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4月3日,第六批10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搭乘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 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吞噬
C. 三大改造完成
D. 《朝鲜停战协议》的签订
2、有人认为:假如塞尔维来民族主义者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这场战争就不会爆发。“这场战争”是指(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中东战争 D.科索沃战争
3、美国《纽约时报》曾载文,称“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足见全世界均认蒋氏,为中国最大领袖,而自动推崇之。”它评述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
B.七七事变
C.重庆谈判
D.南京解放
4、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南京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 D.香港回归
5、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 “危险”,到70年代初期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下列事件中,影响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这种变化的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WTO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美国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6、“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他是
A. 周恩来
B. 刘少奇
C. 叶剑英
D. 华国锋
7、某场变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场变革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战争
D.三大改造
8、下表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我国
A.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B.浦东开发区的建立
C.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D.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9、1958年,毛泽东提出“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这里提到的“我们”、“人造卫星”首次成功发射的是
A. 神舟1号
B. 嫦娥1号
C. 织女1号
D. 东方红1号
10、如下图是我国某地某种粮食作物产量数据柱状图,造成1958年粮食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的兴起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11、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准确理解是
A.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建立、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C.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
D.不受马克思主义束缚的社会主义
12、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了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 1950年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三大改造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3、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奋斗在第一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下列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14、“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性政策是( )
A. 拍卖 B. 兼并 C. 赎买 D. 没收
15、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是
A.上海浦东 B.深圳 C.珠海 D.海南岛
16、下图是我国某一时期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出现这样的经济结构比例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一五计划
17、如图是“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的情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A.1992年
B.1990年
C.2002年
D.2001年
18、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 北海舰队 B. 华东军区海军 C. 东海舰队 D. 南海舰队
19、结合所学知识,从下边这钱关键词中,你可以知道这位科学家是( )
①中国女药学家②发现了青蒿素③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邓稼先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
20、1990年初,邓小平视察上海,明确提出“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设想。同年,中央做出加快浦东开发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浦东开发开放决策的主要意义是
A.兑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
B.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C.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21、日益密切的交往:原因:在“________、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
2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①互相尊重_________ 和_________ 完整;②互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24、每一幅图片都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实践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根据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是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时的欢庆场面。这一成就出现在________期间,当时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期间兴建、施工了一万多个项目,其中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基地形成了。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图二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这次运动到________年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________的任务,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的基本制度。
(3)图三漫画是________时的壁画,在这一时期,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诸如________的失误,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困难。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并取得明显成效。
25、“提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标志着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__。
26、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______,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7、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_____________交换了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8、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斗争破坏了世界和平,世界性的大战爆发。
(1)法国、俄国和英国为了保障自身安全,签订了军事协定,形成了_______________
(2)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海战是_______________
(3)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4)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
29、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我国学者________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0、____________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____________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31、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团结是地区发展、国家繁荣的重要保证。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港澳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分析促成港澳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
(3)为结束两岸分离状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3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33、下面是我国不同时期的三位领导人,他们都是谁?
从左至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9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说:“根据宪法的规定,在保证国家统一、施行民族平等的原则下,推行……尊重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
材料二:“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问题所采取的立场、方针、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采取独特的模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可以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在民族问题和港澳台问题上,党和政府分别采取了什么政策?有何共同作用?
(2)香港问题能够解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港澳回归”有何伟大意义?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