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有一首歌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2、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中国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海南岛属于
A.民族自治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特别行政区
3、“大江涌,龟蛇醒,起烽烟。武昌炮啸,惊破太后梦难眠。铁桶金汤如许,神勇八旗安在,帝脉一丝悬。华夏共和国,民主万年传”。上述诗词中描写的史实有
①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 ②武昌起义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这主要得益于
A.三大改造的实行 B.“双百”方针的提出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一五”计划的实施
5、20世纪50年代,影片《英雄儿女》主题曲歌词:“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歌词中的“人民战士”和“虎豹”分别指的是
A.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 B.八路军、日军
C.红军、联合国军 D.人民志愿军、联合国军
6、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你知道我国第一部宪法和新时期比较完善的一部宪法分别颁布于什么时间吗?
A. 1949年 1954年 B. 1954年 1956年
C. 1956年 1982年 D. 1954年 1982年
7、下图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某纪念活动标识。它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一届人大召开
8、在“百度”搜索引击中输入“1955,周恩来,求同存异”几个关键词,你可以搜索到哪次会议的相关内容
A. 日内瓦会议
B. 雅尔塔会议
C. 巴黎和会
D. 万隆会议
9、细读下图的题词,关于这一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展的历史条件是当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好
B. 特区主要“特”在经济领域
C. 特区引进的主要是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D. 深圳的发展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确性
10、对于中央从1980年11月开始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邓小平提了三条原则
A. 坚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B. 要确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C. 对建国以来的历史上的大事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要做出公正的评价
D. 这样一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是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
11、历史课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它是邓小平的天才设想”、“它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学们是在评价(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C. “一国两制”制度 D.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2、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区是
A. 环渤海地区
B. 上海浦东
C. 闽南三角地区
D. 长江三角洲地区
13、2019年1月3日,由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1月15日,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中,棉花种子成功发芽。通过这段材料可以看出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的两大领域是
A.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 B.原子能技术和航天技术
C.生物技术和航天技术 D.航天技术和网络技术
14、习近平主席曾引用了《礼记·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来表达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看法。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A.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D.打破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隔阂
15、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是
①“乒乓外交”
②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中美关系缓和
④中苏关系改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1992年中共中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A.对外开放 B.国有企业改革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下列哪些人物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英雄( )
①黄继光 ②罗盛教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
A.1945年8月1日 B.1949年9月1日
C.1950年7月1日 D.1949年10月1日
19、1978年的中国改革首先发端于( )
A.国有企业 B.沿海城市 C.农村地区 D.经济特区
20、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A.③①④②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21、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①互相尊重_________ 和_________ 完整;②互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互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到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___________、手工业和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____________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________。
(2)地位:是我国的一项________政治制度。
(3)法律依据:1949年通过的《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被载入________。1984年,《________》颁布实施。
(4)5个民族自治区:目前,全国已经建立_______________、新疆、_______________、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
(5)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___________、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________发展奠定了基础。
25、到_______年,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6、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起来的标志是________。
27、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_______
28、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歌瑶“鞠躬尽瘁好总理,万隆外交显智慧”反映的内容是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上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此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____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__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____为国旗;采用____纪年。
(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
30、下图的名称是___________,(谁)___________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件事发生在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1、(大国外交)
(1)请列举两例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中美关系敌对的例子。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两例即可)
(3)中国在当今世界国际事务中起什么作用?
32、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问题一:探索中的失误
(1)1956年~1976年我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应该吸取怎样教训?
问题二:伟大的历史转折
(2)改革开放开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的重大决策?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
(3)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兴建经济特区成为一个重大突破。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哪个城市?
问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四大”高度概括了邓小平提出的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请说出哪次会议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问题四:感悟与提升
(5)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各方面取到了巨大成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09年2月1日,新华社播发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这份名为《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着“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对2009年的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摘自《一年时事政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的本质是什么?
(3)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又调整成什么土地政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4)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