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福建漳州一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知识积累]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  )类似。

    A.蝙蝠的眼睛

    B.蝙蝠的嘴巴

    C.蝙蝠探路

    D.蝙蝠的耳朵

  • 2、普罗米修斯被吊在悬崖上,(       )解救了他。

    A.宙斯

    B.赫拉克勒斯

    C.赫尔墨斯

    D.祝融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隧道最多九寸深”,去掉句中的“最多”,这句的意思没有改变。

    B.古诗《暮江吟》和《嫦娥》都表达了诗人孤独、忧伤的感情。

    C.“只要你肯登台,还愁没钱花?”和“只要你肯登台,就不愁没钱花。”两句的表达效果是不一样的。

    D.西林壁(题写,书写);不胡马度阴山(教导)。

  •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一趟旅行最(shào)得走三天。

    B.沉(nì)网络的危害太大了!

    C.你应该迷途知(fǎn),改正错误。

    D.喜鹊把小树枝(xián)入自己的新巢。

  • 5、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处(chénɡ) (xī)

    B.签(dīng) (chán)

    C.屈(rǔ) (kàng)

    D.起(jué) (xīng)

  •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填写序号)

    A.雾(bó)          (shuò)     藓(tái)       声叹气(āi)

    B.霸(zhàn)       (sui)       (shū)       不解(huò)

    C.震(hàn)        秘(ào)        (zàng)     半明半(wèi)

  • 7、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是(       

    A.杨利伟

    B.万户

    C.翟志刚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梳理课文,将小豌豆的生长过程和小姑娘的变化填入下表

    小豌豆的生长过程

    小姑娘的变化

    钻进一个长满青苔的裂缝里

    _____

    _____

    觉得自己好了一些

    豌豆苗顺着绳子向上长

    讲话时比以前愉快多了,并且第一次能坐一整个钟头

    _____

    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撇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撇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一说,诗中哪些诗句表现了夜的“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外阅读。

    ___________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开始萌发。春季,是竹子生长的(初期  旺期  中期)。可这时,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旱  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把短文中两处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3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画。

    4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      )。

    A. 设问句   B. 反问句

    5本文主要写了竹(    ),赞扬了竹(    )。(填字母)

    A. 成材迅速   B. 无私奉献   C. 用途广泛   D. 默默无闻

  • 11、阅读练习。

    1814年,俄奥普联军兵临巴黎城下,巴黎理工学校的学生纷纷请缨参战,并选派代表觐见拿破仑,他们慷慨激昂道:“我们没有忘记那面大旗上‘为了祖国、科学和荣誉’的赠语,巴黎此刻危在旦夕,是我们该抛洒热血的时候了!”望着眼前这些因激动而面色涨红的学生,拿破仑的眼睛湿润了,沉声道:“你们是法兰西的未来,我没有权力将你们送到前线!”无奈,学生代表只好悻悻地离开。

    几个参谋对拿破仑说我们守城的兵力不足现在正是让青年们拿起枪的时候您为什么要拒绝他们呢

    拿破仑一字一顿地说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后来,这句名言,被镌刻在巴黎理工学校荣誉大厅的天花板上。

    拿破仑以一个政治家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____宁可自己陷入灭顶之灾____也绝不让学生上前线____正是他的果敢决断____保住了这些有志青年____使巴黎理工学校在后来为法国培养出了上百名科学院院士____无数的工程师____实业家____将军和政治家____他们中的许多人____成为法国强大的中流砥柱____

    1请在文章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框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填入第四自然段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 , , , , , 。 B., , 。 , , 、 、 、 , , 。

    C., , 。 , 。 , 、 、 。 , 。 D., , , 。 , 、 、 。 , , 。

    3“拿破仑的眼睛湿润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他不允许学生参战是因为____________

    4“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这句话的含义是(  )

    A.拿破仑非常喜欢母鸡下的金蛋,所以不忍心杀掉母鸡。

    B.这些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就像老母鸡一样,孕育着祖国的希望,他不能为了眼前的战争而让学生毁灭。

