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 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2、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请你解释该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对外贸易(进出口)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15年 |
381.4 | 1154.4 | 4722.9 | 39600 | |
引进外资 | 1984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15年 |
270.5 | 1028.9 | 5935.6 | 1262.7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3、下图是“一五”计划时期我国重点工程比例分布示意图。以下关于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行业均衡发展 B.煤炭、石油等重工业所占比例较大
C.轻工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D.军工项目是重点领域
4、下图为中国人民邮政为纪念某次会议的召开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请你判断,这次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属于哪一领域的工作( )
A. 经济建设
B. 国防科技
C. 科技文化
D. 民族宗教
5、我国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6、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发展
7、1957年是有纪念意义的,因为这一年
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解放牌”汽车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D.中共“八大”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
8、2017年1月28.她被授予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她”是
A.莫言 B.杨振宁 C.屠呦呦 D.刘洋
9、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是在下列哪次会议后
A.1955年的万隆会议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22年华盛顿会议
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0、小明对经济特区和民族自治区的概念分析不清,不理解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下列关于二者的相同点,正确的是( )
A.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B.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都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D.都体现了民族平等的思想
11、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结束了靠“洋油”的时代。为此直接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模范人物是
A.邓稼先
B.雷锋
C.王进喜
D.焦裕禄
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下面漫画反映的主题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哪个最为接近( )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从严治党
14、1669年创办的北京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老字号。新中国成立初期,掌门人乐氏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A.承包责任制
B.私有化
C.公私合营
D.中外合资
15、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推行土地改革
C.掀起“大跃进”运动 D.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16、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的信息包含了: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与这一报道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雷锋
17、“他获奖拉近了中国文学和世界各国读者之间的距离。中国有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因为语言障碍、价值观差异,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还不够广泛,一些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知之甚少。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会使外国读者更加关注中国文学和中国作家,激起他们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这篇《人民日报》报道中的“他”是
A.邓稼先
B.屠呦呦
C.莫言
D.路遥
18、根据所学知识,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可爱的人”——焦裕禄 B.两弹元勋——邓稼先
C.“党的好干部”——王进喜 D.“铁人”——邱少云
19、某同学翻阅历史资料,发现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0%。原因是
A.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D.抗美援朝胜利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20、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是在( )
A.西藏和平解放 B.土地改革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21、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填空题:(共6小题,10分)
(1)_________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2)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_________》,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4)1992年,_________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_________
(5)2015年11月,国家主席___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___在_________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6)_________年,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果: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4、______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珠海、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25、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6、_______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27、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________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2)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 。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 。
(4)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29、新中国成立前:物价_______,民生凋敝。
30、读图学史:
(1)图一人物是在__________战争中涌现出的中华英雄儿女,他们发扬高度的_________、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_________”。
(2)图二人物是___________,他被称为“中国的航天之父”。他对祖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是研制“_________”。
31、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是指什么?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32、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33、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各是什么?
3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村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年 | 18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 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 1958年6月21日社论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 年8月3日社论指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材料四:“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签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1)导致材料一中农村阶级结构发生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实施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运动的开展?
(3)根材料三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4)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哪一农村政策的尝试?
(5)你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调整中,得到了怎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