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总书记这首词作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 雷锋
B. 王进喜
C. 焦裕禄
D. 周恩来
2、下列关于欧洲文明演进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3、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朱立伦表示,达成两岸的“九二共识”是双方合作交流的基础。“九二共识”指的是( )
A.两岸就开展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B.两党就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达成共识
C.两岸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两岸就“不以政治分歧影响、干扰经济合作”达成共识
4、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澜,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澜”是指
A. 袁世凯独裁 B. 新文化运动 C. 北伐战争 D. 黄埔军校的创立
5、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对如图(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A.土地改革热火朝天 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C.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D.大跃进蓬勃开展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6、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下面柱状图,推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95年开始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推动作用 B.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行
7、中共八大的主要贡献在于
A. 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 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C. 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 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8、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伟大意义在于( )
A.实现了我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B.形成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潮流
C.彻底纠正了“左”的错误路线
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9、宋朝为了避免武将跋扈专横,重用文臣担任要职,掌握军政大权,对武将进行抑制,文官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这一政策称为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三省六部制 D.八股取士
10、“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新”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 人民生活的提高
B. 综合国力的提升
C. 医保制度的建立
D. 就业制度的变化
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综合国力增强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是联合国成员
D.成功举办APEC会议
12、1949-1956年,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段历史时期社会性质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13、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抗美援朝电视文献记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在夹视科教频道播出。下列可能在这个纪录片中出现的英雄人物有
A. 黄继光
B. 邓世昌
C. 焦裕禄
D. 王进喜
14、我国首位航天员是
A. 翟志剐
B. 景海鹏
C. 费俊龙
D. 杨利伟
15、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虽说都有“特”字,但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A.主权归属不同
B.经济政策不同
C.民族政策不同
D.社会制度不同
16、穿越时空,你于1954年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你可能亲历的活动是( )
A. 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 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 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出兵干涉,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①出兵朝鲜
②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
③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海峡
④美国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8、歌曲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许多歌曲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下列歌词反映抗美援朝的是
A.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D.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19、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点。这次会议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成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伟大起点。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遵义会议 D. 中共十二大
2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一二·九运动
2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意义: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_____,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2、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1)杂交水稻
①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②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_____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将首届最高_____授予了袁隆平。同时,他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袁隆平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_____”。
(2)青蒿素
①中国药学家_____领导科研团队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②由于对人类_____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3、1924年,_____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孙中山又创办了_____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24、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________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________,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________;等等。
(4)起止时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年开始执行。到_______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5)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________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________、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__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__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新成果。
26、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7、下图分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人物______和______
28、到_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__的转变。
29、中国加入________组织(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30、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_______司令员。
31、哪次会议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是1978年还是1979年召开的?
32、请以“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演讲擂台赛为例,说说你在这一课中承担的任务,以及你是怎样参与的?
33、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各是什么?
3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两份史料分别反映了当时的什么历史事件?从图一到图二,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1957至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3)新浪网报道:“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这反映了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别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针对当前农村的问题,你对解决“三农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