    C.拿破仑是个犹豫不决的人,他舍不得出钱给参战的学生。

  • 12、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味道是怎么来的

    “味道”是如何被感知的

    ①人的舌头大约有8000个味蕾,每个味蕾大约由100个味觉受体细胞组成。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头的前半部分、后部和两侧。科学家曾认为不同位置的味蕾负责感受不同的味道,后来却发现每个味蕾都能感受到不同的味道。味蕾中的味觉受体细胞感受到食物中味道的刺激后,一般会产生神经信号,这种信号传到大脑中,由大脑辨别食物的味道。这就是味觉产生的过程。

    ②当然,唾液也是影响味道感知的一大因素。食物溶解在唾液里后,化学物质才能被味蕾上的接收器感知。

    感冒时为什么吃饭不香

    ③如果舌头能尝到的味道只有酸、甜、苦、咸、鲜这几种,那我们感受到的千千万万种味道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这里面还有鼻子的功劳。我们每个人大概有384种不同的嗅觉细胞。鼻子闻到的味道占我们感受到的味道的80%~90%,这大大丰富了我们的味觉感受。如果你感冒了,就会发现吃饭不香,这是因为鼻子被堵住了。

    【1】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头的前半部分、后部和两侧。( )

    (2)我们感受到的味道不仅有舌头尝到的,还有鼻子闻到的。( )

    (3)感冒后只有嗅觉,没有味觉,所以吃饭不香。( )

    【2】根据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梳理人们吃东西时味觉产生的过程,把示意图补充完整。(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

    A.味觉受体细胞产生神经信号

    B.信号传到大脑中

    C.味觉受体细胞感受到刺激

    【3】这篇短文中多次出现“大约”“大概”这样的词,是因为(  )。

    A.没想好用什么词

    B.不确定,对情况不了解

    C.这样写可以使语言更科学、严谨

  • 13、课内阅读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为下列句中的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数量  一律,没有例外  满,全

    (1)叶尖顺儿朝下。

    (1)阵风拂过。

    (3)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2.文段主要写了什么?

    3.爬山虎长大的叶子有三个特点:一是颜色________;二是叶子的方向________;三是在墙上铺得很________,既________,也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飞翔”的蜘蛛

    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蛛网都搅毁了。

    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行,小心( )翼,翘起尾部,不让丝落在地面的沙石或

    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者说它满意了,再 把丝收紧。

    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多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

    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安置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似的。

    蜘蛛本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空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忍的小动物。它的网织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

    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沉默( )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 )的智者。

    于是,我记住了:

    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

    奇迹是执着创造的。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填在字后的括号里。

    【2】填空。

    蜘蛛本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________结在半空中,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动物。它的网织得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地张开,仿佛_______

    【3】题目“‘飞翔’的蜘蛛”中的“飞翔”为什么带引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蜘蛛是怎样把网结在半空的?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作者为什么说“奇迹是执着创造的”?你能再举几个例子说明这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精彩赏析。

    (1)我们背着筐,扛着筢,奔跑着,欢呼着,搂树叶,堆成垛,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

    找出句子中的动词并用横线①画出来。通过这些动词我们能够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和孩子们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毛的……

    哪个词语写出了我们对这些标本的珍爱?用横线②画出来。这句话也说明我们采集的叶子的________________非常多。

    (3)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祛痰止渴;细长的垂柳叶子可解酒毒,治皮癣;桑叶清热明目,治手脚麻木;薄荷叶医感冒头疼……

    这个句子写出了叶子的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八国联军侵略我国的时候,烧毁并洗劫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

    1.即使没有太阳,地球上也不会有动物与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春天的公园里,我们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和花草的芳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学期我勤奋努力地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联欢会上又唱又跳,玩得可开心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找出下面这段话中有四处错误,找出来并修改。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即热烈又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感情,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虽然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题目:第一次_______

    生活中,我们经历过许多第一次。第一次登上领奖台,第一次参加百米比赛,第一次当众讲故事……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选取你印象深刻的“第一次”,把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不少于35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