面还有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哪怕是一只夜莺,他们也会给打下来。一个枪法很准的猎人经过那里,听见树丛中传来咕咕的叫声,就举枪瞄准,“砰!砰!”连开了两枪。
幸好没打中。子弹擦过小狗的耳边,就像连环画里画的那样。小狗拔腿就跑。它很诧异: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
狗跑啊,跑啊…
【1】文段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
【2】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说明“百发百中”的句子。
【3】根据句子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那个猎人准是发疯了,竟然对狗开枪!”“竟然”可以用_____________(居然 果然 突然)来代替,让人有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所当然 不出所料 出乎意料)的感觉。
【4】课文为小狗设计了三种结局:第一种结局是“听小母牛叫”;第二种是“碰上了一个农民”;第三种是“听到汪汪的叫声”;这三种结局分别会带来的后果是:第一种_____________;第二种_____________;第三种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A.过于平常,安于现状,比较保守。
B.迷失了自我。
C.找对老师,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
【5】我读了这篇课文,感受到了这只不会叫的狗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狗。
14、阅读。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zǎn
zhǎn)起来,去(买 卖)锤子和锯子。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个钉(dīnɡ dìnɡ)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成功地取得了许许多多别的研究成果。
(1).给文章拟个合适的题目:
(2).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常常( ) 保持( ) 自豪( )
反义词:喜欢( ) 成功( ) 积攒( )
(4).将“牛顿把太阳钟做好了。”这句话改成“被”字句。
(5).牛顿的零用钱一不 ,二不 ,只用来 。
(6).牛顿做的太阳钟是什么样子?在文中找出,并用“——”画出来。
(7).从哪句话看出牛顿自豪,用“ ”画出来。
(8).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请你简要概括。
(9).我们要学习牛顿的什么精神?
(10).你还知道哪些名人,请你简单介绍其中的一位。
15、课外阅读
鹬蚌相争
鹬在天空中飞着,不住地朝下看,想找点儿食物吃。忽然,它看见一只河蚌张开壳儿,正在沙滩上晒太阳。
“多好的一顿美餐哪!”鹬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它立刻飞下来,啄那只河蚌的肉。河蚌急忙把两片壳儿合上,紧紧地夹住了鹬的嘴巴,不肯放松。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渴死你,看你松开不松开!”
河蚌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就会饿死你,看你还啄不啄我!”
鹬和河蚌吵个不停,谁也不肯让步。这时候走来一个打渔的人,毫不费力地就把它们两个一起捉走了。
【1】找出鹬与河蚌相争时两个最关键的动词:______、______。
【2】用“﹏﹏”画出鹬与河蚌互不相让时说的话。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一个完整的成语。请在文中找出写“渔翁得利”的句子,画上“——”。
【4】故事的结尾,渔人、鹬、河蚌三个分别会想些什么呢?试着写一写。
得利的渔人:_________
被抓住的鹬:________
被抓住的河蚌:_________
16、照样子写句子。
例: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
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这个家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7、看下面材料,说出你的观点。
材料一 1949年,我国人口为5.4亿,到2000年则增长为12.95亿。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
材料二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只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很低。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语言交际。
临近期末考试,小华每天还是玩,上课不够认真,作业马虎了事,大家都在为他着急。作为他的同学,你会怎么劝说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面句子。(有三处错误)
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眼睛一起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马上把头低了下去。
20、修改病句。
(1)那声音充足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的刘禹锡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满了蒲公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穿上了新衣服,脱下了旧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大自然一年四季都像多彩的图画,更有许多有趣的事情。请你任选一个季节,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题目自拟,表达要清楚,语句要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