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北京二年级(上)期末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舒缓平稳   龙腾虎跃   导兽珍禽

    B. 高底错落   虎笑狮吼   色彩斑斓

    C. 湖光山色   晶莹剔透   憨态可掬

    D. 昼夜不息   人间天堂   明月轻风

  • 2、边读边写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标画出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空白处写自己的批语。

    B.读完文章,做完批注后,为了节省时间不需要再读文章和批注。

    C.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批注,了解别人对文章的想法。

    D.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批注,可以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 3、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A.可爱

    B.值得怜悯

    【2】梅须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A.谦逊

    B.不及,比不上

    【3】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A.小女儿

    B.未成年的女子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如果,只要

    B.可是,表示转折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B.写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C.写事情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明白。

    D.写事情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全部写下来,面面俱到才能把事情写清楚。

  • 5、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被(pò)        乱(hùn)          时(shà)

    B.且(ér)            量(fēn)          处(chéng)

    C.洞(xué)        (sú)            液(xuè)

  • 6、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错误的是(   

    A.缝(xī)

    B.意(qiè)

    C.惩(chǔ)

  • 7、下列哪一句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   

    A.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C.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

    D.大红的是映山红,粉红的是桃花,雪白的是李花,漫山遍野开遍了。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入句子中。

    A.车水( )龙                  B.高( )林立 

    C.( )烟袅袅                  D.一丝不( )

    (1)班主任李老师做事总是( ),令人佩服。

    (2)街头( ),人来人往,真是热闹非凡。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描写了江南农村_______时节的景象。

    【2】“了”在诗中的读音应是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

    【3】诗歌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______________,也表达出诗人对__________的赞美之情。

    【4】诗的后两句给人(  )的启示。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一寸光阴一寸金

    C.一年之计在于春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外阅读。

    北戴河的月夜

    我尤其喜欢在那夕阳街山的傍晚,坐在海边的岩石上面,眼看着西天边上的晚霞渐渐地隐去,黄昏在松涛和海潮声中悄悄地降落下来,广阔的天幕上出现了最初的几颗星星,树木间晃动着飒()现飞翔的蝙蝠的黑影。这时候,四周静极了,什么喧黑的声音都听不到,只听见海水在轻轻地舐(shì)着沙滩,发出温柔的细语,仿佛它也在吟咏那“黄香到寺蝙蝠飞”的诗句,赞美这夜幕初降时刻的山与海的幽美。等那一轮清辉四射的明月,从东面黑苍苍的水天交界之处的大海里涌了出来时,这山与海,又有一番不同的情景了。这时候,那广阔的大海,到处闪烁着一片耀眼的银光,海边的山川、树木、楼房、寺院,也洒上了柔和的月光。这月光下的北戴河,就活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儿似的,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又是一种富有诗意的美。

    甚至,夜深时分,当你躺在床上闭上眼睛的时候,一切景物都看不见了,却仍然还能感受到那种诗意的美的存在。这就是那催眠曲。每天夜里,我都在这温柔悦耳的涛声中入睡;每天清晨,又在这温柔悦耳的涛声中醒来。

    啊,美,伟大的美,令人陶醉的美。

    【1】作者以______为顺序,围绕一个“______”字,描写了_________的景色。

    【2】用“______”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

    【3】第1自然段中的“又有一番不同的情景了”具体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相关语句。

    【4】第2自然段“这就是那催眠曲”中“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

    【5】想象一下,置身于北戴河的月夜里,你会吟诵什么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标点符号的争吵

    一天,字典公公家里发生了一场争吵,一群小伙伴们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挑起这场争吵的是感叹号。他得意扬扬地说:“我表示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数我最重要!”

    小问号首先不服气,他尖着嗓子说:“哼,要是没有我,就不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这一下又惹恼了小逗号:“是我把句子断开,表示了句中的停顿,不然,人们就得一口气读下去。再说,要是没有我,句子的意思也不能明确呀!

    省略号不慌不忙,但是声音也提得很高:“要不是我表示文中的省略,那语言该多啰嗦呀!”

    句号自认为水平最高,不容分辩地说:“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我做总结,话就得没完没了。

    字典公公制止了这场争吵,说:“孩子们,你们都很重要。少了哪一个,文章的意思都不能清楚明了。我希望你们都不要只强调个人的作用,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难道这个道理你们不懂吗?”

    【1】联系上下文,给下面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用“√”表示。

    (1)不可开交: A.胜利( ) B.结束( )

    (2)停: A.返留( ) B.短暂的停留( )

    【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激烈——( ) 思虑——( )

    友好——( ) 从容不迫——( )

    【3】标点符号争吵的原因是( )。

    A.谁的水平高

    B.谁最重要

    C.表达的意见不同

    【4】读短文,填出标点符号的作用。

    感叹号:_______________ 问号:_______________ 逗号:_______________

    省略号:_______________ 句号:_______________

    【5】本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 )

    A.标点符号都很重要。

    B.发生矛盾,争吵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C.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 12、阅读。

    爱心树

    ①从前有一棵大树,他和一个男孩是好朋友。男孩每天都会跑到树下捡树叶,编王冠,想象自己是森林之王。男孩还常常爬到树上荡秋千、吃苹果,和大树捉迷藏。玩累了,他就在树荫里睡觉。男孩爱这棵树,非常爱他。大树很快乐。

    ②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孩子长大了,他不再与大树一起玩耍。大树感到好孤寂。

    ③有一天,孩子来到树下,大树说:“来吧,孩子,爬到我身上来吧!荡秋千、吃苹果,到阴凉里玩一会儿吧!”孩子说:“我已经长大了,不爱爬树玩了。我想买些好玩的东西,你能给我一点儿钱吗?”大树说:“把我的苹果拿去卖掉吧。”孩子把苹果全都摘走了。大树很快乐。

