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历史要素获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依据“589年”、“陈后主”、“《玉树后庭花》”等要素,我们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A.南北朝对峙形成
B.杨坚建立了隋朝
C.陈后主建立陈朝
D.隋灭陈统一全国
2、它是我国传统农学的集大成之作,书中不但总结了前人的农学成就和生产经验,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知识,其内容非常完备,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该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资治通鉴》
3、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 B.涿郡 C.洛阳 D.余杭
4、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5、史学家吕思勉曾写道:“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
A. 隋朝短命而亡 B. 唐诗繁盛辉煌
C. 市民文化兴起 D. 科学技术发展
6、《台湾通志》载:“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这里所说的“余”的主要贡献是
A.出使西域 B.收复台湾 C.打败沙俄侵略者 D.七下西洋
7、据历史学家研究,清朝前期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在丝织业、棉织业等行业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③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④人口数量有很大增长,康熙时,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宋太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为了把地方财政收归中央,集中财权,他采取的措施是
A.设置转运使
B.设置通判
C.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
D.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9、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B. 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广东和福建一带
C. 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
D.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10、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结束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B.在前代农民起义中建立的朝代
C.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D.都建立起空前辽阔的疆域
11、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一亿多,到清朝乾隆末年时,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国外高产作物的引进,下列作物,属于我国明代引进的是( )
A.水稻、玉米
B.玉米、马铃薯
C.水稻、向日葵
D.花生、粟
12、1757年,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贸易。这反映出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 )
A.全面开放 B.闭关锁国 C.坚决抵抗 D.不抵抗
13、具备时空观念是学习和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示意图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应填写的史实是
A.①雅克萨之战②平定噶尔丹叛乱③设驻藏大臣④设置台湾府
B.①平定噶尔丹叛乱②雅克萨之战③设驻藏大臣④设置台湾府
C.①设驻藏大臣②雅克萨之战③平定噶尔丹叛乱④设置台湾府
D.①设置台湾府②设驻藏大小③雅克萨之战④平定噶尔丹叛乱
14、评价人物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以下对赵匡胤评价准确的有( )
①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建立科举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机制④采取重文轻武政策,提高了士人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西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西藏的和平解放
16、杜甫的诗歌《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之句。它描述了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可能是
A. 隋末农民起义
B. 安史之乱
C. 玄武门之变
D. 黄巢起义
1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历史上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在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18、唐朝建立了强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经济繁荣,文化辉煌。“水能载舟,亦能意舟”的思想理念是唐朝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句说的是哪位皇帝
A. 周武王
B. 唐太宗
C. 乾隆
D. 成吉思汗
19、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饮茶之风风靡全国 B.人们都只使用竹简写字
C.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 D.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
20、“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材料中的闯王指
A.李自成 B.郑和 C.吴三桂 D.戚继光
21、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以“_________”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__________的册封。
22、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________、后晋、后汉、________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________,史称“________”。
(2)实质:唐末以来________局面的延续。
(3)表现: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________,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4)影响: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5)最终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________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23、1206年,铁木真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_____,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_____。
24、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___________。
25、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节日中,基本定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清朝统治者以______为都城。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在此后的统治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____________,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_______学说,继承历史文化传统。
27、列举唐太宗任用的人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元朝时,忽必烈设立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________。
29、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________”之称。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编的《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30、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行________的制度。
31、文化璀璨
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特别是一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达。这一时期,文化继续发展,学术巨匠辈出,统文化呈现辉煌。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连线内容。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755年唐朝发生的叛乱_____。
(2)1644年推翻明朝的起义_____。
33、农业、手工业、货币、交通和人口是古代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见证了怎样的盛唐气象。
材料二 北宋初,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贸易活动日益繁荣,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以致宋朝从一建国就面临着货币供给不足,及地区间货币流通被分割的局面……铁钱既笨重难携以致远,又因私铸多而流通受阻……当地一些既有信用、又有大量财富的巨富豪商,为交子在成都的最初发行提供了信用基础。此外,先进的印刷术,也为交子的印刷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宋元纸币流通及其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交子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材料四清朝前期人口统计表
时间 | 顺治18年 | 康熙9年 | 乾隆8年 | 乾隆59年 |
(1661年) | (1670年) | (1743年) | (1794年) | |
全国人口数 | 1920万人 | 1939万人 | 15000万人 | 31000万人 |
(4)根据材料四的人口数据,指出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会带来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