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决策的会议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平反冤假错案
C.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2、国家主席刘少奇曾到濉溪县卧龙湖视察工作,当听到当地干部汇报水稻亩产为2万8千斤时,他皱起了眉头,连连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导致刘少奇“皱眉头”的主要原因是该汇报
①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作用
④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明年(2021年)我国人民要实现的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全面建成法治国家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 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
B.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制度
D.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5、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就是( )
A.《黄河大合唱》
B.《大路歌》
C.《毕业歌》
D.《义勇军进行曲》
6、下列关于西藏历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B.人民解放军于1951年攻占拉萨
C.1951年《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字
D.西藏地方政府赴京谈判的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
7、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②轻松惬意地网上淘宝、购物
③凭粮票、肉票等票证购物 ④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 )
A.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B.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9、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有
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④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1978年11月,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在契约中表示“坐牢杀头也甘心”;1979年,邓小平听取设立特区的汇报时指示“杀出一条血路来”。材料反映了( )
A.旧的观念和体制阻碍改革
B.国际环境影响了改革进程
C.社会上改革的动机不强烈
D.经济基础薄弱制约着改革
11、下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份档案。结合史实分析,小岗村人均口粮增加的原因是
A. 农业的技术迅速提升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2、“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全国土地改革前,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改革的( )
A.性质 B.背景 C.内容 D.影响
13、“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毛泽东”文中“这个东西”指
A.飞机 B.大炮 C.原子弹 D.航空母舰
14、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
A. “两个凡是”的提出
B.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5、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A. 茅盾
B. 鲁迅
C. 莫言
D. 老舍
16、2018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1周年。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五个省级自治区以外其他地区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 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C.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17、“这一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这一胜利”指的是
A.人民解放战争
B.西藏解放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18、和平解放前,西藏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2011年迅速发展到99.4%,导致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 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19、“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词所颂扬的历史人物是
A. 孙中山、毛泽东 B. 毛泽东、邓小平 C. 邓小平、江泽民 D. 江泽民、胡锦涛
20、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字,这一协议的执行意味着:( )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祖国获得了统一
C.西藏完成了土地改革 D.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
2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3、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屠呦呦因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__,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4、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奉行的外交理念——
25、将下列图片与相关选项选择搭配起来:
①科技成就 ②党的建设 ③外交成就 ④国防建设 ⑤土地改革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2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____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7、下图会议上通过的文件是__________。
28、结束: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_反革命集团。
29、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______。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____________(制度)。
30、三、拨乱反正
表现:“________”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________,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31、
《新华日报》记者以素描手法,记叙了举国狂欢的那一刻:“京沪路龙头房内外的机车汽笛齐鸣,以表示庆贺与传播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消息,停泊在长江江面上的轮船也一齐唱和起来,清脆的汽笛声持续达20分钟之久。”这位记者记叙的重大历史事件。
(1)这位记者记叙的大事是什么?
(2)这件大事的意义是什么?
(3)祖国大陆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32、中共十九大吹响了全党全国人民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军的集结号。中国梦基本内涵是什么?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如何实现中国梦?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的目的是什么?
(2)请你举出在这次战争中涌现的两位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3)我们中学生要学习他们什么精神?
(4)结合中国近代历史和对彭德怀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78—2016年国民经济部分年份情况简表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1978年 | 3524亿元 | 343元 | 113.6元 |
2007年 | 246619亿元 | 13786元 | 4140元 |
2016年 | 744127亿元 | 33616元 | 12363元 |
材料2:1979—2016年外商直接投资部分年份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时间 | 1979一1982年 | 1992年 | 2001年 | 2008年 | 2013年 | 2016年 |
外商直接投资 | 17.69 | 110.08 | 488.78 | 1083.12 | 1175.86 | 1260.81 |
材料3:1990一2014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部分年份情况表
材料4:中国改革开放若干大事
1978年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
1992年 | 中共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2001年 |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13年 |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设想 |
2013年 | 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首次超过美国 |
(1)材料1—3,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请你运用材料4《中国改革开放若干大事》中的史实,尝试对材料1—3中的任意个材料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