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旋转(xuán) 流淌(tǎng)
B.妄想(wàng) 骨髓(suǐ)
C.宁肯(nìng) 喧闹(xuān)
D.投降(xiáng) 骤然(zòu)
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塌下(tā)
B.熄灭(xī)
C.缺少(quē)
D.冶炼(zhì)
3、用“——”画出字的正确读音。
新鲜(xiān xiǎn) 好看(hǎo hào)
空隙(kōng kòng) 爪子(zhuǎ zhǎo)
朝阳(zhāo cháo) 店铺(pū pù)
4、下列哪一个词语让你想象到的画面与其他三项不一样?( )
A.响彻云霄
B.锣鼓喧天
C.悄无声息
D.人声鼎沸
5、下列词语中与“露马脚”中的“露”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露水
B.雨露
C.露骨
D.露一手
6、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大堤(dī) 运载(zài) B. 潜(qián)入 家雀(qiǎo) 儿
C. 涨(zhàng)潮 禁(jīn)得起 D. 颤(chàn)动 相称(chèn)
7、下列词语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敏锐的目光
B.宽阔的胸怀
C.敏捷的身手
8、 根据要求写出两个合适的成语。
(1)含有数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含有人物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含有反义词的成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9、阅读。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题:_____________ 横看:_____________
【3】本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田园诗情(节选)
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碧绿色的低地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自由驰骋。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
【1】给画线句子换种说法,使表达感情更强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中有一个表示“看”的词语,它是_______。
【3】请你赏析画“ ”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精卫填海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暴,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便淹死在海里,永远回不来了。炎帝固然痛念他的女儿,但却不能用他的光和热来使她死而复生,只好独自悲伤罢了。
女娃不甘心她的死,她的灵魂化作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大小有点像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她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因此她常常飞到西山去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飞翔着,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想要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露出雪亮亮的牙齿,凶恶地嘲笑着 小鸟儿 算了吧 你这工作就算干一百万年 也休想把大海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 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 一万万年 干到宇宙的终尽 世界的末日 我也要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恨我这样深呢?”
“因为你呀——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有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要被你无情的夺去。”
“傻鸟儿,那么你就干吧——干吧!”大海哈哈地大笑着。
精卫在高空悲啸着:“我要干的,我要干的!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的!你这叫人悲恨的大海啊,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填成平地!”
她飞翔着、啸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树枝衔来投进大海。她就这样往复飞翔,从不休息。直到今天她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1】在三、四段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
【2】判断下列说法哪些符合本文的文意,在括号内打“√”。
(1)精卫坚信终有一天会填平大海,因此不停地工作。所以“精卫填海”这一成语体现了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
(2)精卫永无休止地填海,仍不可能达到她的目的,所以“精卫填海”这一成语的含义是徒劳无功。( )
(3)精卫永无休止地衔木石填大海,所以“精卫填海”这一成语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难、不懈努力的精神。( )
【3】像《精卫填海》这样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我读过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乡村月夜
①乡村的夜宁静、安详,流动的夜风和虫鸣蛙唱是动人的天籁,演绎着和谐的夜曲。
②月亮悄然爬上了山岗,月光如水般倾泻,月色笼罩着整个乡村,巍巍青山披着皎洁的月光,显得格外宁静。一轮圆月悬在空中,无声无息地把光辉洒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它像一朵饱含浓香的玫瑰,纵情地开在夜空,乡村便沐浴在这玫瑰般的夜色中。
③月光从空中泻下,泻在农舍上,有些像迷路的小孩在林中穿梭,穿过树叶缝隙,发出细雨般沙沙的声响,如花菊般星星点点地洒在院里。
④月似乎有些疲倦了,便轻轻地脱下薄纱,晾在树梢。 一切都朦胧起来,但并不昏暗。 隐约可见,村里的一个小男孩推开虚掩的柴门,左顾右盼,羞羞答答,沿着石头小路向河边的树林走去。
⑤小男孩享受着月夜的美好,而田里的青蛙却不会老老实实地欣赏乡村夜景,它们是耐不住寂寞的,不时鼓着腮帮子叫一两声,生怕惊醒瞌睡的人似的,像羞答答的孩子,又立刻捂住了嘴,真是可爱极了!
⑥风呢?轻轻地吹拂,叫醒了河边的柳树,它们被柔美的月光灌得微醉,摆动着纤细柔软的腰肢,翩翩起舞。于是,宁静的乡村又热闹起来,鱼儿也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静静地倾听。
⑦夜深了,月亮犹如夜的眼睛,凝望着乡村,一幅空灵的画,映在它明亮的眸子里。
【1】短文主要写了乡村月夜怎样的特点?请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在描写月亮时,运用了比喻、____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作____、____等,生动形象。
【3】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短文第②自然段主要是对乡村月夜的静态描写。
B.“月光从空中泻下,泻在农舍上,有些像迷路的小孩在林中穿梭,穿过树叶缝隙,发出细雨般沙沙的声响,如花菊般星星点点地洒在院里。”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田里的青蛙虽不会老老实实地欣赏乡村夜景,却令作者十分喜爱。
D.短文通过优美华丽的语言和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现了乡村月夜的宁静与柔美,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13、阅读《说勤奋》片断,完成练习。
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到17岁才进中学。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很差,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每天天刚亮,他就在校园里读书。晚上睡觉前,他总是习惯地回顾一下当天的学习内容。他还十分注意改进学习方法。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赶了上来,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在欧洲生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即使基础比别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样可以成才的。正如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1】 “远渡重洋”指的是童第周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__”句子中,第一句话和后面句子的关系是:_________。
【3】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童第周“急起直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童第周“急起直追”的结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把选文分为两层。
【6】结合实际,说说你读完选文后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美文阅读。
纸的发明
①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②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③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他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求,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④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1】根据第①②段的意思,填写下列内容。
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在竹片、木片上写字,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在帛上写字,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汉时期,人们懂得了用麻来造纸,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画线的句子可以看出,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主要有以下步骤。
剪碎或切断→( )→( )→( )→( )→成了纸
【3】结合文章相关语句,列举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满足多数人的需求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改写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和民族气节难道不令人敬佩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西门豹的卫士把巫婆投进了漳河。(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我每天呼吸着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去上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前,我们经常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去上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病句改写完整
1.嘹亮的国歌声在体育场内。_______________
2.一阵大雨下了一天一夜。_____________
3.一张神秘的画卷展览在我们面前。_______________
18、我会修改病句。
1.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汉的夏天是个炎热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早晨来到学校,就看到同学们幸福的笑脸和广播里欢乐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1.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要经历许多事情,想一想:近期都有哪些新鲜有趣的事发生?选一件写一写,注意:语句通顺,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题目自拟。
2.你经常做梦吗?你做过最神奇的一个梦是什么?请你以“神奇的梦”为题,把它写出来吧。注意:语句通顺,表达清楚,把梦境的神奇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