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广西桂林五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对语段的主要信息提取最完整的一项是(   )

    蟹身上的甲壳就像一顶古怪的帽子:关公的帽子上隐约可见人面般的花纹;大眼蟹的帽子四角方方的,好像一块豆腐干;梭子蟹的帽子两端尖尖的,好像织布的梭子;拳蟹的帽子,像半只皮球……真是形形色色,无奇不有。

    A.蟹身上的甲壳像一顶古怪的帽子。

    B.蟹身上的甲壳形形色色,无奇不有。

    C.关公蟹、大眼蟹、梭子蟹、拳蟹的甲壳花纹不同。

    D.蟹身上可见人面般的花纹,非常神奇。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王老师正为选谁去参加夏令营而处心积虑

    B.你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做法会使你一事无成的。

    C.王强是一个诡计多端的人,任何问题到他那里都能迎刃而解。

    D.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八个小时,真是爱岗敬业、喋喋不休啊!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那些荷叶四散开来,众星拱月般地围着一朵花,别有一番景致。

    B.我们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也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C.我来农村一年多了,但对于村子里的习俗依然一知半解

    D.孙老师正在为选谁去参加游泳比赛而处心积虑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读拼音写字词。

    我偷偷去yóu  yǒng________,遭到了diē  niáng_________的惩罚。

  • 5、填空

    (1)小明喜欢玩游戏,认为现在年纪小,多玩玩,长大后再学课本知识。你会用岳飞的“________”来劝告他,用毛泽东的“_______________”提醒他抓住现在大好时光,发奋学习,因为“___________(陶渊明)”。

    (2)我会用一段话写出下面词语所表达的情景。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古诗文积累运用。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翘首南望,却又年年失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

    (2)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关心和照顾。你能想到的歌颂母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报得三春晖。

    (3)邻居小张常常做些偷鸡摸狗之事,大家都避而远之。妈妈常说他没有羞耻之心,因为朱熹曾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他这种人都没有好下场,因为俗话说:________,必自毙。

  •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______一个人拿一根木棒,______可以把“孑口”守住。

    (2)人藏在洞里,______不气闷,______不嫌暗。

    (3)敌人______进入的是死道,还是活道,______不会逃脱。

    (4)冀中平原上的人民______坚持了生产,______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 8、组词。 

    炒(     侣(     皱(     柜(    

    锅(     编(     酸(     充(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30岁那年,参加了礼部举行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第一名,但遭到了大奸臣秦桧的打击,被除掉了姓名,然而,这一打击并没有使陆游灰心,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陆游34岁时当上了一个县官的属员,后来,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因为坚决主张北伐,受到了投降派的排挤,被罢免回乡。

    公元1170年,45岁的陆游投奔积极抗金的王炎旗下,真正过上了军营生活,在军旅的生活中,他(1)尽全力为收复祖国北方的失地而努力,他多次亲(2)前线去视察,由于他亲自感受到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所以他在几年写下了不少爱国诗篇,后来,因南宋皇帝投降,陆游的愿望又一次破灭了。

    公元1210年,陆游已经是85岁的老人了,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有一天,他的身体十分虚弱了,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眼神失去了光彩,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但是,当他看到乡亲们和他的儿子来到眼前是,忽然振作起来,瞪大了眼睛,吃力地抬起头,要儿子把纸和笔拿来,当他的儿子把纸和笔捧到他跟前时,他用力支撑着,写下了《示儿》这首诗,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陆游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爱国诗篇却永远为广大人民所传诵,直到今天还激(3)着千万人的斗志。

    1为文中的括号选择恰当的字。

    (1) A、 B、 ______

    (2)A、  B、 ______

    (3)A、励 B、发  _____

    2给括号前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罢______回乡 A、  B、免去  C、完了

    (2)与世长______ A、告别 B、请求离去 C、解雇

    3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叙述的? ( )(多选

    A. 他凭着才能又担任了一个较大的官职。

    B. 回家以后,他仍然刻苦地攻读兵书,认真练武,准备为国建功立业。

    C. 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4对第四自然段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 陆游年迈仍不忘收复失地,临死写下爱国诗句。

    B. 陆游临死前还在想着为后人留下诗篇。

    C. 陆游临死前将对儿子的话写在诗中。

    5陆游为什么能在军旅生活中写下不少爱国诗篇? (   )

    A. 他念念不忘北伐,念念不忘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

    B. 他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教育,立下了报国之志。

    C. 因为他亲自感受大搜广大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感情。

  • 10、看不见的爱

    像往常一样,中午午餐,我又去了那家小吃店,要了一碗面条。刚吃了几口,这时进来一对中年夫妇,男的有一只眼睛看不见了,身后背着一把二胡;女的是个盲人,在男的搀扶下,摸索着坐到我对面的椅子上。大概是街上卖艺的吧,我心想。

    “大碗豆花米粉,两份。”

    男的将二胡靠在墙角。刚坐下来,男的又起身去拿筷子,顺便付了钱,又向店员小声地说了一句: 。这声音轻的简直听不见。

    一会儿,米粉上来了,却是一大一小两碗。男的仔细地将豆花弄碎、拌匀,然后将大碗递给女的。女的吃了两口问:“你呢?”

