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南社会经济在东晋南朝、五代十国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2、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对外贸易,后来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 南京
B. 上海
C. 泉州
D. 广州
3、为帮助同学们梳理基础知识,某老师制作了如下时间轴,其中”①”处应是
A.黄巢起义
B.北宋建立
C.定都临安
D.元昊称帝
4、整理知识要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设置驻藏大臣”、“打败大、小和卓叛军”这些内容能共同说明( )
A.清初西北边疆的巩固 B.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C.打败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5、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渡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发展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6、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选官制度先进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7、宋人写诗“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赞美的由李春设计和主持修建的著名工程是
A.赵州桥
B.大运河
C.长城
D.故宫
8、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A.宋辽之间维持了较长的和平局面
B.宋金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9、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下列哪些人曾经掌握过这把“钥匙”
①华佗 ②张仲景 ③祖冲之 ④李时珍 ⑤关汉卿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10、唐朝时边疆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渤海国首领被封为渤海郡王,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册封这些少数民族首领的统治者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11、率领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统治的是
A.黄巢 B.郑成功 C.努尔哈赤 D.李自成
12、七年级(2)班的同学们课余时间要排演历史剧《宋代词人苏轼》.若请你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A.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 和休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3、 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中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评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成吉思汗是中国古代哪个民族的杰出政治家( )
A.吐蕃
B.女真
C.党项
D.蒙古
【2】从这句词看,毛泽东认为成吉思汗在如下哪一领域出类拔萃( )
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文化
14、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
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 |
1 | 废丞相,权分六部 |
2 | 设内阁大学士 |
3 |
|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建立行省制度
C.设立军机处
D.设厂卫特务机构
15、记载玄奘游历过的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 )
A.《资治通鉴》 B.《大唐西域记》
C.《四书集注》 D.《马可波罗行记》
16、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和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分别是
A.贞观之治和黄巢起义
B.开皇之治和安史之乱
C.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
D.开元盛世和黄巢起义
17、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A. 市舶使
B. 宣政院
C. 榷场
D. 十三行
18、下列有关唐太宗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②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③创立了殿试制度 ④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通的大运河
A. 促进了经济交流 B. 促进了贞观之治 C. 巩固了封建统治 D. 结束了分裂局面
20、唐太宗因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能体现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A. 遣唐使来中国
B. 鉴真东渡日本
C. 玄奘西行天竺
D. 文成公主入藏
21、由岳飞率领,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而深受中原百姓爱戴的抗金队伍是
22、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________”。宋代制成了______。_______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23、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黄河、长江和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人口多达百万。
24、清代的_________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________》,这部小说初名《________》。曹雪芹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高鹗续写了后40回,题名《 _________》,在乾隆晚期时排版面世。
25、科技名著
作品 | 作者 | 作品性质 | 历史地位 | 其他 |
《本草纲目》 | _____ | 药物学著作 |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民请教,采集药物标本,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而编出。全书约_____万字,共记载了药物______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______多种,收录药方______多个,比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4倍,还附 有________多幅药物形态图。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17世纪初传入日本,18世纪初传到朝鲜,之后传入西方,被翻译为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
《天工开物》 | 宋应星 | 科技巨著 |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________” | 中举后担任地方官,公务闲暇时专心致志研究科技,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编写而出。把各生产部门分为______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_____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
《农政全书》 | ____ | 农学著作 | 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是_______末年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 全书_____卷,约______万字,分为农本、_______、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_______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
26、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___________》,是一部____体的通史巨著。
27、雍正年间,为加强君主专制,设置________。
28、南宋时期,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地区。这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29、唐朝时,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_。
30、清初,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被尊称为“________”。
31、把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在一起。
①《水浒传》 A.曹雪芹 a.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②《西游记》 B.罗贯中 b.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③《三国演义》 C.吴承恩 c.神话小说
④《红楼梦》 D.施耐庵 d.古典小说的高峰
32、 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隋灭陈统一南北的时间——
(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
(3)宋代从越南引进的水稻优良品种——
(4)宋代出现的纸币——
(5)元朝时形成的一个新民族——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宋与辽议和,辽军撒回,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它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有利于两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
——选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摘自部编版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所见”。
材料四:《梦梁录》春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逐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1)根据材料一回答,宋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图片中的文物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类?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3)材料二反映了宋代哪方面的情况?
(4)根据材料三、四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