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门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是
A.电子工业
B.汽车制造业
C.石油化工业
D.博彩、旅游业
2、在“猜猜我的家乡”活动中,小亮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的,“我的家乡在石灰岩分布地区,那儿山美,溶洞多;水秀,江清水碧,四季如春”,小亮的家乡所属的地形与温度带正确的组合是( )
A. 青藏高原 高原气候区 B. 云贵高原 亚热带
C. 黄土高原 暖温带 D. 东北平原 中温带
3、读我国某地区山脉和河流位置示意图,它们是我国重要的南北自然地理分界线。对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B.甲地区:地处湿润地区
C.乙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乙地区: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4、北京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很多,其中最古老的是( )
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B.八达岭长城
C.北京故宫 D.颐和园
5、读我国局部区域略图,完成下题。
图中①河流在a处形成了几乎90°的大拐弯,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地形地势
C.国界线
D.地震带
6、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产品的是( )
A. 水稻 B. 棉花 C. 淡水鱼 D. 甜菜
7、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势最高的是:
A. 青藏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北方地区 D. 南方地区
8、以下不能说明地球形状的现象是( )
A.月食
B.地球卫星照片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9、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出口矿石、森林等原材料,对当地环境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卖原材料获得的资金去改善环境、植树造林 B.加剧了土地荒漠化
C.生态环境将逐步恶化 D.矿产资源将会越来越少,直至枯竭
10、对黄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注入东海 B. 上游为“地上河”
C.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D. 下游被称为“黄金水道”
11、下列地区被称为“红土地”的是( )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平原 C. 东南丘陵 D. 塔里木盆地
12、干热岩是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普遍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温度较低的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的方式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目前有开发价值的干热岩地区主要为有火山活动或地壳较薄的地带。专家认为“干热岩发电技术可大幅降低温室效应和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且不受季节、气候制约”。我国目前已在青海发现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资源。关于干热岩发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利用的是地热能资源
②受季节、气候制约,发电量稳定
③资源分布广泛,利于推广
④可减少碳排放,改善大气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农业类型——东耕西牧
B. 人口和城市——东密西疏
C. 传统民居——南平北尖
D. 传统交通工具——南船北马
14、成语“得陇望蜀”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成语中提到的两个省区是( )
A. 甘肃省,陕西省 B. 陕西省,青海省 C. 甘肃省,四川省 D. 陕西省,山东省
15、贝贝暑假骑自行车沿图示线路旅行,在旅程中可能看到的景观有( )
A. 风吹草低见牛羊 B. 山环水绕
C. 小桥流水人家 D. 春风又绿江南岸
16、小欣的家乡气候湿润,河湖众多。按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她的家乡适宜发展( )
A.林业
B.畜牧业
C.水产业
D.种植业
17、小明参加了“超级小英雄”的节目,主持人问他:如果选择安家,下列四地中人们会优先选择何处?如果他向你求助,请你告诉他正确答案( )
A.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
B.气候寒冷的高纬地区
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
D.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区
18、“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歌曲中满山遍野种植的作物可能是( )
A. 水稻、油菜 B. 小麦、花生 C. 大豆、高粱 D. 大豆、棉花
19、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用地迅速减少的原因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壤退化 C. 转为城镇工交用地 D. 闲置撂荒
20、下列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三巴牌坊是香港的名胜古迹
B.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和机械制造中心
C.港澳地区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D.澳门远洋航运比香港发达
21、贵州省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____________现象。
22、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建设用地严重不足,政府采取________方式增加土地。
23、黄土高原的形成,通俗地说就是风吹出来的。______
24、香港位于珠江口的_____侧,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组成,于____年___月__日回归祖国。
25、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________区(农业类型)。
26、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最高的山叫_______,是日本国的象征,日本传统的民族服装是_______。
27、在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__________
28、综合地理位置、_____、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9、北京市全国的政治、_____和_____中心,澳门的支柱产业是_____。
30、“塞上江南”指的是哪里? 平原、 平原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材料二;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据报道:自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从呼和浩特河口村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8 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三:如图为“长江与黄河水系示意图”。
(1)长江发源于____山脉,注入东海,流经的干湿地区是____。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图中①代表世界上最大的____水利枢纽。
(2)黄河流域是我国的能源基地,上游突出的是____,中游突出的是____(矿产);下游突出的是石油。在黄河上游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宁夏平原与②____平原,这里由于引黄灌溉便利,所以农业较发达,其作物熟制一般为____。黄河在桃花峪以下无支流注入的原因是____。
(3)根据材料一,从地理角度分析建设长江经济带应注意的问题有____。
(4)根据材料二,黄河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
32、阅读“南极地区图”、“北极地区图”、“青藏高原图”及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素有“地球三极”之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高登义是我国第一位完成地球“三极”科学考察的人。1966年春,高登义为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做海拔7000米-9000米处的风向风速预报,他当时的感觉是寒风刺骨,气温比空气实际温度更低。1988年末至1989年初,高登义又作为南极考察队中的一员,赴南极大陆建立中山站。1991年,高登义受邀参加北极科学考察工作,他发现中国是1925年签署《斯瓦尔巴条约》的国家之一,可以到斯瓦尔巴群岛建立科考站、开矿、办学校。在他的倡议下,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
(1)“地球三极”共同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影响青藏高原气候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影响南北极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2)读图可知,青藏高原大体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地区相吻合,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我国_____族的聚居地。作为地球的“一极”,青藏高原_____广布,其融水成为亚洲许多大河的源头。从其气候特点看,青藏高原适合发展_________业(主要农业生产部门),但在河谷与盆地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气温适于______发展。
(3)南、北极地区虽自然环境相近,但也有各自的特殊性。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周边主要是_____(陆地/海洋),二者周边区域更适合人类活动的是________。
(4)高登义作为南极考察队中的一员,他们赴南极大陆建立中山站选择在1988年末到1989年初之间进行,原因是________。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之间的位置关系大致为_____(单项选择)。
A.南北关系 B.东北-西南关系 C.东西关系 D.西北-东南关系
(5)读图可知,黄河站的经纬度位置约为_______(单项选择)。
A.17°W、81°N B.153°E、72°N C.12°E、79°N D.152°W、68°N
(6)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地球三极”地区冰雪正在加速融化。试举例说出“地球三极”地区冰雪融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深居______,距______遥远,与山脉的共同影响,绝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_气候,全年降水量少,气温年较温差大,形成该地区最主要自然特征是______;
(2)读西北地区地形图可知,本区的地形类型以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
(3)受气候影响西北地区河流数量少,且多为__________河,最大河流是_________;
(4)该地区的植被自东向西由草原过渡到荒漠,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34、清泉奔流,南北情长。2019年12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惠泽京津冀鲁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入华北地区和____地区,以解决我国水资源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东线工程的主要输水通道是____。
(2)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自然原因有____,社会经济原因有____,____。
(3)为确保清水北流,应加强治理长江流域的生态建设:在长江上游地区重点防治____,在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治____等。
35、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区和B区的分界线大致沿_______(山脉)—_______(河流)一线分布,这条线大致与我国1月________℃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2)A、B两区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更优越的是______区(填字母),该区的农田类型多为________(旱地/水田)。
(3)确定A区和C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
(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所描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________地区;D区在________高原上,形成了________的自然特性,在海拔较低的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