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初一(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不过1亿多。到康熙时期,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膨胀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导致清朝前期,人口迅速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B.政治清明,法制健全

    C.国家倡导,计划生育 D.外患严重,国防需要

  • 2、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为了管理国土,元朝实行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行省制度

    D. 分封制

  • 3、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材料所述史实可以表明

    A.唐蕃之间和平友好往来 B.吐蕃经济文化得到发展

    C.唐蕃之间订立友好盟约 D.唐朝对吐蕃的管辖加强

  • 4、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及印度的棉花、食糖言等传入欧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是

    A. 罗马人

    B. 阿拉伯人

    C. 拜占庭人

    D. 法兰克人

  • 5、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直接关联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王昭君

    C.卫青

    D.班超

  • 6、朱或在1119年写成的《萍洲可谈))一书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最早记录,中国海船上使用指南针开始于( )

    A.唐朝末年

    B.北宋末年

    C.南宋末年

    D.元朝末年

  • 7、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下列属于清朝统治者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有

    ①戚继光抗倭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设置台湾府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据报道,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一位扬州唐代高僧的坐像再次回乡省亲,他就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     

    A.鉴真

    B.玄奘

    C.空海

    D.崔致远

  • 9、《中国通史》中记载:“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

    A.等级森严 B.重文轻武 C.重农抑商 D.休养生息

  • 10、在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中强调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其实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大唐王朝便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以下不能正确反映出唐朝时期开放、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的是(  )

    A.衣食住行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 B.完全模仿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的习俗

    C.妇女可以参加骑马等活动 D.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 11、唐太宗在位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  )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贞观遗风   D. 康乾盛世

  • 12、1980年茅盾曾作长诗《欢迎____和尚探亲》,其中说:“今日____来探亲,扬州面貌已全新。欢迎现代遣唐使,友谊花开四月春。” ____处填写(  

    A.李白

    B.杜甫

    C.玄奘

    D.鉴真

  • 13、戚家军在抗击倭寇中,取得九战九捷的地点是

    A. 广州 B. 厦门 C. 福州 D. 台州

  • 14、力劝宋真宗亲征的宰相是( )

    A.房玄龄 B.魏征 C.寇准 D.姚崇

  • 15、比较归纳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重新统一全国  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政权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6、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宋代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能做到

    ①欣赏关汉卿的《窦娥冤》  ②春节时期燃放鞭炮和拜年

    ③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④去瓦子欣赏各种表演节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7、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成就的是(   )

    A. B.

    C. D.

  • 18、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兴盛的原因有: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③实行文化专制④重视人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9、下列政权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一组是(   )

    A. 隋、北宋、西夏   B. 北宋、辽、清   C. 辽、元、清   D. 隋、 西夏、元

  • 20、元朝灭亡南宋,完成全国统一的时间是( )

    A. 1260年 B. 1276年 C. 1279年 D. 1234年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填图题

    (1)请选出隋朝大运河从北向南流域的正确名称

    A. 永济渠——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B. 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C. 永济渠——江南河—通济渠——邗沟

    D.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2)图中编号1是一城市的名称,它是

    A.长安  B.洛阳  C.北京  D.南京

    (3)图中编号2是一城市的名称,南宋时它叫做

    A.会稽  B.余杭  C.临安  D.南京

  • 22、我国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的是________.

     

  • 23、中国四大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传播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 24、火药发明与使用:_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_______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_______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元朝还用金属做筒,取代竹筒,发明了_______

  • 25、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___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_》。与他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_____________”。

  • 26、两宋时期,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女词人是________

  • 27、

     

  • 2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南宋抗元名臣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

  • 29、______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北宋文学家_______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

  • 30、隋朝皇帝______在位时科举制确立;北宋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最早活字印刷。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下列剧作家及其作品连线。

    A、汤显祖               ①《桃花扇》

    B、洪                 ②《牡丹亭》

    C、孔尚任               ③《长生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列举辽宋夏金元时期各个民族建立的政权。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政治局面上呈现什么特点?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二  “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

    ——[唐]杜佑《通典》

    材料三 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

    ——《宋朝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材料四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一方面,它为中国提供了一种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促进了教育文艺的发展,但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诗中蕴含了一种选拔人才制度,该制度是在哪位帝王时正式确立的?

    (2)科举制在唐朝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据材料二指出武则天完善科举制的举措。

    (3)据材料三分析,宋朝的科举制度有何发展变化?

    (4)阅读材料四,概括指出作者认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