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初二(下)期末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他,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严守纪律”、“他,被烈火灼烧直至牺牲”,与材料介绍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黄继光

    B. 邱少云

    C. 罗盛教

    D. 毛岸英

  • 2、中国的桥梁技术世界领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B.第三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C.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辉煌

  •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这里的“关键抉择”指的是

    A.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 D.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4、2019年是中美两国正式建交40周年。历史上中美领导人曾有过多次握手,对下列四幅“握手”照片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最早与中国建交

    B.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完全一致

    C.中美重视两国关系发展

    D.中美彻底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阂

  • 5、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革命建设过程中,新中国各民族人民结成的新型民族关系特点不包括

    A. 团结

    B. 平等

    C. 互助

    D. 自治

  • 6、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7、“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是儿女心中的歌”。其中的“生日”是指(  )

    A.7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25日

  • 8、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包产到户”的实施

  • 9、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推动第二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是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

    D.人民公社化

  • 10、1980年党中央在四个城市设置的经济特区中,其中有一个城市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这个城市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 11、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础上,我国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A.坚持九二共识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武力统一,派驻军队

  • 12、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不变

    A. 政治制度 B. 法律 C. 生活方式 D. 金融中心的地位

  • 13、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 1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内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指的是

    A.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

    B.长江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C.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D.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

  • 15、2019年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马正山对记者说,“去年年底作为人口较少的‘直过民族’,独龙族从整体贫困实现了整族脱贫独龙江乡1086户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所有自然村都通了硬化路,4G网络、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到全乡,种草果、采蜂蜜、养独龙牛,乡亲们的收入增加了……”他的话主要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

    A.已完全摆脱贫困 B.正在实现繁荣发展

    C.迈进了社会主义 D.正在进行民主改革

  • 16、“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对什么政策衷心拥护的生动写照?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

    D.减轻农民负担

  • 17、“三八线”具体指的是( )

    A. 一个地区   B. 北纬38°纬线

    C. 朝鲜和韩国的分界线   D. 旅游景点

  • 18、“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就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人。”下列属于诗中所纪念的那群人的是(  )

    A.聂耳

    B.黄继光

    C.焦裕禄

    D.王进喜

  • 19、英国作家马丁·雅克曾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之所以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是因为在这一年(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文化大革命”结束

    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设立经济特区

  • 20、如表反映了我国

    A.飞机型号稳定不变

    B.主要兵种发生变化

    C.延续自主研发传统

    D.国防建设取得成就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87年,邓小平在中共 _______ 大上阐明了______________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 __________ 为中心,坚持 ____________ ,坚持 _____________

  • 22、“两弹一星”即核弹(原子弹和氢弹)、______________和人造地球卫星。

  • 23、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 ______________ ,实行______________。到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资地区外,全国大陆上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 24、观察下图,在图上相应位置填出下列地点的英文代号:

    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图

    A.中朝边境:鸭绿江

    B.《朝鲜停战协定》签订的地点

  • 25、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珠海、汕头、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实行特殊的_____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3)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_____交流,发展_____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26、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27、中国加入________组织(中文全称),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________”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 28、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________”。

     

  • 29、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_____。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 30、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在朝鲜战场上,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堡垒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他是____

    (2)“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____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3)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

    (4)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____

    (5)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史实。

    (1)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3)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

    (4)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32、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是指哪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开始进入什么阶段?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什么?这是我国第一部什么类型的法律。

    (3)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4)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铁人”、解放军好战士、党的好干部等英雄模范,其中解放军好战士和党的好干部分别是指谁?

  • 33、习近平总书记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的强弱直接影响外交的成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他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2)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例说明?

    (3)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4)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合作,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说明了什么?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河南省考察工作时说:“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要把中央一系列鼓励农民种粮的好政策落到实处,调动广大农民和种粮地区的积极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土改后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