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了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这支军队的司令员是( )
A. 刘少奇 B. 林彪 C. 彭德怀 D. 邓小平
2、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新宪法的颁布
C.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3、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④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A. 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 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C.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
5、新中国的科技成果“两弹一星”成就卓著。下列不属于“两弹一星”范畴的是
A.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我国设计的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C.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神州一号发射成功
6、2019年是中国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这次会议的决议不包括
A.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D. 宣布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合法政府
7、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统一是历史大势,是正道。‘台独’是历史逆流,是绝路。”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解放台湾、完成统一 B.民间交流、维持现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实行“三通”,加强联系
8、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在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9、带领钻井队艰难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油井,被称为“铁人”的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袁隆平
D.邓稼先
10、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那么我国开始步入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的召开
11、下列关于造纸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西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 东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C. 西汉宦官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 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12、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④倡导“一带一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13、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若干历史时期,以下历史时期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初建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一改革开放一巩固新生政权
B. 巩固新生政权一初建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一改革开放
C.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一改革开放一巩固新生政权一初建社会主义
D. 改革开放一巩固新生政权一初建社会主义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
14、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是全党的共同任务
A.依法治国
B.深化改革
C.建成小康社会
D.从严治党
15、赵爷爷于1923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佃农家庭,1951年春节,依旧在家务农的赵爷爷一家非常高兴,还特意放了一挂鞭炮表示庆祝。请问,这个春节赵爷爷家最值得庆祝的可能是
A.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家里终于有人考中了科举
C.分到了盼望已久的土地
D.被选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16、在“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这三个概念中共同隐含的历史线索是( )
A.战后东西方合作的强化
B.欧洲在美国支持下复兴
C.东西方阵营的冷战思维
D.资本主义阵营的相互支持
17、在早年的香港电影里,与内地人有关的镜头似乎只有一种类型,就是“逃港”(即偷渡)。而如今,内地的居民仍然频繁往来于香港的大街小巷,他们已经成为香港旅游购物的主力军。内地居民角色的变化最能说明:( )
A.民族团结是基本国策 B.改革开放是富民之路
C.“一国两制”是世界趋势 D.“科教兴国”是奠基工程
18、“南深(深圳)北黑(黑河),比翼齐飞。”其中的深圳是我国1980年设立的经济特区,与它同时开放的还有
①厦门
②珠海
③上海
④汕头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邓小平提出的判断姓“资”姓“姓”的三条标准是。
①是否有利于增加公有制经济成分
②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③是否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
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30多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制度
C. 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D.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1、成就: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________
22、填空题
(1)从1953年开始,我国相继对农业、手工业和______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的转变。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______
(2)1978年,安徽凤阳______农民实行分田______,自负盈亏。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2015年,国家主席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在______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5)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______、______和北海舰队。
(6)1953年,______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
2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________、全面从严治党。
2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_____、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_____”战略布局。
25、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________
(2)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________的基本问题。
(3)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2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_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
(2)影响: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7、战区建设: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个战区,即_____________、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_____________,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2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________》,会议还选举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9、 将右边任务字母代号填入左边对应的括号内。
两弹元勋 A、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B、邓稼先
杂交水稻之父 C、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D、雷锋
油田“铁人” E、袁隆平
30、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________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初,邓小平________,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31、问答题
(1)什么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3)请你列举出我国建立的5个自治区。
(4)请你说说“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调整,请举出四次调整的内容。简析1950年和1978年进行的调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总结你对我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认识。
33、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34、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香港、澳门成功地回归祖国,有力地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材料一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复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
材料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的《国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提到的香港曾经被哪个国家侵占?我国的澳门曾经被哪个国家侵占?
(2)香港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的性质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3)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主要得益于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及中央领导人 “一国两制”构想的解决方案的提出。请问“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谁提出的?
(4)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5)你认为当前严重阻碍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