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一契丹族 ②西夏一元昊 ③阿骨打一党项族 ④北宋一赵匡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2、结合所学.你判断下表内容最符合的学习主题是
序号 | 历史事件 |
1 | 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
2 |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册封宗教首领 |
3 |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
A.清朝对边疆的有效管辖 B.清朝对台湾的统治
C.清朝对新疆的治理 D.清朝对西藏的管理
3、与“金榜题名”“名落孙山”“十年寒窗”“连中三元”“一举成名”等有关的古代一种选官制度是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4、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 渥巴锡
B. 郑成功
C. 郑和
D. 戚继光
5、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以下对印刷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唐朝初年,人们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B.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
C. 北宋时期,李春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D.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6、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明成祖派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D.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7次下西洋
7、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促使了唐朝的由盛而衰( )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黄巢起义 D. 玄武门之变
8、中国本土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科学家屠呦呦认为《肘后备急方》及《本草纲目》对青蒿素的发现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本草纲目》的关注,这本书的作者是
A.华佗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
9、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名人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杜甫——《红楼梦》
B.李时珍——《本草纲目》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徐光启——《农政全书》
10、下图中A处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是
A.西夏
B.金
C.辽
D.元
11、中华民族是由56各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是( )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鉴真
D.颜真卿
12、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初中学生可以尝试学习隶书、行书等其他字体。以下关于“马”字的不同字体,对应正确的是?
A.隶书楷书行书小篆
B.小篆楷书隶书行书
C.楷书隶书小篆行书
D.隶书楷书小篆行书
13、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李自成之所以能够顺利建立政权,其主要原因有
①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得到人民拥护
②严明的军纪
③起义军英勇作战
④清兵入关灭亡明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如果你想在两宋时期做大米生意,你会选择到大米价格最廉价的水稻产区去购买。此时,你应该选择的最著名的水稻产区是
A. 苏州、湖州
B. 临安
C. 东京
D. 大都
15、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 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 在各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 地方设置转运使
16、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
A. 杭州
B. 泉州
C. 景德镇
D. 广州
17、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 都城繁荣的商业景象
A.北宋 B.明朝 C.元 D.清朝
18、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9、下面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A.隋朝建立 B.大运河开通 C.隋朝统一全国 D.科举制创立
20、下列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
B. 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C. 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制度
D.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21、宋朝在地方设置 ,从而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2、唐朝的全盛局面出现__________在位时期,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
24、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________。
25、唐朝繁荣昌盛,名人辈出.
(1)唐太宗知人善用。房玄龄善于谋略_________敢于决断,他们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_”。
(3)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_游学,玄奘回到长安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6、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________;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方针是________。
27、明朝的建立
1368年,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28、唐太宗时期的________敢于直言,被喻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________发明的,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29、明代引进了原产于_______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30、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还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______”政策,严格限制_________。
31、连线
32、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列举封建社会建都于长安的主要朝代: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5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为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题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贺词;10月15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庆祝大会在拉萨火车站隆重举行,胡锦涛主席为此专致贺电。
材料二: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1)201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为了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先后建成了哪三条著名的公路入藏?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施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
(3)作为中学生,你能为民族团结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