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所示会议公报的内容有
A.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B. 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C. 确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一理论被称为
A. 毛泽东思想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 科学发展观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下列事件的历史作用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A.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
B.“大跃进”的开展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4、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要求是
A.粉碎林彪集团
B.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
C.黄浦江上建新桥
D.粉碎“四人帮”
5、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即历史结论必须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②1980年,深圳成为经济特区③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④1947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6、2015年,中国科学家第一次站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接受全世界的祝贺。这位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
7、“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 实行股份制
B. 廉价收购
C. 赎买政策
D. 无偿没收
8、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实是一场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整合运动,这场运动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有效整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该“运动”的第二阶段是( )
A.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化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农业互助组
9、第一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科学家、也是首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莫言
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是
A. 万隆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亚信峰会
12、学者宋圭武曾评论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
A. 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 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 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 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13、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几次会议的学习笔记,其中有误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
B.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
C.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
D.中共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近代,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了许多通商口岸;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沿海、内地陆续对外开放。下列对两种开放叙述正确的是
①前者严重践踏了中国主权,后者体现了平等互利原则
②前者发生在封建社会,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社会
③前者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后者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④前者属于列强侵略活动,后者属于中国的自主行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这说明新中国成立( )
A.消除了帝国主义战争
B.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
C.结束了列强对外干涉
D.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
16、江苏卫视《非诚勿扰》成为近几年很火的电视节目。中国的婚姻经历了父母之命、媒之言到“荧屏互联网上找知音”,择偶标准从选择“嫁汉吃饭”到寻找“知心爱人”,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 人口流动频繁,知识视野扩大
B. 择偶观念开放自由,个性化
C. 互联网发达,有利于思想交流
D. 改革开放推动经济与社会进步
17、结合所学知识,从下面这些关键词中,你可以知道这位科学家是( )
①中国女药学家 ②发现了青蒿素 ③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A.钱学森
B.屠呦呦
C.杨利伟
D.莫言
18、万神庙是古罗马精湛建筑技术的典范。下面图片展现了它最突出的建筑特色是
A.玻璃装饰
B.榫卯(sǔn mǎo)结构
C.宏伟穹顶
D.塔尖高耸
19、1984年12月,中英双方通过长达两年多的外交谈判,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成功的解决了香港问题。促成和谈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南京条约》已废止
D.中国胜利重返联合国
20、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金球,84岁的钟南山院士,北京受命,武汉探险,访疫问病,被誉为守护苍生的英雄。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的英雄人物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21、1956年至1966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里,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例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__、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
22、在下面经济特区示意图中填出:A.珠海B.汕头
23、根据下列提示的信息,写出相关的会议名称。
(1)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2)颁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3)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4)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4、______年12月,______全会在北京召开。
25、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近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__。
26、2001年12月,中国加入_________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7、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能制造桌子椅子、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 )
28、(1)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新宪法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_______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2)下图中的农业科学家_______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改革开放后,为了振兴科技和发展教育,我国先后实施了“_______计划”和_______战略。
29、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会议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________
(3)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5)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
3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怎样的?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二十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最流行的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汤姆森·沃兹沃思公司出版)
材料二: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但是,中美在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战略上叉存在不少差异,因此,能否尊重差异,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及时有效管控分歧,是两国必须面对的挑战。
——新华网《丛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提到的“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联合国席位”终止于何时?
(3)2013年6月习奥会晤的主题是什么?中美“尊重差异,增进互信”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降会议提出的什么倡议?
(4)结合所学知识,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什么历史事情?
(5)你觉得中美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言之成理即可)
33、请认真研读新中国大事记:
1949年9月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1949年10月1日 | 开国大典 |
195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
1953—1956年 | 三大改造完成 |
请回答:
(1)“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是在上述哪件大事中决定的?
(2)“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向全世界宣告了哪一政府是新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3)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哪部?该宪法确定了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对外开放大事年表
时间 | 大事 |
1978年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 的历史性决策。 |
1980年 | 中央决定设立4个经济特区,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
1984年 | 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
1985年 | 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1988年 | 被划为经济特区,这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
1990年 | 上海 开发区建立,使之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的中心之一。 |
1992年 | 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
2001年 | 中国加入 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
2017年 |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
2018年 | 在青岛召开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习近平作了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4个经济特区,请列举其中的两个。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88年哪一地区被划为经济特区?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90年上海哪一地区的开放,使之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的中心之一?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01年中国加入哪一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