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黑龙江伊春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但是生活在宋代开封的普通市民做不到的是

    A. 吃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 B. 在勾栏中观看《窦娥冤》表演

    C. 逛早市和夜市 D. 在大相国寺观看傀儡戏

  • 2、下列对我国石窟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石窟是封建统治阶级宣传佛教的产物

    ②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

    ③莫高窟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

    ④石窟艺术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 3、明朝选拔官员沿袭了科举制,其主要特点是

    A. 考诗写得如何

    B. 自由答卷,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C. 考词、曲作得怎样

    D. 八股取士,文体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

  • 4、唐末农民战争的时间为

    A. 755年~763年

    B. 755年~875年

    C. 875年~884年

    D. 875年~907年

  • 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

    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6、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连接了全国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直接造福于我们无锡地区的是大运河的哪一段?

    A.江南河 B.邗沟 C.永济渠 D.通济渠

  • 7、宋朝“神舟”是宋朝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技术。下列对当时中国造船业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领先于日本

    B.水平一般

    C.居世界领先地位

    D.技术落后

  • 8、下列关于清王朝加强与西藏联系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顺治接见五世达赖,并正式赐予其“达赖喇嘛”的封号

    B.清政府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C.派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D.雍正时颁行“金瓶掣签”制

  • 9、描绘历史变迁和社会沧桑的诗词其实就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下列诗词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含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②“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③“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 10、法国史学家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或一个艺术家,必须要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下图反映了唐朝

    A.兴盛的文学艺术

    B.发达的科学技术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频繁的中外交流

  • 11、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玄奘                                      鉴真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A.经济繁荣

    B.科技先进

    C.佛教传播

    D.对外交往

  • 12、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藩镇割据

    D.澶渊之盟

  • 13、下图为中国古代多民族政权并立形势图,下列历史事件与图中英文字母A处的政权相关的是

    A.宋太宗攻辽 B.岳飞抗金 C.戚继光抗倭 D.文天祥抗元

  • 14、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导致的结果是

    A. 唐高祖起兵反隋

    B. 唐玄宗追求享乐

    C. 杨国忠等把持朝政

    D. 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 15、宋朝是我国经济发展、手工业兴盛的重要朝代之一。下列关于宋朝造船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B.造船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C.海船上开始配备指南针 D.拥有世界上最大造船厂

  • 16、唐朝时期农业发达,下列符合史实的有:

    ①出现了曲辕犁

    ②创制了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车

    ③耧车

    ④出现了翻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17、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都是

    A. 杰出的水利工程

    B. 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C. 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

    D.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18、陆羽的《茶经》中记载:“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该记载反映了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丝织工艺的精湛 C.社会风气的开放 D.陶瓷制作的水平

  • 19、清朝前期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经济发展 B. 国力增强

    C. 社会安定 D. 商帮出现

  • 20、下列生产工具是唐朝时候创制的有( )

    ①耧车 ②水排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宋代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__。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__

  • 22、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____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

    (2)发展: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____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3)口号:李自成提出“____”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4)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________

    (5)推翻明朝:____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 23、指南针发明与改进: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_______

  • 2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____________;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最著名的青铜器是巨大的____________

  • 25、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________通史。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________》。

  • 26、北宋从越南传入了优良水稻品种——________。宋朝时,出现了“________天下足”的谚语。

  • 27、历史上,很多中央政权都重视维护边疆的稳定和捍卫祖国的统一。

    (1)1793年,清朝颁布《_____》,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2)元朝政府设置_____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3)1689年,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

  • 28、元朝时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________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 29、______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炀帝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征调百万多人,开凿_____

  • 30、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____,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_____的发展。

    (2)火药: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到____,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____,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____。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隋炀帝   统一蒙古

    铁木真   陈桥兵变

    宋太祖   始设进士

    元世祖   开元之治

    宋高宗   建元灭宋

    唐玄宗   宋金和议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唐玄宗册封的三位少数民族首领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在外者,则有行省,有行台……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元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制度的主要内容。

    (2)该制度有何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