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阐述的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是
①国家富强
②人民幸福
③国家独立
④民族振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与下面两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3、下图为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次会议的召开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请你判断,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属于哪一领域的工作( )
A. 经济建设
B. 国防科技
C. 科技文化
D. 民族宗教
4、毛主席曾说:“应当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广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五项原则是一个长期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5年万隆会议上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
5、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指( )
A.国防现代化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工业现代化道路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6、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将集体土地按人口分配到户,农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土地不能买卖、出租,经营所得“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种土地经营形式属于
A.农业互助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歌曲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许多歌曲反映了历史变迁。下列歌曲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歌唱祖国》
②《春天的故事》
③《我的中国心》
④《翻身农奴把歌唱》
A. ②①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④①②③
D. ②③①④
8、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是因为这次会议通过了
A. 一五计划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他生于甘肃玉门,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他是一个为民族争光争气的民族英雄。“他”是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黄继光
1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的标志是( )
A.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C. 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D. 1956年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1、1980年后,深圳在短短几年肉,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都市,这主要是因为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C.倡导“一带一路”
D.加入WTO
12、标志着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的是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C.汪辜会谈 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13、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解放区土改运动的发展。1948年,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材料主要强调了
A.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土地改革中广大农民群众分得了土地
C.土地改革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土地改革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物力保障
14、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结束了靠洋油的时代,是由于
A. 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建成
B. 苏联政府提供原油
C. 三大改造完成
D. “文化大革命”取得成果
15、“他获奖拉近了中国文学和世界各国读者之间的距离。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因为语言障碍、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还不够广泛,一些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知之甚少。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会使外国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激起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这篇《人民日报》报道中的“他”是
A.邓稼先
B.屠呦呦
C.莫言
D.路遥
16、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 )
A.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B. 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C. 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17、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1953年 | 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
1953年 | 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 |
1955年 | 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
1956年 | 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生产出来。 |
1956年 |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
1956年 |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
A.工业门类齐全
B.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C.地区分布均衡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8、温州人朱永贵口述:“……大家心里都空前地被‘超英赶美’的宏伟目标刺激着,铁门栓、锄头、秤砣、秤钩,甚至连灶台上的铁罐都被敲下来,钢铁厂一下子到处是各式各样的铁器……”。该口述反映的历史事件
A.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C.积极调动了人们生产积极性 D.为工业化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19、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我国进入
A.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20、把邓小平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21、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_____________,战区主战、_____________的新格局。
22、三、拨乱反正
典型: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革”中强加给________的罪名,恢复他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3、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的_______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三个阶段。
24、第一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_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________为国旗。
26、1952年底________的完成,实现了“耕者有其田”;1956年底,“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7、重要历史人物会推动历史的发展。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1)他一生致力于实业救国,先后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曾指挥百团大战,又领导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人______。
28、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9、1951年,______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1956年,______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____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____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和_____之间的矛盾。
(3)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31、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是指哪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开始进入什么阶段?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什么?这是我国第一部什么类型的法律。
(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4)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等英雄模范,其中解放军好战士和党的好干部分别是指谁?
32、新中国成后,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外交政策是什么?
(2)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
(3)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取得怎样的外交成就?(举三个例子)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3、 一个国家的外交成就是这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顾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坚持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②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会议是哪次?
③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
④21世纪初,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举出2个即可)
⑤从新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看,你认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4、曲折发展的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是大国关系的典型代表,具有全球性影响。某校八年级一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围绕“现代中美关系”的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他们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人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1972年2月28日
材料三 历史表明,每当两国对涉及对方核心和重大利益的问题处理得比较好,中美关系就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则会麻烦不断。我们希望美方始终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以实际行动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12年2月15日习近平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午宴上的演讲
(史料解读)
(1)上述材料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事件?从这些事件可以看出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思考)
(2)材料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和发表有何作用?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在《联合公报》中,美国对台湾问题作出怎样的表态?
(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中美关系上中方的的核心和重大利益是什么?
(4)展望历史,中美关系柳暗花明。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你认为未来中美两国怎样做才能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