    “我也是豆花米粉,大碗的,足够了。”我有些吃惊了。

    “这种不是大碗的。”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小孩忽然说。他一定认为,这个叔叔弄错了,却付了大碗的钱。中年男子并没有抬头,继续低头吃着。

    “叔叔,你吃的这种不是大碗的。”小男孩以为他没听见,重复道。中年男子慌忙抬头,冲男孩摆摆手。

    “多嘴!”小男孩的母亲厉声呵斥。

    “本来就是嘛。”男孩一脸委屈。

      正吃米粉的女人停了下来,侧着头仔细辨别声音的方向,她的脸轻轻地抽搐了一下。吃完米粉,他们搀扶着走出了小店。我被这一对盲人夫妇感动了,默默地走在他们的后面。

    “今天吃得真饱。”男的说。

    女的沉默了一会儿,“你不要骗我了,你吃的是小碗,你一直瞒着我。”

    “我不饿,真的不饿,你……你别这样,路人看了多不好……”男的有些手足无措,扯起衣袖为妻子擦泪。

      我看着他们,泪水溢满了眼睛。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补充一句话。

    2解释第一个词语,用第二个词语造句。

    手足无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结尾写道:我看着他们,泪水溢满了眼睛。请分析一下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题目叫看不见的爱,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  宋  元  明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作用。

    2给片段第一节空白处加上标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收藏_______    珍贵______    销毁_____

    4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加线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乐阅读

    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院,我去陪

    同病房有一女孩,是因为车祸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痛苦地扎,不知如何助女,只是不停地生:救救我女,救救我女

    他不知道,用的都已用了,而病人,有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生的希望,也要看的造化。

    个护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低低地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

    ,默默地坐下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吃地看着士,少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妈妈士答,而女孩差不多年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士的手,呼吸慢慢均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士像一位正的妈妈,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的手,跟她说话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

    醒是奇迹。

    女孩我感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着我,一直着我,把我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

    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士,士的微微了,读过一句名言,母可以拯救一切。

    1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痛苦——(   )——(   )——(   )

    2】在括上恰关联词语

    1)(   )小妹受了,(   )院。

    2)(   )士有时间(   )守在女孩病床前

    3)(   )小女孩听到妈妈音,也许她(   )过来

    4)病人有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   )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生的希望,(   )要看的造化。

    3女孩做了什用文中的回答。

     

  • 13、(题文)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  )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  )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1.给文中加点的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常常说明作者不是         ,还可以说   早起,早起的原因是            

    3.文中描写能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是用   的写法来表现周围很  ,说明起得很早。 

    4.这段话描写的是      时的壮观景象,表现的颜色变化是:浅蓝——(  )——(  )。形状是:小半边(  )——(  )。

  • 14、课内阅读。

    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②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③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④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⑤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⑥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⑦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瓜,就结一个瓜。⑧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1】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等都是怎样的?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第④⑤两句与后面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4】仿照文中画“ ”句子,写一组排比加拟人的句子。

    树绿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蝉叫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飞来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从“万国牌”到“全国产现役”:历数国庆大阅兵装备变化。

    2019年10月1日上午,国庆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盛大举行,国人为之振奋,世界为之瞩目。

    据介绍,此次接受检阅的武器装备全部国产、现役装备,信息化程度普遍较高。指挥控制能力更强,打击精度更高,战场适应性更好,作战效能更大。

    你可曾知道,开国大典的阅兵式上,当时受阅的武器装备有110多种,80多种型号,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人们形象地把开国大典阅兵式说成“万国牌武器展览会”。

    【材料二】

    阅兵时间

    受阅部队及武器装备

    1949年

    10月1日

    各种火炮119门,坦克、装甲车152辆,汽车222辆,军马2344匹,飞机17架。

    2019年

    10月1日

    59个方(梯)队,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是近几次阅兵中规模最大的一次,99A式主战坦克、歼——20战斗机以及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等一批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高精尖武器亮相。

    【1】“万国牌武器展览会”反映了当时我国的真实情况:(  )

    A.武器的数量多。

    B.武器的种类多。

    C.武器先进。

    D.武器杂、落后。

    【2】“全国产现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让我深刻感受到了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

