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学界一直有“汉承秦制”、“唐承隋制”的说法,下列哪些制度属于“唐承隋制”
①九品中正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行省制度 ④科举制度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2、“秦汉时期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而隋唐宋时期社会中下层开始出任官僚。”材料中出现的这种变化,其重要原因是
A.隋唐宋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科举制创立并不断完善
D.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
3、明朝中期,倭寇疯狂进犯浙东沿海。率军九战九捷,荡平当地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文天祥 C.郑和 D.郑成功
4、“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特有的文化气派。唐朝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①遣唐使来华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鉴真东渡日本
④玄奘西游天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6、《元史·地理志》中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段话说明元朝
A. 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
B. 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
C. 修建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
D. 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有大量商船往返
7、某中学的校训“敢为天下先”,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考究历史,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在相似精神的激励下名垂青史,其功其迹影响深远。下列选项与题意不符的一项是
A.隋唐的选官
B.元朝的行政
C.唐宋的文化
D.金城公主入藏
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该诗的作者最可能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9、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成“China”时,意思指的就是“中国”)。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还记得是哪个地方吗( )
A.云南元谋
B.陕西西安半坡
C.北京周口店
D.浙江余姚河姆渡
10、唐代有一位诗人,其诗风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像,人们称他为“诗仙”。该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1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经对世界历史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推动了人类教育、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对造纸工艺的改进,做出重大贡献的是谁?( )
A.蔡伦 B.张衡 C.毕昇 D.张骞
12、“贞观十五年,……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中原与吐蕃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
A.唐蕃和亲的意义 B.唐蕃和亲的原因
C.唐蕃和亲的经过 D.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13、《七子之歌·台湾》(下图)由闻一多于1925年创作于美国,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对于实现祖国统一的渴望。下列有关宝岛台湾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元朝设置的澎湖巡检司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的行政机构
②明末日本侵占我国的宝岛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③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从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④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⑤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4、唐朝灭亡至宋朝建立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处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之中,其实质是( )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频繁更选
C.阶级矛盾的严重激化
D.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15、“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通过描写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封建家族的衰败历程来揭示中国近代前夜危机和封建社会没落的文学作品是( )
A.《窦娥冤》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16、我们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包括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这些节日和习俗开始于我国的
A.汉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宋朝时期
D.元朝时期
17、“皇华使者承天敕,宣布纶音往夷域。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天书到处多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南金异宝远驰贡,怀恩慕义摅忠诚。
高山巨浪罕曾观,异宝奇珍今始见。舟行巨浪若游龙,回首遐荒隔烟雾。归到京华觐紫宸,龙墀献纳皆奇珍。……”——明·马欢《纪行诗》。诗中描绘的是
A. 戚继光抗倭的事迹
B.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斗
C.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D. 康熙雅克萨痛击俄军的神威
18、以下哪一项发明为新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19、属于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的是
A.昆曲
B.秦腔
C.汉调
D.京剧
20、领导明末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的是
A.黄巢 B.陈胜 C.张角 D.李自成
21、知识对对碰(将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对应的括号内)
22、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①背景:______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
②目的:学习中国的______
③影响:把唐朝先进的______、天文历法、文字、典籍、______、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
①地位: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___。
②贡献:在日本传授______,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23、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的基本内涵是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民族振兴、_____________。实现它的途径是必须走________________,弘扬__________________,凝聚中国力量。
24、下图是某个朝代修建的万里长城示意图。请认真看图,然后指出:朝代是_______,东起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_____。
25、北宋兴起的江西 ____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6、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
(2)商业:
①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_____;
②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____,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____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乾隆时期的____,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③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拥有雄厚的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例如, 山西商人组成的____,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____”,便于货币流通。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____,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荼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7、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
28、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________,代表作_________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_______,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29、唐朝都城________规模宏伟,布局对称,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元朝都城________规划整齐,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布局,奠定了今天北京城的基本格局。
30、宋朝的__________政策防止了唐末以来武将跋扈的情况;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以控制地方财赋权。
3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行子婿之礼。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遂“和同为—家”。
材料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宋向金称臣,金册封宋康王为皇帝;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属宋,北属金,割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予金;宋每年向金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家”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给双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盟约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是什么?该盟约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民族交融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2、列举题
(1)宋朝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2)请列出宋元时期两项著名的科技成就。
(3)元朝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4)写出《资治通鉴》的时间、作者、体例、和记载内容?
(5)分别写出辽、北宋、西夏、金的建立者。
3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总理记者会上表示,疫情过后民生为要,应该把保障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放在极重要位置。
材料一唐代长安和洛阳城内的坊只是居民住宅区 ,黄昏后锁闭坊门,禁止夜行,商业活动只能白天在市里进行。北宋开封和其他大城市的繁盛,逐渐突破了......的界限,相同行业的店铺多集中在邻近,工商与居民杂处,面街开店,随处都有商铺、邸店、质库、酒楼、食店.相国寺每月开放五次,中庭两虎可容上万人,商旅交易,都集中在这里.还出现了迟至三更的繁盛夜市,到五更,“鬼市”(早市)又开张营业。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邓广铭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城市与唐朝相比有什么不同?
材料二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赵喜鹏译:《海外华人.序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宋元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材料三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此县成的规模还前.如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樨塞港,,街道肩摩”景象.湖北的汉口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期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教干家”都会.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十金”.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3)根据材料概括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回答清中后期商业走向没落的原因?
材料四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人间的烟火,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中国的生机.“现在各城市在开展柔性管理,允许有秩序的增加店外摊位,不少小店经营面积加倍,天气转暖夜市摆摊的氛围复苏,平均每天十几万人新开通收钱码做生意,烟火气真正闻到了.”夜间经济不仅是城市发展水平和品位的一个缩影,也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利市惠民工程.切实引导夜间消费的意识,积极培育夜间消费的市场,加快搭建夜间消费的平台,可以丰富它的内涵和魅力,给“以城留人”创造基础条件,让城市的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气“火”起来、财气“旺”起来。
(4)根据材料四回答,地摊经济、小店经济等有什么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政府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城市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