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增强企业活力
C.实行经营责任制 D.改革分配制度
2、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
①马克思主义思想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3、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自贸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 )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的农村巨变 D.中国国企改革发展历程
4、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民国宪法》
5、1990年初,邓小平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浦东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下列邓小平的著名论断中,最能体现这一思路的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C.“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D.“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6、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中国梦”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7、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而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却粮食供应充足。下列人物为保障我国充足的粮食供应而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侯德榜
D.詹天佑
8、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状况
C.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D.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9、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是
A.坚持以阶级斗争为刚
B.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C.借鉴苏联的经验
D.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
10、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34.2%,由此可见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B.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11、六七十年代点煤油灯,现在灯火通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写信贴邮票,现在打个电话、发个微信、QQ,互联网十分方便;过去买菜用现金,现在扫二维码。这些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D.我国的轻工业、商业发展速度快
12、历史上以下的改革或措施,未涉及土地所有制变化的是( )
A.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B.日本大化改新把土地收归国有,六年授田一次
C.太平天国颁布实施《天朝田亩制度》
D.20世纪后期中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根据下图,判断图中②对应的朝代应该填
A.秦国 B.秦朝 C.三国 D.隋朝
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9月到10月间,布尔什维克党着手准备武装起义。这说明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 布尔什维克的宣传发动
C. 一战使俄国遭严重破坏
D.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15、针对万隆会议上出现的矛盾与分歧,中国代表团提出了( )。
A. 四项基本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双百”方针 D. “求同存异”方针
16、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四五运动
B.“九一三”事件
C.七千人大会
D.公私合营
17、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你知道我国第一部宪法和新时期比较完善的一部宪法分别颁布于什么时间吗?( )
A.1949年 1954年
B.1954年 1956年
C.1956年 1982年
D.1954年 1982年
18、“两弹功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出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 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C.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19、如图所示,最有可能发生在什么时期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20、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国情出发,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以下把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
A.遵义会议和中共十八大
B.中共七大和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七大
2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 _________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_____________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2、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
2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________、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________、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5、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次关于_________的大讨论。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6、①1950年开始的___________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②1951年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③1953年7月取得了____________的胜利,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④1953年开始执行______________到1957年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⑤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
⑥1956年_________________基本完成,我国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实现了和平过渡的创举是______。
28、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9、①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第②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④,对建设有⑤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
30、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科技成就 ②党的建设 ③外交成就 ④国防建设 ⑤土地改革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相对应的事件。
(1)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4)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5)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6)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7)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制定的基本方针是:
(8)促使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9)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10)探索时期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32、列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
33、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说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4、中国特色强调和而不同,和谐共生,中国愿与各国携手共造繁荣、和谐的世界。某班同学围绕“中国特色,世界和谐”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也来参与。
任务一(梳理知识——明确理论形成)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请根据所学填写下表
核心领导 | 理论名称 | 具体内容 |
毛泽东 | ①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邓小平 | 邓小平理论 | ② |
江泽民 | ③ |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④ | 科学发展观 |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新的科学回答。 |
习近平 | ⑤
| 用八个“明确”清晰阐明,十四项基本方略进行具体谋划,吸引着想要透过中国找寻未来方向的世界之光。 |
联系所学知识,上述理论有哪些共同之处:⑥ |
任务二(史料解读——感受中国力量)
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进行的经济改革,不仅提高了公民总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流动性。中国发展了一种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挑战美国的经济主导地位,并且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民主国家的发展模式。
(2)上述材料中“不同于西方民主的国家发展模式”被称为“中国模式”具体指什么?简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国模式”之间的关系。
(3)分析“中国模式”的成功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任务三(分析情境--凸显制度自信)
(4)2020年中国“两会”人气话题说明了什么?
2020年中国“两会”人气话题
※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
※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 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 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
※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任务四(联系现实——构建世界和谐)
(5)请结合下列材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小短文。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世界各国人民的心……,这是全球化的世界,任何一个国际社会成员都不可能置身于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之外。南非U-Mak公司向中国捐赠医用口罩,科特迪瓦足球运动员亚亚——图雷录制视频为武汉加油,更有非洲最大银行的上万名员工“穿红衣,挺中国”……患难与共,这是世界面对风险挑战的应有态度,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释放的强大号召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