    书籍的演变

    ①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做“策”。这个“册”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②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③现在的书,不光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期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④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⑤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下列关于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早人们把字写在简或牍上。

    B.正式的书籍,是在三千年前的战国时代出现的。

    C.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D.人们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也写作“策”。

    【2】选文第②自然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 )

    A.列数字、打比方

    B.列数字、作比较

    C.列数字、举例子

    D.作比较、打比方

    【3】由“策”到“微缩图书”的演变,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人们为了方便

    B.谍报人员的探究

    C.受战争的影响

    D.科学技术的发展

    【4】选文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用了“一般”一词。你认为这个词语能删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选文,说说“策”与“微缩图书”的主要区别。(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随着科学在发展,你认为现在的书籍或将来的书籍会有怎样的演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拓展阅读实训

    我家的小猫

    我们家养着一只调皮、可爱、能干的小猫,它叫小灰。它全身是黑白相间的斑纹,短短的四肢、胖乎乎、圆鼓鼓的身体,摸着它油光发亮的皮毛让人干得很舒服。它的眼睛白天和晚上大不相同,白天是竖着的,眯成一条缝;晚上两只眼睛睁得圆圆的、发着幽幽的绿光,显得很神秘,可神气了。  

    中午,我把一块香喷喷的红烧鱼给他端过来,把盘子一敲,小灰就“喵喵”的叫着跑过来,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偶尔抬起头叫一声,好像在说“谢谢你,小主人”不一会,盘子里就只剩下一堆鱼骨头。吃完了,它乖乖的跑到墙角用两只前爪去洗脸。傍晚,我给小灰端来一杯牛奶,它却蹲在阳台的墙角一动不动的盯着方杂物的地方。我心想:它今天可真奇怪,不吃也不喝。我摇摇头,刚准备进屋去看电视,突然听到阳台上传来杂乱的声音,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阳台,发现小灰正在捕捉一只偷东西吃的大老鼠。小灰往前一扑,两只锐利的前爪便把老鼠抓得紧紧的,一会就吃了个精光。我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大喊“小灰会捉老鼠了,小灰会捉老鼠了。”怪不得刚才它蹲在那里一动不动,我赶快把牛奶端给它一边怃摸着它的头,一边表扬着它。  

    没事的时候,它还喜欢玩毛线团。有一天,妈妈正在织毛衣,小灰看见一团红色的毛线,就迅捷的扑过去,把线团滚过来,滚过去的玩。逗的我们哈哈大笑。

    小灰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欢乐和笑声。

    我爱小灰!

    1根据文章描述,补充。

    ______________的斑纹   ____________的四肢  _____________身体 ___________皮毛  ___________眼睛

    2仿照文章中的句子,用“津津有味”写一个句子。

    小灰 “喵喵”的叫着跑过来,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_________

    3找出文章中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一个句子。

    _________

    4作者主要从小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来展开叙述的。

    5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着对小猫的什么情感?找出相关句子。

    _________

    6观察你家喂养的小动物,写一写。

    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体面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

    2花生的不好看是指_____,“很有用是指_____,“它最可贵的地方是指_____.

    3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

    4我们身边有很多像花生这样的人,他们是谁?都做了些什么?

    _____.

  • 19、阅读。

    默读父亲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10岁那年,我生病躺在了县医院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过我,便只好去了。 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很远,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前往。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呢!”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到时一起光荣光荣。等到要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一件不常穿的中山装穿上了。可当父亲跨出家门要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慌张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过来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子没说话,只是任性地待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似乎极其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失落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那爸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起来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脸啊! 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会结束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妈妈风风光光地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做的最让我感动的事,发生在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除了我,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台袖珍收录机,用来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羡慕,倒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台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儿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我伸开手来,正是一台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才知道,这是父亲进城卖了500毫升血给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真正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④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着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早已渗透到我生命中了——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这篇文章写的主要人物是父亲,作者是通过哪几个场景来描写父亲对“我”的疼爱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完成表格。

    时间

    场景

    “我”10岁那年

    _______

    “我”上初二那年

    _______

    “我”17岁初入大学那年

    _______

    父亲病逝那年

    _______

    【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在打“×”。

    (1)“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这是心理描写,表现了作者为自己不理解父亲的心意而内疚、后悔的心理。( )

    (2)“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同样可以成长、成才,人活着要有志气!( )

    (3)“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这句话通过动作描写说明父亲已经极其瘦弱,他舍不得离开人世。( )

    【3】对于第④段中的画线句,你的理解是:______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4】文中哪个场景让你感受最深刻?请把你的感受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那些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弄得我心动神移。(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

  • 21、母亲大声说:“我挺喜欢他爱看书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天下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题目:我得到了___________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表扬”“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通过一件事来表达一个中心,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