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刚为了深入了解和全面评价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列能为他的学习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
A.《史记》
B.《汉书》
C.《贞观政要》
D.《三国演义》
2、元朝戏剧空前繁荣,下列对元杂剧表述中错误的是 ( )
A. 融音乐、歌舞、动作、念白于一体
B. 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C. 关汉卿是著名戏剧家
D. 完全服务于封建统治
3、下列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
A.李时珍﹣﹣《齐民要术》 B.宋应星﹣﹣《本草纲目》
C.徐光启﹣﹣《农政全书》 D.贾思勰﹣﹣《天工开物》
4、明朝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牡丹亭》
C.《长生殿》
D.《桃花扇》
5、数百年来,人们一直尊崇和怀念岳飞。下列阐述的怀念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 岳飞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
B. 他领导的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C. 岳飞抗金让南方人民免受战争灾难,创造了江南相对安宁的环境
D. 岳飞出生于河南汤阴
6、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想要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A.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B.重视农业生产
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
D.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
7、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经过27 年的研究,写成了190 多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 )
A. 成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 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C. 是我国最早介绍西医学的著作
D. 奠定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基础
8、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
A. 废中书省,设三司 B. 废丞相,设六部
C.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 八股取士
9、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朝代,为了管理国土,元朝实行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行省制度
D. 分封制
10、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_____朝( )
A.秦 B.唐 C.隋 D.元
11、《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的著名诗句。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史
12、有一部史书可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该史书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13、如果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套用在历史现象中,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比作“螳螂”,把清政权比作“黄雀”,这里的“蝉”应该指的是。
A. 辽
B. 明
C. 元
D. 金
14、如图中的邮票纪念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5、明淸时期实行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A.儒家思想得到加强 B.官僚机构更加臃肿
C.禁锢思想摧残文化 D.削弱了地方官僚的势力
16、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A. 成吉思汗
B. 忽必烈
C. 努尔哈赤
D. 皇太极
17、我国的对外贸易,由汉唐的陆路贸易为主转到两宋的海外贸易为主,其原因有
①北方战乱,陆地丝绸之路不畅 ②南方相对安定 ③造船技术提高 ④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这首诗称颂的是
A.贞观遗风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开元盛世”
19、郑和,原名马三宝,云南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他的船队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
A.印度尼西亚 B.印度及孟加拉
C.沙特阿拉伯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0、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一座城门见证唐朝历史》的主题探究活动,下列是他们收集的材料。材料反映出唐朝
文成公主穿过开远门一路向西与吐蕃和亲唐太宗为大秦国僧人在开远门内建景教寺商人从开远门西行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胡商”通过开远门将货物运往西市售卖
A.中外交往交通发达
B.人才汇集经济繁荣
C.兼容并包繁荣开放
D.民族交流国家统一
21、唐朝繁荣昌盛,名人辈出.
(1)唐太宗知人善用。房玄龄善于谋略_________敢于决断,他们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2)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_________”。
(3)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__游学,玄奘回到长安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22、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的抗金英雄是________。
2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
24、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和推广的生产工具中,用于耕作的工具_____和灌溉的工具______________。
25、自________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到______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步超过北方 。
26、北宋时期,著名的瓷都是________。
27、契丹族与党项族
(1)____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契丹或者辽),定都____,耶律阿保机就是辽太祖。阿保机建国后,发展____,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党项族原属____的一支。____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____称大夏皇帝,定都____(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____。
28、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到_______开始运用于军事领域。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____________传到了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29、顺治帝赐予西藏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以“_________”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__________的册封。
30、火药传播与作用:中国的_______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_______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_______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31、请对下列著作与相关作者进行搭配
李白 《长生殿》
苏轼 《水浒传》
关汉卿 《春夜洛城闻笛》
洪昇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施耐庵 《窦娥冤》
宋应星 《天工开物》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建立下列政权的少数民族
(1)辽_______
(2)西夏_______
(3)金_______
33、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材料三: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钦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这一开创性的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使其整体的汉化”孝文帝推行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4)综合上述改革与创新,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