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山西朔州初二(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16年4月1日,由韩国政府移交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批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这些烈士牺牲在下列哪次战争中

    A.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 2、1978年,我国思想领域界发生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指(  )

    A.“两个凡是”的提出 B.粉碎“四人帮”

    C.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高考制度的恢复

  • 3、中国同外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条件是

    A. 意识形态相同

    B.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全国有1.5亿人参加宪法草案修改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充分表达了(     

    A.人民的利益

    B.党的利益

    C.工人的利益

    D.农民的利益

  • 5、二战以后,西欧国家百废待兴。他们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欧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美国的“援助”指的是(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推行杜鲁门主义

    C.铁幕演说

    D.成立欧共体

  • 6、1950年-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

    A.土地归集体所有 B.土地归农民所有

    C.归国家所有 D.归乡镇所有

  • 7、在班级表演活动中张立扮演了一位在上甘岭战役中一位战士,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道路。张立扮演的战士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位?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杨根思 D. 罗盛教

  • 8、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科学发展观

    C.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 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下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10、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公有制崇拜”。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指(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

    D. 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材料出自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联合公报》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停战协定》

  • 12、我国“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交通运输业

    B.重工业

    C.农业

    D.轻工业

  • 13、20世纪末,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而实施的战略是

    A.西部大开发

    B.南水北调

    C.三峡工程

    D.西气东输

  • 14、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主义

    B.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 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15、从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所起的作用中可以看出

    ①中国政府热爱和平②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③周恩来具有杰出的外交才能④帝国主义势力已不堪一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

    A.没收

    B.赎买

    C.合作社

    D.集体化

  • 17、“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鼓足干净、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使我国的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C. “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地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这顺应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 18、“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属于甲午战后群体意义的觉醒”有

    ①地主阶级以“自强”为旗号,开展洋务运动

    ②民族资产阶级主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商业

    ③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挽救民族危亡

    ④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9、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不同的于其他地区的土地改革政策,其原因是(   )

    ①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是山区,没有耕地,所以不用认真

    ②少数民族地区情况比较复杂,应从实际出发

    ③有利于民族团结

    ④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数量少,没必要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 20、港澳门回归后根本的变化是(     

    A.社会制度

    B.经济制度

    C.主权归属

    D.社会生活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战略支援部队。

  • 22、1971年9月,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1976年9月,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将“________________”隔离审查,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 23、_____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2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成立时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____________为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 25、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①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②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_____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将首届最高_____授予了袁隆平。同时,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_____”。

    (2)青蒿素

    ①中国药学家_____领导科研团队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②由于对人类_____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26、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

     

  • 27、共同繁荣发展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重视少数______的保护与发展,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3)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4)2006年,_______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 28、1980年中央兴办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被称为对外开放 “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1990年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 29、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时间:________年9月13日地点: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经过:________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标志:________

  • 30、填空题

     

     

    (1)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___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座精神丰碑。

    (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

    (3)在中朝人民军队的顽强抗击下,《________》终于在板门店签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4)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

    (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毛泽东誉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实行什么的历史性决策?

  • 32、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3)建国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一次会议?召开于哪一年?此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 33、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决策篇】

    (1)哪次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写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写出福建设立的特区名称。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成就篇】

    (3)写出2012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

    【外交篇】

    (4)写出本世纪初,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历史事件。

    【感悟篇】

    (5)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你对这个主题有哪些认识?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中国梦,是中共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它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艰苦努力……“三个必须"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

    材料二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重要、最难做到的是“全面”。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小康;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没有全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没有农村的、欠发达地区的小康,也就没有全面小康……而到2049年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将大大增强。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逻辑》

    材料三  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乌之两翼、车之双轮”……“四个全面”,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

    ——《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 “三个必须”是指什么?.

    (3)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之处。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你如何理解“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这句话?“四个全面”的“目标”是什么?

    (5)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中,身为中学生的我们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