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百团大战
D.甲午战争
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A.祖国统一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4、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强调:我们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九二共识”的核心是
A.和平统一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平等互利 D.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
5、2020年是纪念西藏和平解放
A.70周年 B.69周年 C.68周年 D.67周年
6、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交换了意见,是关于( )
A.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C.台湾回归祖国
D.大陆跟台湾通商细则
7、1951年和平解放的地区是( )
A. 北京 B. 西藏 C. 内蒙古 D. 新疆
8、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哪一年
A. 1950年
B. 1951年
C. 1952年
D. 1953年
9、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唐山人地震的灾难;周恩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逝世的悲痛……,许多重大事件至今仍留在人们深深的记忆中。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还包括
①“四五运动”
②“九一三”事件
③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经济建设上来
B.阶级斗争上来
C.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
D.解决工人下岗问题
11、关于对外开放的下列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设立经济特区
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③开放沿海城市
④全面开放沿边、沿江及内陆省会城市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①③②
12、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正确的是
A.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C.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D. 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
1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
A. 区域内的人口和面积 B. 当地民族当家做主
C. 走社会主义道路 D. 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
14、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C.农村经济改革已经完成
D.国家取消了对农副产品的控制
15、始创于清康熙八年、久负盛名的中医药企业同仁堂,在历经近300年的风雨历程后,掌门人乐氏响应中央号召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该企业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应是
A. 中外合资
B. 私有化
C. 公私合营
D. 承包责任制
16、“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提出这些观点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中共十二大上
C.南方谈话中 D.中共十四大上
17、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我们就搞一点吧。”从毛泽东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中国研制原子弹的直接目的是( )
A.充当世界霸主
B.增强国防力量
C.促进经济发展
D.改善人民生活
18、台湾方面授权同大陆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的民间团体是
A.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B. 祖国统一促进会
C. 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
D. 海峡交流基金会
19、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不属于邓小平理论内容的是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有一则颁奖词“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这称赞的科学家(如下图)是
A.袁隆平
B.屠呦呦
C.邓稼先
D.钱学森
21、_____的推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_____,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22、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①成就: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________、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新兴的电子工业、________、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________,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国防尖端技术取得巨大进展。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________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模范人物: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模范人物有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
(2)文革时期科技成就
①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②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③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23、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___。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24、 航海家哥伦布在世界航海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和历史地位。
1. 观察上图(说明:图中数字分别为四次航行的年份),哥伦布率领船队,_______年(填图中的数字)航海的路线是:从_____(国名)的巴罗斯港向西出发,横穿_____,最先到达的是美洲的巴哈马群岛等地。
2. 在下列材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哥伦布的原始史料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3. 上述四则史料中,能够证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关键证据有哪些____?请说明理由____。
25、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_。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____________(制度)。
26、1976年,叶剑英、华国锋一举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十年文革浩劫;______年12月19日至20日凌晨,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7、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8、1951年,以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促成西藏和平解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29、20世纪60年代,涌现了许多模范人物,其中_________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铁人”是“_____________”
30、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1)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___”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3)2022年发布的《_____》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____”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31、简答题
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再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发展阶段,我们党都将决策的出发点立足于人民;每一个危急时刻,每一个转折关头,中国人民都将自己的力量凝聚于党……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业绩之所以震古烁今,正是因为这个伟大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常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实事求是的政治勇气,不仅锻造了一个政党的自我修复能力,更成为它始终活跃在历史舞台的决定性因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是在哪一重大举措完成后?这一举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我们从中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4)在遭遇“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后,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什么?
32、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请举例“最可爱的人”中的代表人物
33、2019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以“祝福祖国母亲七十华诞——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下列任务:
(1)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标志是什么?是谁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2)1956年,哪个事件标志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中国进入什么阶段?
(3)1978年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党带领我们打开了国门,并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情的发展道路。打开国门是哪次会议做出的决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被称作什么?
(4)19世纪末,我国对哪两个地区恢复行使主权,这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5)回顾历史,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安徽省凤阳县1980—1982年农业生产统计表
(1)材料一这份看似有点悲壮的协议书是哪个村庄的村民立下的?
(2)材料二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民为什么热烈拥护这个制度?
(3)材料三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4)材料一中这份协议书与材料二中的这个顺口溜和材料三中安徽省凤阳县粮食产量变化之间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