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政权被蒙古族所灭的有( )
①辽 ②西夏 ③南宋 ④北宋 ⑤金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2、北宋时,为了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四川地区使用了纸币( )
A.圆形方孔钱 B.五铢钱 C.开元通宝 D.交子
3、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西夏政权的建立者属于
A.党项族 B.突厥族 C.契丹族 D.蒙古族
4、册封南诏的首领为云南王的唐朝皇帝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5、“该船队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该材料事件发生在( )
A.14 世纪 B.15 世纪 C.16 世纪 D.17 世纪
6、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那时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维吾尔族 D.回族
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朝代建立的情况,搭配正确的是( )
A. 秦朝﹣﹣﹣﹣﹣221年﹣﹣﹣﹣﹣嬴政
B. 唐朝﹣﹣﹣﹣﹣618年﹣﹣﹣﹣﹣李世民
C. 北宋﹣﹣﹣﹣﹣960年﹣﹣﹣﹣﹣赵匡胤
D. 元朝﹣﹣﹣1271年﹣﹣﹣﹣铁木真
8、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这主要是因为开展了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土地改革
9、受诗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影响。小明在暑假期间到北京长城旅游了一趟,回来后,爸爸要考考他“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主要修筑于什么朝代?它的起止点是哪里?你知道吗?”
A. 秦朝;东起辽东,西到临兆
B. 汉朝;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C. 明朝;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D. 清朝;东起雁门关,西到平型关
1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他被人们称为“诗圣”。这位诗人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房玄龄
11、南宋时,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的地区是( )
A. 江南地区 B. 川陕地区 C. 中原地区 D. 河南地区
12、朝为田舍郞,暮为天子堂。科举考试改变了古代读书人的命运。这一改变开始于
A. 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
13、唐朝前期的几位皇帝,按其在位的先后顺序列正确的是
A. 唐太宗-唐高祖-唐玄宗-武则天
B. 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
C. 唐太宗-唐高祖-武则天-唐玄宗
D. 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14、大运河自其凿通以来,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运输的重要渠道。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A. 余杭、涿郡
B. 洛阳、大都
C. 余杭、洛阳
D. 洛阳、涿郡
15、比较隋文帝和唐太宗,其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开国皇帝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③提倡节俭 ④都比较有作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些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型商帮。胡雪岩,来自安徽南部徽州府,中国清代著名的红顶商人,操纵江渐商业,资金最高达两千万两以上,人称“为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以上看来胡雪岩属于。
A. 晋商
B. 徽商
C. 苏商
D. 港商
17、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大运河的中心是在( )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洛阳
18、忽必烈继承汗位后,设立了哪一机构作为管理琉球(今台湾)的专门机构
A.澎湖巡检司 B.宣政院 C.中书省 D.台湾府
19、交子街是“世界第一纸币”的发源地,堪称中国古代的华尔街,如今的均隆街就是以前具有千百年历史的交子街。这里所说的均隆街应位于我国今天的哪一城市
A.陕西西安
B.河南开封
C.浙江杭州
D.四川成都
20、秦朝和元朝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分别是
A. 科举制和行省制
B. 科举制和中央集权制
C. 郡县制和行省制
D. 郡县制和丞相制
21、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2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________的统治。
23、唐朝经济盛世繁荣,其中在农业方面: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 ______ ,提高农作物产量;在商业方面,大都市居多,其中长安城繁华的商业区是 ______.
24、公元907年,___________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25、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6、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____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________”,流传四方。
27、建立西夏的党项族首领是________。
28、1966年,中国组建的战略导弹部队是________。
29、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最著名的谏臣是________,曾进谏二百多次。
30、________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全国;_______年,元灭南宋残部,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1、作者 作品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三国演义》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 《西游记》
宋应星 《天工开物》
32、英雄是时代的标杆。
(1)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________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2)1206年,__________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抗元英雄__________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材料二 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摘编自《简明宋史》
材料三 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上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宁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自《中外文化交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宋代经济哪方面的发展?这句谚语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指的是宋代哪个部门的繁荣发展,除此之外,南方还有哪些手工业部门也比较发达?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4)归纳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