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中的基本矛盾。皇权对相权取得彻底胜利的标志是
A. 秦始皇设立御史大夫
B. 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
C. 元世祖推行行省制度
D.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2、史书中关于一种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的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地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物。”其所指的是( )
A.秧马 B.筒车 C.曲辕犁 D.耧车
3、唐朝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是( )
A. 江都 B. 涿郡 C. 余杭 D. 长安
4、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
A. 汉武帝 B. 隋文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
5、元朝时直属于中央中书省管辖的称“腹里”,“腹里”包括
A.山东山西河北
B.江浙江西云南
C.四川甘肃河南
D.岭北辽阳河南
6、“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宋高宗这句话反映了宋代( )
A. 南方农业繁荣 B. 北方手工业先进
C. 海外贸易兴盛 D. 交通运输业发达
7、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里的“政治制度”应理解为(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
C.在思想领域里开展新文化运动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8、唐朝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诗中的“世乱”指( )
A.黄巾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五代征战
9、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做出了不少的创造发明,其中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水排
10、唐玄宗不理政事,贪图享乐,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由盛转衰。历史上把这次叛乱称为( )
A. 唐未农民起义 B. 隋未农民起义 C. 安史之乱 D. 大泽乡起义
11、关于“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 散布于广大农村
C. 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 出现在宋朝时期
12、丞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往往担任这一要职的人,都是皇帝的肱股之臣。宋太祖时对丞相采取的措施是( )
A. 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B. 废除丞相
C. 扩大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D. 把宰相一分为三
13、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排历史话剧,下列场景符合史实的是
A. 号炮一响,曹操率领伏兵杀出
B. 玄奘阅读活字印刷的《金刚经》
C. 鉴真东渡的船上使用了指南针导航
D. 岳家军使用火药武器同金军作战
14、阅读下图,发出如此感慨的是( )
A.辽军
B.金军
C.蒙古军
D.突厥军
15、号称“万里长城”的明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的东西起止点是( )
A.居庸关、嘉峪关
B.山海关、嘉峪关
C.辽东、临洮
D.鸭绿江、嘉峪关
16、瓦子在城市中出现、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描述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7、台湾作为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式归中央政府管辖是在:
A.隋 B.唐 C.宋 D.元
18、与下图我国古代行政管理制度相对应的朝代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9、归纳历史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政权并立
B.和平共处
C.三国鼎立
D.国家统一
20、两宋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下列哪一个国家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 )
A.越南
B.朝鲜
C.印度
D.日本
21、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垦田面积逐渐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_______和________。重视兴修水利。
(2)手工业方面
①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业工艺水平最高。
②陶瓷业发达,邢窑_______,越窑_________,唐三彩闻名中外。
③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3)商业方面
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大都市,如都城____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_______________。
22、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年,隋文帝灭掉陈国,统一全国。________年,朱温建后梁政权,标志唐朝灭亡。
(2)唐朝发明的适于深耕细作的工具是________。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___。
(3)唐朝陶瓷器________闻名中外,色彩亮丽。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成为著名瓷都。
23、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_______。
24、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______年西夏灭亡。
25、12世纪初,女真族的首领________,在会宁称帝,国号________,他就是金太祖。
26、北宋从越南传入了优良水稻品种——________。宋朝时,出现了“________,天下足”的谚语。
27、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
28、根据提示信息,写出下列事件所发生的朝代。
(1)黄巢起义——
(2)与辽签订“澶渊之盟”——
(3)郑和下西洋——
(4)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29、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________,755-763年的________
(事件)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30、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时最后完成。
31、连线题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司马光的代表作——
(2)王祯对木活字技术作系统总结的作品——
(3)成书于明代的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33、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吴兢《贞观政要》
(1)材料一中“吾”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吾”是如何避免“一朝而败”的?写出之后其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名称。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2)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这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策?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3)杜甫诗中描述的是哪一盛世局面?当时哪位皇帝在位?
材料四: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哭晁衡卿》
(4)材料三中晁衡是遣唐使中比较突出的代表,日本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唐代新政中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什么?
材料五: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选自人教自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5)试举两例唐朝时主动对外交往的事例。你从他们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