    ④孩子好久都没有来,大树很难过。有一天,孩子来了,他说:“需要一幢房子保暖。我要娶妻,生孩子。你能给我一幢房子吗?”大树说:“森林就是我的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去盖房子。”孩子砍下树枝,盖了一幢房子。大树很快乐。

    ⑤孩子又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来看望大树了,当他终于又来了的时候,大树高兴得说不出话来了。孩子说:“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离开这个地方。你能给我一条船吗?”大树说:“把我的树干砍断,用它做船吧。”孩子把树干砍断,做了一条船,驶走了。大树很快乐,但心坎里却有些……

    ⑥又过了很久,那孩子又来了。大树说:“非常抱歉,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了,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孩子说:“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只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坐,好好休息一下。我太累了。”大树尽量把身子挺高,说道:“来吧,孩子,坐在我身上休息吧。”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1】这个童话故事中有两个人物:____________

    【2】文中“孤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第④自然段中“大树很快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第⑤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你认为这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孤零零的树墩,你想对文中的小男孩说些什么?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屋顶上的月光(节选)

    ①夏夜,一家人在房顶睡觉是常有的事。在房顶睡觉,特别凉爽,比闷在屋子里睡舒服多了。母亲收拾着枕头、被单,我们姐妹顺着梯子早早爬上房顶。

    ②屋顶上的月亮,从一弯新月,到一轮满月,我看着它缺圆盈亏。不变的,是月亮的光芒,莹白,安详,静静的,柔柔的,自高远的夜空倾泻下来。

    ③屋顶的月光,就这样无声无息流淌着。妈妈与我们轻声地说着话。她讲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的桂花树,闻到了随着月光飘来的桂花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仿佛看到浅浅的银河微波涌动,听到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耳语⋯⋯妈妈的故事真多啊!

    ④月色朦胧,在妈妈的话语中,我们姐妹不知不觉睡着了。半夜觉得夜凉了,忽然醒来,睁眼看到妈妈正轻轻地为我们盖上薄被。月光下,年轻的妈妈,真的好美啊,柔和的脸上带着笑音,眼睛特别亮。她的动作很轻,仿佛是怕惊扰了我们的好梦。我觉得自己快要融化在月光中,融化在妈妈深深的爱里面了。

    ⑤多年以后,我离开故乡,读到席慕容的诗《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月亮的晚上响起……”我的眼前,是屋顶上的月光,亮堂堂的。月光下的母亲,依然年轻。

    【1】她讲嫦娥的故事,我似乎看到了月亮上的桂花树,闻到了随着月光飘来的桂花香;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我仿佛看到浅浅的银河微波涌动,听到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耳语⋯⋯,省略号里还有什么故事,请你仿照以上句式,把句子补充完整。

    她讲______的故事,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章第四自然段起个小题目,你觉得应该是(       

    A.月下听故事

    B.月夜轻盖被

    C.月夜做好梦

    【3】对妈妈的爱,文中有一句话直接表达了“我”的感受,请把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借助席慕蓉的诗,表达了“我”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4、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骄阳似火。近中午了,可赶集的人还似一股股流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形成一条奔流的人河。在人流中,一个小姑娘正推着满满一车杏儿摇摇晃晃地走着。路窄,人挤。突然,“呼啦”一声,黄澄澄、水灵灵的甜杏儿在地上滚动起来。

    呀!无数只脚就要踩到杏儿,怎么办?这时,一个洪钟似的喊声压倒吵嚷声:“千万别动!”

    人群立时静下来,接着,一个拄拐棍的老人弯腰去捡杏儿,一个抱孩子的妇女弯腰去捡,一个红领巾弯腰去捡,一个小伙子弯下腰……

    “完了!”姑娘心头一颤,五年前的情景又一幕幕浮现在了她的脑海里: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一个小姑娘挑着一担苹果在路上走着。拥挤的人流碰翻了筐子,蜂拥而上的人争抢着果子。吃果子的人嬉笑着散开,姑娘掩面哭泣。这姑娘,正是她自己。

    “闺女,别着急。”老人把捡到的杏儿放进车里,打断了姑娘的追忆。

    “姑姑,给你。”妇女怀中的孩子用小手捧着杏儿喊。

    红领巾踮着脚,努力把捧杏儿的手伸过来……

    姑娘不敢相信自己,她擦去泪花,睁大眼睛:不错,都捡回来了,满满的一车杏儿。

    这时,一股清凉的风儿轻轻吹来,姑娘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泛起了红晕,似一朵绽放的红彤彤的花,可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睛……

    哦,是风儿吹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吹走了千万人心头的炎热,吹开了姑娘脸上的花……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______   舒展—______ 稳稳当当—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四面八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对姑娘神态进行描写的句子,用“ ”画出来。

    4文中两次写到姑娘的泪水。第一次姑娘“掩面哭泣”是因为_____________。第二次“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

    A.本文表现了果农丰收的喜悦。

    B.本文表现了姑娘的心情变化。

    C.本文表现了老人、妇女等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6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风”表面上指___________,实际上是指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句子大观园。

    1.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我把它们养在笼子里。(将两句话合并为一 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我由于今天起得早,所以上课迟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节联欢会我们听到了一阵阵悦耳的歌声和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___________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

    3.经过教育,“FxG”的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___________

    4.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___________

    5.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___________

  •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1)他因为取得了好成绩,所以一点不骄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演出开始了,同学们的眼睛都投向舞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作文。

    一件_______的事

    要求:(1)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以第一人称来写。

    (2)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不少于3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