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森林资源 C.矿产资源 D.气候资源
2、下图圆圈a、b、c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极圈,图中箭头为从极地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c线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南极洲几乎全部在c线以内
B. c线的纬度为高纬度
C. c线以内属于寒带
D. 这里阳光斜射厉害,一段时间光线在地平线下
3、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你认为首要解决的是( )
A. 粮食供应问题 B. 人口的过快增长问题 C. 肉类缺乏问题 D. 土地沙漠化问题
4、下列关于中东成为世界关注热点的主要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三洲五海之地 B.世界石油宝库
C.宗教文化差异巨大 D.人民生活贫困
5、美国没有濒临的大洋是( )
A. 印度洋 B. 大西洋
C. 太平洋 D. 北冰洋
6、对埃及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面环海,被三大洋包围 B.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C.跨亚非两大洲 D.跨南北半球
7、亚洲地势的特点是 ( )
A.四周高、中间低 B.中间高、四周低
C.东西高、中部低 D.南北高、中部低
8、关于下图中海峡叙述错误的是
A.世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B.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C.该海峡位于东亚
D.是东亚石油生命线的必经之地
9、曼哈顿岛上有一座联合国城。来自140多个国家的2万多工作人员在39层的联合国大厦办公。曼哈顿岛地处( )。
A. 美国纽约 B. 美国旧金山 C. 英国伦敦 D. 法国巴黎
10、东南亚的下列河流中,最终注入印度洋的是( )
A. 湄公河 B. 昭披耶河 C. 萨尔温江 D. 红河
11、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B.聚落指农村
C.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D.聚落是指房屋建筑物的结合体
1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潜力大 B. 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大
C. 多优良港口,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D. 气候适宜,降水丰富
13、下列有关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B. 对它的保护已成为全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
C. 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D. 热带雨林属可再生资源,面积不会缩小
14、西亚地区动荡不安,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是
①石油资源丰富 ②战略地位重要 ③水资源十分匮乏 ④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5、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
A.铁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B.公路和管道运输为主
C.铁路和航空运输为主
D.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
16、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地形特点的地区是( )
A. 马来群岛 B. 中南半岛 C. 日本群岛 D. 马来半岛
17、亚洲大部分位于( )
A. 西半球、北半球 B. 西半球、南半球
C. 东半球 、南半球 D. 东半球、北半球
18、结合下图说出影响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 )
A.纬度位置高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9、关于俄罗斯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莫斯科是最大城市,综合性工业中心,政治文化中心,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
B.圣彼得堡是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港口,第二大城市,城市中心有著名的红场
C.符拉迪沃斯托克是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港口,有铁路直通莫斯科
D.雅库茨克位于西伯利亚地区,其最低气温比莫斯科稍高,降水量略多
20、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主要是处在(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21、全国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这里有著名的_______建筑。
22、亚洲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_________%,2000年世界60多亿人口中,约有_________亿人生活在亚洲。
23、美国的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有_______聚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_______街。
24、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十分发达,是世界上_______数和_______出口最多的国家,还是重要的_______、_______出口国。
25、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在如此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______和______农业。
26、印度大部分地区由于受___________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___________灾害频繁。
27、印度的“绿色革命”,主要措施是________。
28、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29、(1)当前,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合作解决。一系列的国际组织,如______,______,______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在促进国际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以区域发展的______为主要标志,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从空间分布看,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则多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国际上通常以“北”、“南”代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因此,它们之间的发展差距的问题,又被称为“______”
30、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__________。
31、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序号_______所代表的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
(2)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北跨纬度大,东西离海远近差异大
B.河湖众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C.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3)序号①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是( )
A.全年炎热干燥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全年高温多雨
D.冬暖夏凉
(4)序号⑤地区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甲、乙两国略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国中热带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国;两国的城市和人口都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甲国农牧业十分发达,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因此,被誉为“________”的国家。
(3)乙国境内的两大地形区A是________高原,B是________平原。
(4)足球和桑巴舞是________(甲、乙)国的象征。
33、在下图空格中填出:印度洋、太平洋、塔斯马尼亚岛、大分水岭、大堡礁、澳大利亚大盆地。
图中城市①是____;②是____;③是____;河流④是____。
34、读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景观图以及瓦伦西亚、伯明翰、汉堡三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
(1)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从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欧洲西部北临____,西临____,南抵____。(填写海洋名称)
(2)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中一共有____种气候类型,其中伯明翰属于____气候,华沙属于____气候,罗马属于____气候。
(3)从瓦伦西亚、伯明翰、汉堡三地气候资料统计图中可以看出,三地尽管气候类型相同,但气候特征略有差异,如:年温差最小,年降水量最丰富的是____;三地越往东,年温差越____(大或小),这主要是受____(纬度或者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
(4)从四幅景观图片可以推断出,欧洲西部____业很发达。
(5)请根据地理事象之间的正确逻辑关系,把序号①②③分别填写到下图方框中。
35、读欧洲西部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海洋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如果你想欣赏雄伟的埃菲尔铁塔应该到C_________(国家);D国分布有左侧气候资料图表示的___________气候。
(3)图中①②③三地,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___________(增大、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